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庆自曝野史特别多 欲留自传怕被拍成潘金莲(图)
3月7日,著名影星刘晓庆在上海东方卫视,出任全球家庭才艺真人选秀节目《欢聚世博全家都来赛》总决赛主评委。 中新社发 潘索菲 摄
“要多留几本传记,以后演我的女演员可以参考”
刘晓庆是一个到老也不甘寂寞的人,年届六十的她仍不服老,再次挑战自己,投资并主演大型实景歌舞剧《阿房宫赋》。
虽然说自己不想再锋芒毕露,但娱乐圈大姐大口气依然是不减当年,说到自己准备写自传时,刘晓庆说:“现在已经有17家公司联系我,想拍我的传记片,我的野史又特别多,我想还是多留下几本传记,以后演我的女演员可以参考一下,免得大家把我拍成潘金莲。”
这种爽快、痛快,非她莫属。
“期待和姜文擦出重磅火花”
记者:很多人说你现在扮演的角色和出席公开场合都爱扮嫩,但据我所知,你刚刚拍完一部电影《37》,在里面“扮丑”。
刘晓庆:我本人不介意角色美还是丑,但有时候更想为自己争口气。在这部戏里我演一个蒙古族老年女人,但是我的脸部结构就不像,为此,我把眉毛剃了,眼睫毛也剪了,装上牙托,真的去晒黑,最后晒得肤色跟黑靴子一样,每次卸妆要卸六遍,用菜籽油才能卸干净。化完妆人家都找不到我,只有跟着我的小狗朵朵才能发现我。
记者:和姜文合作的新片什么时候会开拍?
刘晓庆:现在我们两个都在为《上海王》凑档期,现在看来至少要到2011年春节后。以前我们合作过三部电影,每部都拿了大奖,所以这次也非常重视,期待和姜文擦出重磅火花。
“影视圈不像当年,就那么几个人”
记者:从出道到现在,你似乎一直在尝试新的东西,是否经常有人说你是“野心”大的女人?
刘晓庆:可能别人觉得我做的工作多,认为我不知满足,其实纯粹是个性使然。我比较喜新厌旧,娱乐圈的各种“工种”基本都涉足过。
我从来不演相同的人物,只有武则天拍过两部电视剧,慈禧拍过四部电影,但都是不同年龄段的。拒绝一个角色,我的理由很简单:我演过。
记者:你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内地的第一个偶像明星,现在的娱乐圈跟当年相比最大不同是什么?
刘晓庆:追星没那么疯狂,人们也不再羞于谈钱了。我记得1983年我出了一本自传《我的路》,书里我曾经说,在现代社会,金钱和富有是一个人能力的证明。但那时候被大家群起而攻之,都说我拜金主义,现在回头看,谁会否认这句话?
记者:你也曾经经历过大起大落,现在人生观和当年相比有没有什么变化?
刘晓庆:或多或少有一些。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觉得自己是大明星,见到记者就打架。现在我还是很张扬,但在公众场合收敛多了。现在影视圈不像当年,就那么几个人。
记者:你说写微博是为了写书,这么说你已经有了再出一本传记的打算?
刘晓庆:准备写第三本。我出传记也是为了以后人家拍我的自传方便。现在已经有17家公司联系我,想拍我的传记片,至少我活着的时候是不同意的,但死了以后就不好说了,我的野史又特别多,我想还是多留下几本传记,以后演我的女演员可以参考一下,免得大家把我拍成潘金莲。
“大部分人生是在剧组吃盒饭,只有多运动”
记者:你一直处在娱乐圈的风口浪尖,你觉得原因在哪里?
刘晓庆:有的时候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当你做好事你是成不了头条的,能成为话题的都是绯闻,不管我愿不愿意,都一直处在漩涡当中,很容易被妖魔化。
还经常有记者问我保养秘方,其实根本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运动和心态,我的大部分人生都在剧组吃盒饭,哪来的保养秘方?就是多运动。
记者:你的感情世界也一直十分低调,是刻意而为之吗?
刘晓庆:有时候是对方不喜欢高调,为了不被对方甩掉(笑),我只能选择低调。
记者:已经在娱乐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有没有想过退休?
