农田消失农民犹在:揭秘北京城三环内最后的农民(图)
北京三环路内的农田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高耸的楼房和笔直的街道。但在西、南三环内仍生活着约3万拥有北京市农业户口的居民,他们自称是“三环路内最后的农民”。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部分人靠出租房屋——“吃瓦片”生活,有的人家年均收入租金达到两三万元。在这个群体里,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村里的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出门找工作,专门在家里“啃老”,因此他们也被称为“啃老族”。据丰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村里的“啃老族”超过城镇社区。
上世纪告别田地开始“吃瓦片”
每个月的月底,都是老成收房租的日子。他家住丰台区三路居村,他家有7间房,其中5间出租给了外地人,每个月可以收到房租2200元。
老成家住在三路居东边,向东三四百米就是交通繁华的西二环路,他自豪地称自己是距离天安门广场最近的中国农民之一。
老成今年65岁,49岁以前都在种地,他劳作的田地就在现在的西二环菜户营桥的西北角一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三路居的土地被陆续开发建设,他和三路居的其他村民一道告别了田地。不过,他们和其他地方的农民一样,都有自己的宅基地并建有住房,于是,他们便利用外来流动人口增加的机会,出租自己的住房,开始过上“吃瓦片”的生活。
过着“吃瓦片”生活的并非只有三路居村的村民,位于西南二、三环之间的菜户营村村民也是如此。
在三路居村新建的住宅楼里,村民们对来访的外人很敏感,遇到后会刨根问底,了解清楚去谁家。胡乱编一个访问对象绝对行不通,因为大家都是住了多少代的老街旧坊
三路居、万泉寺等村内,随处可以看到“有房出租”的牌子,有的村民还将自己的住房腾出来用于出租
家家户户出租房 年均收入两三万
三路居村约300户村民,老成说,几乎家家都在出租房屋。据老成估计,全村出租房屋上千间,每户平均出租3间以上,每户年收入租金少的有1万多元,平均能有两三万元。
记者走访了菜户营村部分村民,了解到该村有200户村民,也是几乎家家都有出租房,房租收入约占整个家庭收入的30%到50%。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2004年3月至6月曾搞过一次调查。调查显示,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向外来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已经成为城中村农民获取收入的主要手段。丰台区永定河以东乡镇,90%的农户有房屋出租。在此次调查的乡镇中,农民从出租房屋获得的年收入户均2万到3万元,最少的也有1万多元。
拔地而起的三路居村新住宅楼,预示将有更多的村民告别住了很久的平房,搬入新居。在三路居,如果没有人告诉你,已经感觉不出这里仍然属于农村。农村的特征已经消失,与周围的居民社区没有什么区别
家有“老小” 老两口靠房租补贴
老成家共有5口人,他自己、老伴儿、3个孩子。现在他的两个孩子已经分家另过,只有小儿子和他一起生活。
小儿子20多岁了,一直没找到工作,靠他们老两口养活。
老成和他老伴儿都在村里“退休”,每人每月退休金700多元,共计1500元。他说如果只有他们老两口没有孩子,一个月1500元虽然不富裕,但也够花了,加上孩子,就不够了,完全要靠出租房屋来补贴。
老成说眼看孩子一天比一天大,面临着娶妻生子的大事,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为了多收房租,他正在琢磨提高房子的租金。
年轻人不愿工作全指望父母养活
为了解这些“啃老族”的生活,3月1日中午,记者来到丰台丰益桥附近一家小饭馆。经人介绍,记者见到了万泉寺、东管头、纪家庙村的王向勇、陈锋、张永城等7人,他们都是1982年以后出生的,年龄最大的25岁。这7个年轻人现在都没有工作,据他们自己说,他们也不想干活,完全吃家里的。
王向勇说,他初中毕业以后曾试着到广安门火车站、超市、市政、饭店应聘找工作,但每次都干不长,不是人家嫌他综合素质差被辞退,就是他嫌工作辛苦挣钱少主动炒自己的鱿鱼。
王向勇说,2002年经亲戚推荐,他在丰台一家超市找了一个出库员的工作,干了不到一个星期他就烦了:每天早7点就要上班,一直到下午4点半下班,而且每个月才挣1100元,他辞工不干了,从那次以后他再也没有找工作,靠父母养活着。
陈锋今年25岁,他曾到朝阳一家公司干过一个星期的保安,后来他嫌站岗太累不干了。前不久,经人介绍他到一家饭店做门童,谁知干了一天就不干了,说伺候人的差事不愿干!他父母也很为他整天无所事事担心,现在正四处找门道,想为他找个谋生的路子。
村里“啃老族”超过城镇社区
