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目睹大学生应聘怪象:胡言乱语 痛哭流涕
“我真是被雷倒了,面试了那么多人,没见过哭得稀里哗啦的。”李小姐供职于一家热水器公司,负责店面促销员的管理工作,为了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他们要招聘一些大学生做兼职,小张就是李小姐那天面试的最后一个。
没想到,小张一开口就带着哭腔。
“你别紧张,慢慢说,不要紧。”李小姐安慰了一句,但小张居然就掉眼泪了,双手还在不停颤抖。这让李小姐反而很尴尬不敢提问了。
李小姐在公司负责招聘兼职大学生已有6年时间,她指出,虽说大学生工作难找,但从企业角度看,“不靠谱”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以往,在应聘的20个人里能选出15个;现在,20个人里选六七个就“算不错”。这次,公司通过两家中介公司通知70人来面试,最后只留下20人,“实际我们需要40多人”。
学生居然问面试官自己该介绍什么
李小姐说,在简历上,除去个人信息,自我介绍那一栏以“本人性格开朗”开头的“有一半”,而“爱好文艺”,“喜欢与人沟通”也是简历中的流行语。做销售确实要求有较强的与人沟通能力,但是,从那天的面试来看,李小姐觉得,这句话在简历中太“程式化”了。
那天下午,第一个来面试的女孩就着实让李小姐吃了一惊。开头的自我介绍就一句话,“我叫×××,今年20岁,在化工学院念大三。”
李小姐接着问,“你再介绍详细点,曾经有过什么兼职经历,有哪方面的经验?”
小姑娘想了想,说“我喜欢唱歌、跳舞,一直以来想参加超女,但是海选就下来了,工作经验没什么。我想顺便问一下,你们是什么公司啊?工资多少?当天就能给吗?我是外地的,住在学校,离市区有点远,上班地方不能离我太远。”
“我心里那个恨哪,”李小姐说,“不知道什么公司,你来干嘛?还没说录用你,就提这么多要求?!”
李小姐1999年毕业,放在当时,这种场面她想也想不来。“我那个时候,听的多,看的多,说的少。”李小姐说,至于工资待遇什么的,都认为有些“敏感 ”,公司不提,自己不会主动问,更不用说,面试的时候就要求公司安排近处的工作地点。上班之后,等业务熟悉了,工作也上手了,才会在领导那表达自己的想法,“冒冒失失开口怕让别人笑话。”但现在,李小姐自己做了面试官才发现,大学生说话都挺“冲”。
当她要求一个学生自我介绍时,这小姑娘突然用很大的嗓门回了一句:“介绍啥呀?”李小姐当时的感觉就是,“这世界太疯狂了,面试的居然问我该介绍什么。”
正因为如此,李小姐所在的公司在招聘专职员工时,并不愿意选择应届毕业生。“作为新手,公司得找老人带他,见客户、熟悉工作流程,1年左右的时间才能上手。”李小姐说,但这个时候,他却嫌底薪低,跳槽了,“有个学生3年换了6个工作,总是不满意。”
“专职人员,我们大都通过猎头公司,找有经验的。”李小姐说,最起码公司不用花大量的精力搞培训。
实习与就业相辅相成
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跃波曾经也碰到过类似情况。“是个女同学,见用人单位的时候特别紧张,甚至宁愿放弃这个机会也不愿意去面试。”刘跃波说,因为这位同学本身素质不错,所以逢有面试都是系里的老师跟着去,帮她给用人单位做介绍。
“这样的同学是极个别的,不具代表性。”刘跃波表示,但面试时紧张、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目前,南开大学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会请用人单位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模拟面试,“至少是一个锻炼的途径吧。”
刘跃波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大致分成了3个阶段。2003年以前,是卖方市场,大学毕业生少,企业的选择不多,条件也不苛刻。在这个阶段的大学毕业生中,独生子女比例不高,综合素质相对来说要更全面些。
从2006年至今,就业市场迅速转变为买方市场,企业的选择多了,用人条件也提高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后,不但要熟悉业务,还要学习做人,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刘跃波说,这个过程是企业来做,因此,“企业当然愿意选择更好的,与其选择一个一年以上才能上手的,当然不如要一个一两个月就能应付自如的,节约用人成本,这并没有错。”
因此,作为大学生,刘跃波建议,应该在大一就确立就职意向,将来是选择事业单位还是公司,好好利用寒暑假,积累实习经验,“不一定要与专业相关,但一定要与自己的职业目标相关。”
