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天山云海综合信息港 >> 资讯 >> 文体娱乐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阿凡达》落败警醒冲奥影人:了解规则再拍片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网络转载   发布者:综合编辑
热度134票  浏览1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3月10日 12:40
   第82届奥斯卡终于落下了帷幕,最佳导演奖花落毕格罗,其影片《拆弹部队》荣获最佳影片奖以及最佳音效、最佳剪辑等多项大奖,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奖分别由杰夫布里奇和桑德拉布洛克摘得,出演《珍爱》的黑人女孩儿莫妮卡则荣获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则被《无量杂军》中的克里斯托夫瓦尔兹捧走。反观之前被一路看好的《阿凡达》果然成了奥斯卡史上最贵的失败,仅仅斩下最佳视觉、最佳原创剧本等3项技术类奖项,卡梅隆12年后的转身并没有留下华丽的身影。

  回忆不久前《阿凡达》刚刚在国内上映的时候,“中国电影人的一次集体完败”“中国为什么拍不出《 阿凡达》”“中国怎样才能拍出《阿凡达》”这样的言论和思考充斥在每个人生活周围,那么现在看来即使中国拍出了《阿凡达》又能怎么样呢?实际上,《阿凡达》从一开始就不是中国电影人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多年来一直都是奥斯卡。可是事实证明,即使我们拍出了《阿凡达》,在冲“奥”的前路上还有一个《拆弹部队》,那么中国电影面对奥斯卡究竟应该如何出牌呢?很显然接受完败和反思都不能改变什么,只有理解了奥斯卡的游戏规则然后认认真真地去拍一部“拆弹部队”才是赢得奥斯卡小金人的最佳途径。
 最佳女主角奖由桑德拉布洛克夺得
 大赢家《拆弹部队》主创凯瑟琳比奇洛(中)、马克博尔(左)、格雷格夏皮罗(右)

  记者 娄跃星 见习记者 谢云深

  供图 新华社

  本色奥斯卡《拆弹部队》赢的是规则

  最佳导演毕格罗、最佳影片《拆弹部队》、最佳男女主角则分别来自《疯狂的心》和《弱点》…… 曾经席卷了全球的《阿凡达》无缘主要奖项,甚至在技术类奖项上也成绩平平,这样的结果不禁让人感到不可思议,难道是奥斯卡故意要留下《阿凡达》这枚遗珠吗?当然不是,恰恰相反只有将奖项颁给《拆弹部队》和《弱点》这样的电影才称得上是“奥斯卡”。

  纵观奥斯卡历史可以发现,承认商业和顺应时事一直都是奥斯卡评选的出发点,只有两者兼具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王者。《拆弹部队》之所以能够获奖除了客观的票房,其题材也是亮点,以纪录片的手法演绎伊战美军士兵的复杂心理与当下美国长期弥漫的反战情绪不谋而合,使电影脱离了电影,而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就像是《肖申克的救赎》最终败给了《阿甘正传》一样,虽然影迷现在这么热爱和推崇前者影片,但无冕之王再强始终是无冕。1994年的美国需要一部反智障歧视和抚平越战创伤的影片,所以《阿甘正传》才能顺时代之流登上神坛。时隔16年,奥斯卡也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所以《拆弹部队》直指伊战之殇被嘉奖无可厚非,特效大片《阿凡达》能够获奖才是纯属巧合。

  《阿凡达》失败的正是时候

  “中国为什么不能拍出《阿凡达》”,这是自从该片首映以来就被长期探讨的课题,然而在奥斯卡奖已经揭晓的今天,再回过头去看这段反思可以发现,这种反思已经基本白瞎了。中国电影人这些年一直做奥斯卡的梦,《阿凡达》给中国电影的启示没有让中国电影离奥斯卡更近,反而跑得更偏,恰恰是这届奥斯卡让中国电影人明白了奥斯卡本身与《阿凡达》之间的悖论,理解了“我们为什么拍不出《阿凡达》”与“我们为什么拿不到奥斯卡”之间的不和谐。

  《阿凡达》失败的很是时候,拆迁故事的落败停止了人们长久以来的忧愁。中国电影人一直将眼光放在难以企及的地方,也总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达到同样的高度,最近还为拍不出《阿凡达》而苦恼不已。而这届奥斯卡的好处在于郑重告诉了大家,他们需要《阿凡达》但更喜欢《拆弹部队》,我们的电影人也看清了《拆弹部队》这一类的重要意义,重新回到了轨道。

  不管是拆迁的故事,还是拆弹的故事,说白了其实都只是奥斯卡的一部分,并且只是奥斯卡的表面。如果总将目光停留在表面,可能永远都不会明白奥斯卡。奥斯卡对于中国电影人来说,确实是一个追逐了很久的梦想,要想获得奥斯卡的中肯,复制与跟风都无济于事,时代在变,艺术在变,但奥斯卡的审美眼光不会变,追随着时代的脚步去拍一部电影才有可能融入奥斯卡的游戏规则中去,不然中国电影永远只能站在门外围观别人的热闹。

  影片《拆弹部队》介绍

  时值2004年初夏,伊拉克正在美军的炮火下处于一片动荡之中。除了美军的导弹之外,在这片土地上对人们生命安全的第二大威胁便是随处可见的自制炸弹。美军的伤亡中有一半都是由这些零散的爆炸所造成的,而这些炸弹也杀伤了无数的伊拉克平民。为此,Bravo公司向战争的中心巴格达派遣了一支特别的部队——B连。B连的拆弹小组由三个人组成,一次任务中他们牺牲了拆弹队长,于是影片主角詹姆斯加入了进来。詹姆斯是个奇怪的人,他丝毫不畏惧死亡,他根本不遵守作业程序,总是单枪匹马地去拆除炸弹,甚至为了行动方便,不惜一次次地冒着危险脱掉拆弹服。但偏偏是这个不畏惧死亡的人,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却被他人的死亡所触动,包括美军战友和伊拉克人,这些人的死给他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着他的心理和行为。

  影片中詹姆斯与其说是个坚强的士兵,倒不如说他是个迷茫的参与者,打一场看不到敌人的战争,这一切都让他有些不知所措,但骨子里美国人特有的英雄主义情结又让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眼前的一切好起来,因为在这个貌似虚幻的战场上,战友们的伤亡却是实实在在的。于是在影片的结尾,回到祖国的他选择重返伊拉克,因为“那里更需要拆弹人员来避免战友的生命受到威胁”。然而, 即使他重返战场也依然无法阻止死亡的发生。
TAG: 阿凡达 奥斯卡
搜索
顶:12 踩:9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66 (3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43 (30次打分)
【已经有51人表态】
5票
感动
4票
震惊
4票
6票
路过
5票
高兴
8票
同情
4票
难过
4票
无聊
5票
愤怒
6票
搞笑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络资源

声明:本站所有新闻信息均为网络转载,但不表示本站同意其观点及说法!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被转载方并通知本站屏蔽该新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