万泉寺、东管头、三路居、纪家庙30岁以下的年轻人约有210人,其中大约60%没有正式工作,靠家人养活。
对于这种情况,丰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认为,这些青年就业困难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身素质难以适应就业市场激烈的竞争,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二是大部分青年的家里有出租房,宁肯蹲在家里“吃瓦片”,也不愿意出去找工作。
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村子里的“啃老族”的数量,超过了周围城镇居民社区。
三路居村的出租房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他们已经成为村里的新住户
村里“常用语”城里人不明白
眼下,如果您来到菜户营、三路居、纪家庙、东管头这些三环路内的城中村,听到最多的就是“农转工”、“农转居”、“农转工自谋职业”、“超转”和“招工安置”、“货币安置”、“留地安置”、“社会保障安置”等,据说这些名词已经成了这些城中村中的常用语
一般城里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这些村民却对此了如指掌,因为这些常用语与他们的安置息息相关。
老张今年46岁,是菜户营村的普通农民,当记者问到他有关建设占地涉及到的4种农村人员时,他马上告诉记者,他们分别是“农转工”、“农转工自谋职业”、“农转居”和“超转”人员。他说下一步自己将面临着“农转居”,父亲面临着“超转”。
所谓“农转居”就是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城镇居民户口)。他说转居后离土(不再耕地种田)不离乡,由村里安排工作;所谓“超转”是指转居(由农业户口转为城镇居民户口)后年龄超过劳动年龄(男60周岁,女50周岁),以及经检查认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这部分人员转居后由民政部门统一管理,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
了解安置政策 村民学习文件
老张说这些常用语其实就是农民安置政策的简称,为了了解这些政策的具体内容,他还专门到区、乡有关部门借阅文件。村里其他村民还请人从政府网站进行了下载。现在,很多村民手里都有这方面的文件,大家见面聊天的话题也多与这方面的内容有关。
分钟寺村的程四,给记者讲了一个笑话。去年国庆节,他的一个老同学专程从东城区来看他,吃饭时他接了同村一个村民的电话,对方告诉他市里可能要出台新政策,选择“农转居货币安置”最合适。在旁边的老同学听懵了,不知他说的是什么,还以为他在说暗语,听了他的解释后才明白是什么意思。
程四说,这些名词,在三环内城中村里,随便找个村民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外来人口在出租房内开起的小店
农村特征消失 亲人社区还在
3月2日,记者来到三路居村采访,正赶上一户村民给自己的小孙子过生日,屋里屋外坐满了人。据前来喝生日酒的村民说,来的人都是住在本村的亲戚、世交,没有外人
记者在菜户营、三路居、纪家庙、东管头这些三环路内的城中村了解到,表面看上去这些地区农村村落的特征已经基本消失,城市的特征越来越突出,可仍然是传统的亲人和熟人社区,完全不像其他的居民社区,人们之间只是简单的邻里关系。在这里,大家除了亲戚关系就是有几代交情的老邻居,见面后长幼称呼分明,透着亲。
前不久,一外来车辆行至菜户营村,在避让前方的行人时,与该村一村民发生争吵,很快赶来20余人将对方团团围住。一打听才知道,这些人都是该村民的亲戚。
今年春节当天,记者来到三路居村,看到村民们正走家串户忙着上门拜年。有村民告诉记者,初一、初二上门给亲戚朋友拜年是祖辈留下来的习俗,大家可以利用拜年的机会进行沟通和交流,平时有意见、产生隔阂的,通过拜年可以消除。
不过,也有老人担心,这种情会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改变。太平桥村的张德生老人,早年在城里学徒,他说那时住在四合院、大杂院里的居民,过年时互相上门拜年,邻里关系亲切。可是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变,大部分人搬进了单元楼里,结果却变成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更别提上门拜年了。
迟早变成市民 大家留恋从前
采访中记者接触到的村民都意识到了一点,就是他们的农业户口早晚有一天会转成非农业户口,他们也会从农民变成城镇居民。对此,记者接触到的村民并没感到太多的兴奋,反而留恋起以前的农民生活。
菜户营村的老刘,今年71岁了。他告诉记者,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他还在现在的丰台工商局大楼的南侧种菜,现在虽然生活比以前好多了,而且也不用整天在菜地里锄草、间苗、打药,辛勤劳作了,可心里却越来越怀念过去种菜的生活。