刘跃波认为,大学生们的“实习经历不要求时间很长”,但接触要广,丰富的实习经历有助于修正你的职业规划。“确立好的职业目标,需要通过实习来了解实现的可能性;现实的实习经历,又能增强自身职业发展能力,帮助你规划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刘跃波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没想到,小张一开口就带着哭腔。
“你别紧张,慢慢说,不要紧。”李小姐安慰了一句,但小张居然就掉眼泪了,双手还在不停颤抖。这让李小姐反而很尴尬不敢提问了。
李小姐在公司负责招聘兼职大学生已有6年时间,她指出,虽说大学生工作难找,但从企业角度看,“不靠谱”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以往,在应聘的20个人里能选出15个;现在,20个人里选六七个就“算不错”。这次,公司通过两家中介公司通知70人来面试,最后只留下20人,“实际我们需要40多人”。
学生居然问面试官自己该介绍什么
李小姐说,在简历上,除去个人信息,自我介绍那一栏以“本人性格开朗”开头的“有一半”,而“爱好文艺”,“喜欢与人沟通”也是简历中的流行语。做销售确实要求有较强的与人沟通能力,但是,从那天的面试来看,李小姐觉得,这句话在简历中太“程式化”了。
那天下午,第一个来面试的女孩就着实让李小姐吃了一惊。开头的自我介绍就一句话,“我叫×××,今年20岁,在化工学院念大三。”
李小姐接着问,“你再介绍详细点,曾经有过什么兼职经历,有哪方面的经验?”
小姑娘想了想,说“我喜欢唱歌、跳舞,一直以来想参加超女,但是海选就下来了,工作经验没什么。我想顺便问一下,你们是什么公司啊?工资多少?当天就能给吗?我是外地的,住在学校,离市区有点远,上班地方不能离我太远。”
“我心里那个恨哪,”李小姐说,“不知道什么公司,你来干嘛?还没说录用你,就提这么多要求?!”
李小姐1999年毕业,放在当时,这种场面她想也想不来。“我那个时候,听的多,看的多,说的少。”李小姐说,至于工资待遇什么的,都认为有些“敏感 ”,公司不提,自己不会主动问,更不用说,面试的时候就要求公司安排近处的工作地点。上班之后,等业务熟悉了,工作也上手了,才会在领导那表达自己的想法,“冒冒失失开口怕让别人笑话。”但现在,李小姐自己做了面试官才发现,大学生说话都挺“冲”。
当她要求一个学生自我介绍时,这小姑娘突然用很大的嗓门回了一句:“介绍啥呀?”李小姐当时的感觉就是,“这世界太疯狂了,面试的居然问我该介绍什么。”
正因为如此,李小姐所在的公司在招聘专职员工时,并不愿意选择应届毕业生。“作为新手,公司得找老人带他,见客户、熟悉工作流程,1年左右的时间才能上手。”李小姐说,但这个时候,他却嫌底薪低,跳槽了,“有个学生3年换了6个工作,总是不满意。”
“专职人员,我们大都通过猎头公司,找有经验的。”李小姐说,最起码公司不用花大量的精力搞培训。
实习与就业相辅相成
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跃波曾经也碰到过类似情况。“是个女同学,见用人单位的时候特别紧张,甚至宁愿放弃这个机会也不愿意去面试。”刘跃波说,因为这位同学本身素质不错,所以逢有面试都是系里的老师跟着去,帮她给用人单位做介绍。
“这样的同学是极个别的,不具代表性。”刘跃波表示,但面试时紧张、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目前,南开大学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会请用人单位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模拟面试,“至少是一个锻炼的途径吧。”
刘跃波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大致分成了3个阶段。2003年以前,是卖方市场,大学毕业生少,企业的选择不多,条件也不苛刻。在这个阶段的大学毕业生中,独生子女比例不高,综合素质相对来说要更全面些。
从2006年至今,就业市场迅速转变为买方市场,企业的选择多了,用人条件也提高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后,不但要熟悉业务,还要学习做人,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刘跃波说,这个过程是企业来做,因此,“企业当然愿意选择更好的,与其选择一个一年以上才能上手的,当然不如要一个一两个月就能应付自如的,节约用人成本,这并没有错。”
因此,作为大学生,刘跃波建议,应该在大一就确立就职意向,将来是选择事业单位还是公司,好好利用寒暑假,积累实习经验,“不一定要与专业相关,但一定要与自己的职业目标相关。”
刘跃波认为,大学生们的“实习经历不要求时间很长”,但接触要广,丰富的实习经历有助于修正你的职业规划。“确立好的职业目标,需要通过实习来了解实现的可能性;现实的实习经历,又能增强自身职业发展能力,帮助你规划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刘跃波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