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农产品短期有望维持强势表现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月份报告预计,2008年中国玉米产量为1.655亿吨,较上年的1.523亿吨增加1,320万吨,增幅8.7%。预计2008年小麦产量为1.125亿吨,较上年增加320万吨,增幅2.93%。预估2008年中国大豆的产量为1,650万吨,较上年1,273万吨增加377万吨,增幅29.66%。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大幅增长,市场供应形势有了明显好转。而08/09年度全球作物库存消费比也呈现回升态势,这表明全球作物供需紧张状况有所缓解,新年度作物供需面略显偏空。
基本面的不利局面将对国际农产品市场构成压力,但是由于受到08年作物生产成本提高以及天气因素的支持,国际农产品价格基本上得以脱离低位区间。目前南美干旱天气所造成的损失已不可避免,阿根廷交易所已连续下调了大豆作物的种植面积以及产量预估,如果不能得到更多降水缓解旱情,那么南美作物损失很可能进一步加大。市场预期美国农业部将下调南美作物产量。
除了短期天气因素影响之外,从长远来看,全球市场对粮食消费需求呈现刚性增长态势。尽管当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但是根据以往的情况来看,经济衰退对粮食需求抑制的影响相对要小。而生物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仍是当前重要的能源发展方向,全球粮食整体供需形势总体仍倾向紧张,国际农产品价格料难以大幅走低。
对于国内农产品市场而言,玉米、小麦的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大豆供应量也有明显提升。同时,因养殖业恢复状况一般,国内饲用农产品消费受到明显抑制,国内农产品整体供需宽松的状态制约着价格的提升。不过,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给国内农产品市场带来有利支持。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文件指出,2009年我国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农业补贴,政府还将针对市场现状,适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扩大一些重要农产品的储备,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目前国家第三批政策性收储已经正式启动,此次收储计划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国家有关部门还将根据收购进度和市场情况,及时下达后续批次的收购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心理预期价位。
同时,国内部分地区出现的旱情也值得关注。根据水利部的统计显示,截至2月7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99亿亩,比常年同期多1.10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1.53亿亩,重旱4,996万亩,为历年之最。尽管近期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的降雨缓解了部分地区旱情,但干旱造成的作物产量受损已不可回避,其中尤其以小麦最为严重。随着北半球进入传统的种植季节,干旱天气的威胁有望继续成为推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上涨的重要因素。
综合来看,由于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加上中国2008年粮食增产,国内粮食整体供需形势逐渐宽松的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仍面临阶段性回落的风险。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2009年政策面的支撑力度将有进一步的加强。在国家的托市政策以及天气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内农产品市场短期内将维持强势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