他告诉记者,他曾保存了一把用过多年的薅锄(一种农具),作为对种地的纪念,谁知10年不见了,最后才知道,被家里人卖了破烂。
也有很多老人担心,春节走家串户拜年、婚丧嫁娶“吹打”等习俗会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改变。
采访中记者发现,年纪大的村民和年轻村民对村委会的称呼不同。年纪大的村民对村委会仍保留过去的称呼“大队”(人民公社时期一个村一个生产大队),而年轻村民称村委会为“公司”(三环路内的村集体都开办了公司),这也反映了两代农民的不同经历。
贺建华
北京丽泽长途汽车站站长、共产党员、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面孔•故事
贺建华20出头“弃农经商”在队办的冷冻机修造厂当起了业务员,走南闯北,商海里泡,练就了他市场经济的灵活头脑
贺建华是1994年被卢沟桥乡太平桥村任命为长途站站长的。
1996年6月,建站仅二年的丽泽长途汽车站如期完成了一个设施齐全、配有微机管理的客运分站建设,使车站的营运配载能力提高42%,实现了年运送旅客53000人的新纪录。
到1997年7月,新改建的高档豪华候车大厅投入使用,当年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之猛增,又实现了年运送旅客200万人的新突破。
谷雪梅
谷雪梅从没有拿过家伙把儿干过一天农活
这一年,默默无闻的丽泽长途站从一个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成为首都长途客运市场的一匹黑马。
她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村办综合厂工作,先是当车工,后是做出纳,一干就是4年。村里与外单位合资办“釜江”酒楼,由于她个儿高,人又长得漂亮,组织上把她调去做服务员领班。
后来她又到西单商厦卖化妆品,从而与“欧莱雅•海蕴”结缘
2005年谷雪梅个人出资在亚运村公寓租了一套150平方米的两居室开起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流水思阁海蕴美容中心”,这是她实现自主就业后的第一次创业,结果吸引了60多名消费会员加盟。
2006年4月,她又在海淀区世纪金源燕莎购物中心商场北面的春荫园小区以每年10万元租金租下了一套210平方米的三居室,兴办了第二家“流水思阁海蕴美容中心”,吸引150名会员。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部分人靠出租房屋——“吃瓦片”生活,有的人家年均收入租金达到两三万元。在这个群体里,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村里的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出门找工作,专门在家里“啃老”,因此他们也被称为“啃老族”。据丰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村里的“啃老族”超过城镇社区。
上世纪告别田地开始“吃瓦片”
每个月的月底,都是老成收房租的日子。他家住丰台区三路居村,他家有7间房,其中5间出租给了外地人,每个月可以收到房租2200元。
老成家住在三路居东边,向东三四百米就是交通繁华的西二环路,他自豪地称自己是距离天安门广场最近的中国农民之一。
老成今年65岁,49岁以前都在种地,他劳作的田地就在现在的西二环菜户营桥的西北角一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三路居的土地被陆续开发建设,他和三路居的其他村民一道告别了田地。不过,他们和其他地方的农民一样,都有自己的宅基地并建有住房,于是,他们便利用外来流动人口增加的机会,出租自己的住房,开始过上“吃瓦片”的生活。
过着“吃瓦片”生活的并非只有三路居村的村民,位于西南二、三环之间的菜户营村村民也是如此。
在三路居村新建的住宅楼里,村民们对来访的外人很敏感,遇到后会刨根问底,了解清楚去谁家。胡乱编一个访问对象绝对行不通,因为大家都是住了多少代的老街旧坊
三路居、万泉寺等村内,随处可以看到“有房出租”的牌子,有的村民还将自己的住房腾出来用于出租
家家户户出租房 年均收入两三万
三路居村约300户村民,老成说,几乎家家都在出租房屋。据老成估计,全村出租房屋上千间,每户平均出租3间以上,每户年收入租金少的有1万多元,平均能有两三万元。
记者走访了菜户营村部分村民,了解到该村有200户村民,也是几乎家家都有出租房,房租收入约占整个家庭收入的30%到50%。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2004年3月至6月曾搞过一次调查。调查显示,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向外来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已经成为城中村农民获取收入的主要手段。丰台区永定河以东乡镇,90%的农户有房屋出租。在此次调查的乡镇中,农民从出租房屋获得的年收入户均2万到3万元,最少的也有1万多元。