刘晓庆:要说退休,我已经退了3次了,其中最大的一次就是去做生意。我希望将来如果不拍戏,就彻底离开这个圈子。
链接:刘晓庆出任慈孝大使 最感伤子欲养而亲不待(图)
在圈里素来以孝顺闻名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刘晓庆,日前接受中华慈孝节组委会邀请,连夜从大型乐舞景观剧《阿房宫赋》彩排现场赶赴上海出任中华慈孝大使,她以亲身经历告诫年轻一代敬爱父母,勿蹈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覆辙,并将实景歌舞剧《阿房宫赋》作为送给父亲的礼物。
父爱如山伴随成长 言传身教影响一生
谈及父亲,刘晓庆总是特别敬仰。她3岁那年有了这位父亲,14岁入团填表时才知道“父亲”和她并没有血缘关系。刘晓庆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虽然是“小拖油瓶”,但仍受到继父无微不至的关爱,在刘晓庆的心里,继父就是她的亲生父亲,是她最尊敬的人。小时候的她是男孩子性格,爬树、游泳、拔邻居家的萝卜,虽然父母由于她调皮捣蛋没少教训她,她却是非常孝顺。父亲常常夸她说:“中国古代有二十四孝,你是第二十五孝。”
刘晓庆的这位继父的祖先是孔子的弟子冉有,他受儒家思想熏陶,一生平和,乐观,淡泊,喜欢研究中国历史及古典文学,教女儿学习《三字经》、《二十四孝》、唐诗宋词、《三国演义》等,小学三年级时,刘晓庆就已经把当时能找到的长篇小说都读完了。父亲的言行教会了她积极地面对各种苦难,在人生道路遭遇波折时也没被击倒。
孝心回报父母亲恩 最伤感子欲养而亲不待
刘晓庆说,希望更多年轻人重视到“孝”在维护家庭关系中无可比拟的地位,“父母慈子女孝,中国的未来才会更美好”。父母在世的时候,一直都和刘晓庆生活在一起,她赚的每一分钱都交到家里。“孝顺中的顺是尤为重要的,我从来不和父母顶嘴,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哄他们开心最重要。”成名后因为没有太多时间陪家人,怕他们寂寞,她会写信汇报自己每天的工作情况;遇到自己演出,她都要亲自背着因文化大革命受迫害而残疾的父亲坐到台下;母亲晚年得了老年痴呆症,她定期亲手给她洗澡、剪头发、剪指甲;只要是她能做的,一定会亲力亲为,乐此不疲,外婆常常夸她“孝心感动天和地。”而长辈亲人们在她人生低潮时相继离世,则是刘晓庆心中最最难以抹去的伤痛。
“很多人都误解我,觉得我是一个不容易满足的人,但其实恰恰是遗传了父亲的淡然,认为一件事情自己做过了就够了,而不一定是为了得到什么”,刘晓庆说。此次出演的大型乐舞景观剧《阿房宫赋》,原著就是刘晓庆父亲生前最喜爱的作品之一,6月20日父亲节当天,西安气温高达36度,而舞台温度则接近45度,刘晓庆仍坚持在《阿房宫赋》现场辛苦排练,她认为用心工作才是送给父亲最好的礼物。
“要多留几本传记,以后演我的女演员可以参考”
刘晓庆是一个到老也不甘寂寞的人,年届六十的她仍不服老,再次挑战自己,投资并主演大型实景歌舞剧《阿房宫赋》。
虽然说自己不想再锋芒毕露,但娱乐圈大姐大口气依然是不减当年,说到自己准备写自传时,刘晓庆说:“现在已经有17家公司联系我,想拍我的传记片,我的野史又特别多,我想还是多留下几本传记,以后演我的女演员可以参考一下,免得大家把我拍成潘金莲。”
这种爽快、痛快,非她莫属。
“期待和姜文擦出重磅火花”
记者:很多人说你现在扮演的角色和出席公开场合都爱扮嫩,但据我所知,你刚刚拍完一部电影《37》,在里面“扮丑”。
刘晓庆:我本人不介意角色美还是丑,但有时候更想为自己争口气。在这部戏里我演一个蒙古族老年女人,但是我的脸部结构就不像,为此,我把眉毛剃了,眼睫毛也剪了,装上牙托,真的去晒黑,最后晒得肤色跟黑靴子一样,每次卸妆要卸六遍,用菜籽油才能卸干净。化完妆人家都找不到我,只有跟着我的小狗朵朵才能发现我。
记者:和姜文合作的新片什么时候会开拍?
刘晓庆:现在我们两个都在为《上海王》凑档期,现在看来至少要到2011年春节后。以前我们合作过三部电影,每部都拿了大奖,所以这次也非常重视,期待和姜文擦出重磅火花。
“影视圈不像当年,就那么几个人”
记者:从出道到现在,你似乎一直在尝试新的东西,是否经常有人说你是“野心”大的女人?
刘晓庆:可能别人觉得我做的工作多,认为我不知满足,其实纯粹是个性使然。我比较喜新厌旧,娱乐圈的各种“工种”基本都涉足过。
我从来不演相同的人物,只有武则天拍过两部电视剧,慈禧拍过四部电影,但都是不同年龄段的。拒绝一个角色,我的理由很简单:我演过。
记者:你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内地的第一个偶像明星,现在的娱乐圈跟当年相比最大不同是什么?
刘晓庆:追星没那么疯狂,人们也不再羞于谈钱了。我记得1983年我出了一本自传《我的路》,书里我曾经说,在现代社会,金钱和富有是一个人能力的证明。但那时候被大家群起而攻之,都说我拜金主义,现在回头看,谁会否认这句话?
