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变脸”引热议 民间出现反对之声(图)
据业内人士透露,“变脸”指示来自更高的领导,主要是为了加强我国主流舆论力量,增加主流媒体话语权,让中国在世界舞台更好“发声”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漆菲发自北京“我跟台长说,我得剪头发。可是台长不同意,说剪完了头发,大家就不认识你了。”这是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罗京生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的一桩趣事,罗京曾经拿同为央视主持人的毕福剑作比较:“我走在街上,人家看到我会说‘那不是罗京吗?’可是没有人敢过来。要是看见毕福剑,肯定很多人跑上去喊‘老毕’。”
2006年4月1日,在乌鲁木齐人民广场上,一名维吾尔族市民正通过大型电子显示屏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本报资料图
日前,罗京的逝世,让很多同行遗憾失去了行业内一位榜样,更让很多喜欢罗京的观众悲痛万分。然而,随之而来的消息却让人满怀期待:《新闻联播》终于要“变脸”了。最先透露消息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他说“这可能是10多年来央视新闻节目最大的调整”。
严肃、拘谨时代即将结束?
网上相关调查显示,截至6月10日上午10时,62.4%的网民“不认可《新闻联播》现在的播报方式,认为播报新闻应该亲民一些”。更有观众感性地用一个隐喻把一个人的突然逝去与变革的必然趋势联系在一起,“罗京的病逝是一个播音时代的结束——《新闻联播》严肃、拘谨的时代结束了。”
那么,《新闻联播》到底如何改?喻国明教授透露,从形式到内容都会有比较大的改善,这也是从适应观众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的。改版后的央视一套不仅将加大新闻播出量,甚至有望推出更多的新闻节目。以往大量报道领导人活动的情况 “将减少到很低的程度” ,同时会增加舆论监督和批评的内容。
6月1日,央视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提高新闻频道节目质量。会议提出了量化指标,提高时效性以及提升评论质量等问题。本报记者了解到,从本月底开始,央视也将有一系列大动作,加大新闻节目含量,特别是直播新闻。
有业内人士透露,“这次的指示来自更高的领导,主要还是为了加强我国主流舆论力量,增加主流媒体话语权,让中国在世界舞台更好‘发声’。”《新闻联播》变脸仅仅是央视新闻改革的一部分,进一步说应该是我国国家公关政策实施当中的一部分。
但究竟怎么执行?这位业内人士称,具体措施仍在商议中。
《新闻联播》其实一直在变
事实上,《新闻联播》改革之路从未间断。第一代播音员赵忠祥更是表示,“《新闻联播》不仅要改,而且早就该改。”
自1996年由录播改为直播以来,《新闻联播》从编排形式到播音员阵容、播报方式都逐渐固定,形成了庄重、严谨、权威、字正腔圆的风格。
2006年,人大代表叶宏明提交了一份前所未有的提案——《让〈新闻联播〉换换人》。叶认为该节目“播音员结构老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体现在屏幕上就是播音风格日益陈旧、沉闷,让观众感到面容疲惫、表情单一、眼神呆滞、缺乏朝气和活力”。
2007年底,央视领导采纳了改革方案,从当年12月6日至9日连续四天内,海霞、李梓萌、康辉、郭志坚四位新主播相继亮相《新闻联播》,一时间成为坊间热门话题。