拔地而起的三路居村新住宅楼,预示将有更多的村民告别住了很久的平房,搬入新居。在三路居,如果没有人告诉你,已经感觉不出这里仍然属于农村。农村的特征已经消失,与周围的居民社区没有什么区别
家有“老小” 老两口靠房租补贴
老成家共有5口人,他自己、老伴儿、3个孩子。现在他的两个孩子已经分家另过,只有小儿子和他一起生活。
小儿子20多岁了,一直没找到工作,靠他们老两口养活。
老成和他老伴儿都在村里“退休”,每人每月退休金700多元,共计1500元。他说如果只有他们老两口没有孩子,一个月1500元虽然不富裕,但也够花了,加上孩子,就不够了,完全要靠出租房屋来补贴。
老成说眼看孩子一天比一天大,面临着娶妻生子的大事,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为了多收房租,他正在琢磨提高房子的租金。
年轻人不愿工作全指望父母养活
为了解这些“啃老族”的生活,3月1日中午,记者来到丰台丰益桥附近一家小饭馆。经人介绍,记者见到了万泉寺、东管头、纪家庙村的王向勇、陈锋、张永城等7人,他们都是1982年以后出生的,年龄最大的25岁。这7个年轻人现在都没有工作,据他们自己说,他们也不想干活,完全吃家里的。
王向勇说,他初中毕业以后曾试着到广安门火车站、超市、市政、饭店应聘找工作,但每次都干不长,不是人家嫌他综合素质差被辞退,就是他嫌工作辛苦挣钱少主动炒自己的鱿鱼。
王向勇说,2002年经亲戚推荐,他在丰台一家超市找了一个出库员的工作,干了不到一个星期他就烦了:每天早7点就要上班,一直到下午4点半下班,而且每个月才挣1100元,他辞工不干了,从那次以后他再也没有找工作,靠父母养活着。
陈锋今年25岁,他曾到朝阳一家公司干过一个星期的保安,后来他嫌站岗太累不干了。前不久,经人介绍他到一家饭店做门童,谁知干了一天就不干了,说伺候人的差事不愿干!他父母也很为他整天无所事事担心,现在正四处找门道,想为他找个谋生的路子。
村里“啃老族”超过城镇社区
万泉寺、东管头、三路居、纪家庙30岁以下的年轻人约有210人,其中大约60%没有正式工作,靠家人养活。
对于这种情况,丰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认为,这些青年就业困难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身素质难以适应就业市场激烈的竞争,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二是大部分青年的家里有出租房,宁肯蹲在家里“吃瓦片”,也不愿意出去找工作。
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村子里的“啃老族”的数量,超过了周围城镇居民社区。
三路居村的出租房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他们已经成为村里的新住户
村里“常用语”城里人不明白
眼下,如果您来到菜户营、三路居、纪家庙、东管头这些三环路内的城中村,听到最多的就是“农转工”、“农转居”、“农转工自谋职业”、“超转”和“招工安置”、“货币安置”、“留地安置”、“社会保障安置”等,据说这些名词已经成了这些城中村中的常用语
一般城里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这些村民却对此了如指掌,因为这些常用语与他们的安置息息相关。
老张今年46岁,是菜户营村的普通农民,当记者问到他有关建设占地涉及到的4种农村人员时,他马上告诉记者,他们分别是“农转工”、“农转工自谋职业”、“农转居”和“超转”人员。他说下一步自己将面临着“农转居”,父亲面临着“超转”。
所谓“农转居”就是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城镇居民户口)。他说转居后离土(不再耕地种田)不离乡,由村里安排工作;所谓“超转”是指转居(由农业户口转为城镇居民户口)后年龄超过劳动年龄(男60周岁,女50周岁),以及经检查认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这部分人员转居后由民政部门统一管理,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
了解安置政策 村民学习文件
老张说这些常用语其实就是农民安置政策的简称,为了了解这些政策的具体内容,他还专门到区、乡有关部门借阅文件。村里其他村民还请人从政府网站进行了下载。现在,很多村民手里都有这方面的文件,大家见面聊天的话题也多与这方面的内容有关。