记者:你也曾经经历过大起大落,现在人生观和当年相比有没有什么变化?
刘晓庆:或多或少有一些。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觉得自己是大明星,见到记者就打架。现在我还是很张扬,但在公众场合收敛多了。现在影视圈不像当年,就那么几个人。
记者:你说写微博是为了写书,这么说你已经有了再出一本传记的打算?
刘晓庆:准备写第三本。我出传记也是为了以后人家拍我的自传方便。现在已经有17家公司联系我,想拍我的传记片,至少我活着的时候是不同意的,但死了以后就不好说了,我的野史又特别多,我想还是多留下几本传记,以后演我的女演员可以参考一下,免得大家把我拍成潘金莲。
“大部分人生是在剧组吃盒饭,只有多运动”
记者:你一直处在娱乐圈的风口浪尖,你觉得原因在哪里?
刘晓庆:有的时候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当你做好事你是成不了头条的,能成为话题的都是绯闻,不管我愿不愿意,都一直处在漩涡当中,很容易被妖魔化。
还经常有记者问我保养秘方,其实根本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运动和心态,我的大部分人生都在剧组吃盒饭,哪来的保养秘方?就是多运动。
记者:你的感情世界也一直十分低调,是刻意而为之吗?
刘晓庆:有时候是对方不喜欢高调,为了不被对方甩掉(笑),我只能选择低调。
记者:已经在娱乐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有没有想过退休?
刘晓庆:要说退休,我已经退了3次了,其中最大的一次就是去做生意。我希望将来如果不拍戏,就彻底离开这个圈子。
链接:刘晓庆出任慈孝大使 最感伤子欲养而亲不待(图)
刘晓庆 巩汉林被授予“中华慈孝大使”
刘晓庆告诫年轻一代敬爱父母
在圈里素来以孝顺闻名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刘晓庆,日前接受中华慈孝节组委会邀请,连夜从大型乐舞景观剧《阿房宫赋》彩排现场赶赴上海出任中华慈孝大使,她以亲身经历告诫年轻一代敬爱父母,勿蹈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覆辙,并将实景歌舞剧《阿房宫赋》作为送给父亲的礼物。
父爱如山伴随成长 言传身教影响一生
谈及父亲,刘晓庆总是特别敬仰。她3岁那年有了这位父亲,14岁入团填表时才知道“父亲”和她并没有血缘关系。刘晓庆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虽然是“小拖油瓶”,但仍受到继父无微不至的关爱,在刘晓庆的心里,继父就是她的亲生父亲,是她最尊敬的人。小时候的她是男孩子性格,爬树、游泳、拔邻居家的萝卜,虽然父母由于她调皮捣蛋没少教训她,她却是非常孝顺。父亲常常夸她说:“中国古代有二十四孝,你是第二十五孝。”
刘晓庆的这位继父的祖先是孔子的弟子冉有,他受儒家思想熏陶,一生平和,乐观,淡泊,喜欢研究中国历史及古典文学,教女儿学习《三字经》、《二十四孝》、唐诗宋词、《三国演义》等,小学三年级时,刘晓庆就已经把当时能找到的长篇小说都读完了。父亲的言行教会了她积极地面对各种苦难,在人生道路遭遇波折时也没被击倒。
刘晓庆谈孝顺父母
孝心回报父母亲恩 最伤感子欲养而亲不待
刘晓庆说,希望更多年轻人重视到“孝”在维护家庭关系中无可比拟的地位,“父母慈子女孝,中国的未来才会更美好”。父母在世的时候,一直都和刘晓庆生活在一起,她赚的每一分钱都交到家里。“孝顺中的顺是尤为重要的,我从来不和父母顶嘴,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哄他们开心最重要。”成名后因为没有太多时间陪家人,怕他们寂寞,她会写信汇报自己每天的工作情况;遇到自己演出,她都要亲自背着因文化大革命受迫害而残疾的父亲坐到台下;母亲晚年得了老年痴呆症,她定期亲手给她洗澡、剪头发、剪指甲;只要是她能做的,一定会亲力亲为,乐此不疲,外婆常常夸她“孝心感动天和地。”而长辈亲人们在她人生低潮时相继离世,则是刘晓庆心中最最难以抹去的伤痛。
“很多人都误解我,觉得我是一个不容易满足的人,但其实恰恰是遗传了父亲的淡然,认为一件事情自己做过了就够了,而不一定是为了得到什么”,刘晓庆说。此次出演的大型乐舞景观剧《阿房宫赋》,原著就是刘晓庆父亲生前最喜爱的作品之一,6月20日父亲节当天,西安气温高达36度,而舞台温度则接近45度,刘晓庆仍坚持在《阿房宫赋》现场辛苦排练,她认为用心工作才是送给父亲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