中央电视台前台长杨伟光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我对《新闻联播》不太满意的就是亲切度不够。我和他们说不要居高临下,不要感觉在教育别人,要对观众有一种尊重感,有为观众服务的心态。”
传播学者杜骏飞则注意到,这些年来《新闻联播》其实一直在渐变,比如,缩减播音员导语长度,减少领导人行踪报道,更多地采用现场画面解释新闻等等。但是,这些努力显然还没有达到民众的期待。
民间也有反对之声
“变脸”号角刚刚响起,马上引起了民间的热烈讨论。除了众多的叫好声之外,也有反对的。
有网民就发表评论说,“《新闻联播》代表着中国新闻电视最高水平,点点滴滴都足见功夫,就像国粹京剧一样有板有眼……《新闻联播》的特色魅力和风格早已在广大民众心目中‘定格’,专家建议改变《新闻联播》的庄重、严肃特色恰恰是在违背民意。”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师颜梅认为,看《新闻联播》的观众是有着特殊需求的,他们关心中国领导人最近在视察什么。“比如春节期间,领导人在广东做经济调研,那观众会推测中国的外贸出口可能存在问题。为什么每天都有常委的活动,因为这些领导人决定了国家将来的政策方向和目标。”
富有媒体经验的颜梅进一步预测说,《新闻联播》如果有大的改动,那么肯定会引起地方电视台类似节目的改变。
境外媒体记者看法不一
一直以来,《新闻联播》在境外媒体眼中一直是最权威的信息窗口,《国际先驱导报》采访的几位境外记者平时的必备“功课”之一,就是“研究”它,“解码”它。在他们看来“其中任何风吹草动都与中央政策挂钩”。 半岛电视台驻北京首席记者扎伊特告诉本报,占到世界1/5的中国,在国际上的作用越来越大,可是为什么在世界舞台上还是听不到中国的声音呢?“中国媒体是时候改变了。”扎伊特还认为,单纯形式上的改变不能拯救节目本身,“就跟不好吃的东西换了包装还是一样不好吃,内容的改变才是真正的改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驻北京首席记者吉米,对此则很不以为然,“一个新闻节目尝试改变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吉米看来,《新闻联播》改不改,不是一个那么富有意义的事情,“现在中国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多元化,内容越来越丰富。加之网络等其他媒体的迅速发展,我们不一定要通过《新闻联播》来获取信息。”
而台湾《中国时报》的一位驻京记者则认为《新闻联播》没必要改,“《新闻联播》的品牌卖点就在于其严肃感,在于中央政策的权威性;若是变成凤凰卫视那一型,恐怕外界会对其报道的政策权威性打折扣。”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漆菲发自北京“我跟台长说,我得剪头发。可是台长不同意,说剪完了头发,大家就不认识你了。”这是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罗京生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的一桩趣事,罗京曾经拿同为央视主持人的毕福剑作比较:“我走在街上,人家看到我会说‘那不是罗京吗?’可是没有人敢过来。要是看见毕福剑,肯定很多人跑上去喊‘老毕’。”
2006年4月1日,在乌鲁木齐人民广场上,一名维吾尔族市民正通过大型电子显示屏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本报资料图
日前,罗京的逝世,让很多同行遗憾失去了行业内一位榜样,更让很多喜欢罗京的观众悲痛万分。然而,随之而来的消息却让人满怀期待:《新闻联播》终于要“变脸”了。最先透露消息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他说“这可能是10多年来央视新闻节目最大的调整”。
严肃、拘谨时代即将结束?