分钟寺村的程四,给记者讲了一个笑话。去年国庆节,他的一个老同学专程从东城区来看他,吃饭时他接了同村一个村民的电话,对方告诉他市里可能要出台新政策,选择“农转居货币安置”最合适。在旁边的老同学听懵了,不知他说的是什么,还以为他在说暗语,听了他的解释后才明白是什么意思。
程四说,这些名词,在三环内城中村里,随便找个村民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外来人口在出租房内开起的小店
农村特征消失 亲人社区还在
3月2日,记者来到三路居村采访,正赶上一户村民给自己的小孙子过生日,屋里屋外坐满了人。据前来喝生日酒的村民说,来的人都是住在本村的亲戚、世交,没有外人
记者在菜户营、三路居、纪家庙、东管头这些三环路内的城中村了解到,表面看上去这些地区农村村落的特征已经基本消失,城市的特征越来越突出,可仍然是传统的亲人和熟人社区,完全不像其他的居民社区,人们之间只是简单的邻里关系。在这里,大家除了亲戚关系就是有几代交情的老邻居,见面后长幼称呼分明,透着亲。
前不久,一外来车辆行至菜户营村,在避让前方的行人时,与该村一村民发生争吵,很快赶来20余人将对方团团围住。一打听才知道,这些人都是该村民的亲戚。
今年春节当天,记者来到三路居村,看到村民们正走家串户忙着上门拜年。有村民告诉记者,初一、初二上门给亲戚朋友拜年是祖辈留下来的习俗,大家可以利用拜年的机会进行沟通和交流,平时有意见、产生隔阂的,通过拜年可以消除。
不过,也有老人担心,这种情会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改变。太平桥村的张德生老人,早年在城里学徒,他说那时住在四合院、大杂院里的居民,过年时互相上门拜年,邻里关系亲切。可是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变,大部分人搬进了单元楼里,结果却变成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更别提上门拜年了。
迟早变成市民 大家留恋从前
采访中记者接触到的村民都意识到了一点,就是他们的农业户口早晚有一天会转成非农业户口,他们也会从农民变成城镇居民。对此,记者接触到的村民并没感到太多的兴奋,反而留恋起以前的农民生活。
菜户营村的老刘,今年71岁了。他告诉记者,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他还在现在的丰台工商局大楼的南侧种菜,现在虽然生活比以前好多了,而且也不用整天在菜地里锄草、间苗、打药,辛勤劳作了,可心里却越来越怀念过去种菜的生活。
他告诉记者,他曾保存了一把用过多年的薅锄(一种农具),作为对种地的纪念,谁知10年不见了,最后才知道,被家里人卖了破烂。
也有很多老人担心,春节走家串户拜年、婚丧嫁娶“吹打”等习俗会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改变。
采访中记者发现,年纪大的村民和年轻村民对村委会的称呼不同。年纪大的村民对村委会仍保留过去的称呼“大队”(人民公社时期一个村一个生产大队),而年轻村民称村委会为“公司”(三环路内的村集体都开办了公司),这也反映了两代农民的不同经历。
贺建华
北京丽泽长途汽车站站长、共产党员、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面孔•故事
贺建华20出头“弃农经商”在队办的冷冻机修造厂当起了业务员,走南闯北,商海里泡,练就了他市场经济的灵活头脑
贺建华是1994年被卢沟桥乡太平桥村任命为长途站站长的。
1996年6月,建站仅二年的丽泽长途汽车站如期完成了一个设施齐全、配有微机管理的客运分站建设,使车站的营运配载能力提高42%,实现了年运送旅客53000人的新纪录。
到1997年7月,新改建的高档豪华候车大厅投入使用,当年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之猛增,又实现了年运送旅客200万人的新突破。
谷雪梅
谷雪梅从没有拿过家伙把儿干过一天农活
这一年,默默无闻的丽泽长途站从一个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成为首都长途客运市场的一匹黑马。
她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村办综合厂工作,先是当车工,后是做出纳,一干就是4年。村里与外单位合资办“釜江”酒楼,由于她个儿高,人又长得漂亮,组织上把她调去做服务员领班。
后来她又到西单商厦卖化妆品,从而与“欧莱雅•海蕴”结缘
2005年谷雪梅个人出资在亚运村公寓租了一套150平方米的两居室开起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流水思阁海蕴美容中心”,这是她实现自主就业后的第一次创业,结果吸引了60多名消费会员加盟。
2006年4月,她又在海淀区世纪金源燕莎购物中心商场北面的春荫园小区以每年10万元租金租下了一套210平方米的三居室,兴办了第二家“流水思阁海蕴美容中心”,吸引150名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