网上相关调查显示,截至6月10日上午10时,62.4%的网民“不认可《新闻联播》现在的播报方式,认为播报新闻应该亲民一些”。更有观众感性地用一个隐喻把一个人的突然逝去与变革的必然趋势联系在一起,“罗京的病逝是一个播音时代的结束——《新闻联播》严肃、拘谨的时代结束了。”
那么,《新闻联播》到底如何改?喻国明教授透露,从形式到内容都会有比较大的改善,这也是从适应观众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的。改版后的央视一套不仅将加大新闻播出量,甚至有望推出更多的新闻节目。以往大量报道领导人活动的情况 “将减少到很低的程度” ,同时会增加舆论监督和批评的内容。
6月1日,央视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提高新闻频道节目质量。会议提出了量化指标,提高时效性以及提升评论质量等问题。本报记者了解到,从本月底开始,央视也将有一系列大动作,加大新闻节目含量,特别是直播新闻。
有业内人士透露,“这次的指示来自更高的领导,主要还是为了加强我国主流舆论力量,增加主流媒体话语权,让中国在世界舞台更好‘发声’。”《新闻联播》变脸仅仅是央视新闻改革的一部分,进一步说应该是我国国家公关政策实施当中的一部分。
但究竟怎么执行?这位业内人士称,具体措施仍在商议中。
《新闻联播》其实一直在变
事实上,《新闻联播》改革之路从未间断。第一代播音员赵忠祥更是表示,“《新闻联播》不仅要改,而且早就该改。”
自1996年由录播改为直播以来,《新闻联播》从编排形式到播音员阵容、播报方式都逐渐固定,形成了庄重、严谨、权威、字正腔圆的风格。
2006年,人大代表叶宏明提交了一份前所未有的提案——《让〈新闻联播〉换换人》。叶认为该节目“播音员结构老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体现在屏幕上就是播音风格日益陈旧、沉闷,让观众感到面容疲惫、表情单一、眼神呆滞、缺乏朝气和活力”。
2007年底,央视领导采纳了改革方案,从当年12月6日至9日连续四天内,海霞、李梓萌、康辉、郭志坚四位新主播相继亮相《新闻联播》,一时间成为坊间热门话题。
中央电视台前台长杨伟光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我对《新闻联播》不太满意的就是亲切度不够。我和他们说不要居高临下,不要感觉在教育别人,要对观众有一种尊重感,有为观众服务的心态。”
传播学者杜骏飞则注意到,这些年来《新闻联播》其实一直在渐变,比如,缩减播音员导语长度,减少领导人行踪报道,更多地采用现场画面解释新闻等等。但是,这些努力显然还没有达到民众的期待。
民间也有反对之声
“变脸”号角刚刚响起,马上引起了民间的热烈讨论。除了众多的叫好声之外,也有反对的。
有网民就发表评论说,“《新闻联播》代表着中国新闻电视最高水平,点点滴滴都足见功夫,就像国粹京剧一样有板有眼……《新闻联播》的特色魅力和风格早已在广大民众心目中‘定格’,专家建议改变《新闻联播》的庄重、严肃特色恰恰是在违背民意。”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师颜梅认为,看《新闻联播》的观众是有着特殊需求的,他们关心中国领导人最近在视察什么。“比如春节期间,领导人在广东做经济调研,那观众会推测中国的外贸出口可能存在问题。为什么每天都有常委的活动,因为这些领导人决定了国家将来的政策方向和目标。”
富有媒体经验的颜梅进一步预测说,《新闻联播》如果有大的改动,那么肯定会引起地方电视台类似节目的改变。
境外媒体记者看法不一
一直以来,《新闻联播》在境外媒体眼中一直是最权威的信息窗口,《国际先驱导报》采访的几位境外记者平时的必备“功课”之一,就是“研究”它,“解码”它。在他们看来“其中任何风吹草动都与中央政策挂钩”。 半岛电视台驻北京首席记者扎伊特告诉本报,占到世界1/5的中国,在国际上的作用越来越大,可是为什么在世界舞台上还是听不到中国的声音呢?“中国媒体是时候改变了。”扎伊特还认为,单纯形式上的改变不能拯救节目本身,“就跟不好吃的东西换了包装还是一样不好吃,内容的改变才是真正的改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驻北京首席记者吉米,对此则很不以为然,“一个新闻节目尝试改变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吉米看来,《新闻联播》改不改,不是一个那么富有意义的事情,“现在中国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多元化,内容越来越丰富。加之网络等其他媒体的迅速发展,我们不一定要通过《新闻联播》来获取信息。”
而台湾《中国时报》的一位驻京记者则认为《新闻联播》没必要改,“《新闻联播》的品牌卖点就在于其严肃感,在于中央政策的权威性;若是变成凤凰卫视那一型,恐怕外界会对其报道的政策权威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