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下流”:赵本山得罪华侨何必拿国家脸面说事
看来,赵本山出这趟国真的把某些美国侨胞给得罪了。蒙头蒙脑的赵大叔头一回率团闯美国,吃了个哑巴亏,遭人利用还误伤侨胞心,侨胞好心帮他推票,最后落得老赵这样一句“表扬”:“我的票不用你们推,推什么呢?我的票房不用操心,更不用你操心。”
这不是太狂妄自大了吗?难怪侨胞们气愤不过,炮轰其演出内容“无聊下流”几在意料之中。纽约作家毕汝谐和纽约律师陈梅两位侨胞的观点颇有代表性,不仅认为赵本山的表演内容低俗,还奉劝赵本山别再出国丢脸。
本来,一次商业演出,赚了或是赔了,火了或是冷了,都是市场说了算的事。赵本山的二人转,在国内转得动,在国外未必转得动,因为它不仅是中国的,还是地方的,未必合纽约华人的欣赏胃口,侨胞们抬庄,买票捧个场,说不准是了却那么一点 “乡愿”。可是,一次商业演出楞是被抬高到了事关国家形象的高度,就太小题大做了。我不知道这种炮轰是否含有“报一箭之仇”的心理,也不知道有没有炫耀 “文明”的姿态,还不知道是不是“美元比人民币理智得多”在起作用,更不知道是不是美国人的自信与傲慢常表现出来的对别人的批评与指责,或者,兼而有之?
我想说的是,一场商业演出不必拿国家脸面说事,赵本山自己也不敢说自己那张脸就是“国脸”。我还想说的是,每个民族都有阳春白雪的精英文化,有喜闻乐见的主流文化,还有自得其乐的民俗文化。美国固然有交响乐,有好莱坞,但也有宋飞,有脱衣舞。要美国人民都去听交响乐可能吗?苛求中国人民都去听歌剧可能吗?都不可能,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艺术的多样性,区域的差异性决定了艺术的差异性,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是典型的“文化霸权”思想。
可是侨胞一生气,后果很严重,国内一些人就着急了:就那点能耐,在国内忽悠得了,还去美国显摆啥,活该!中国人民的脸都让赵丢尽了!好像赵本山不是去赚美元而专门去丢人现眼似的。在这种气愤中隐藏两个问题:一是赵本山丢自己的脸我不管,丢中国人的脸,岂能袖手旁观;二是把我们最美好的一面而不是真实的一面展示给“外宾”看,是我们的“优良传统”,赵本山反传统理当该罚。
我并不是鼓吹赵本山有多好,他确实很粗俗,粗俗得沾满泥腥味,但是我不希望他高雅,高雅的赵本山就不是赵本山。客观地说,赵本山之所以招人喜爱,年年成为春晚的台柱,就在于他多少还讲了点真话,多少有点批评讽刺的力量,而被某侨胞视为“内容正派积极向上”的姜昆,确实很“积极向上”,可我仍然不喜欢。
拒绝反省的赵本山令人失望
东方网 前段时间本山的赴美演出,争议颇多。在美国方面,媒体和观众对其持强烈的批评态度,其中甚至不乏一些激愤之辞,比如称其演出无聊、下流。在赵本山方面,他本人一直坚称他的“二人转”在美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他的经纪人高大宽则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演自己的戏,让别人去胡说八道吧。”(3月18日《成都商报》)
坦率地说,本山在美国遭遇如此强烈的批评,恐怕会令大多数的国人不愉快。因为本山毕竟是每年春晚的王牌嘛,连年的获奖表明了大多数国人对他的喜爱。而在通常的情况下,人们当然又希望自己喜爱的演员、节目也能得到他人的喜爱。那么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不愉快便是很自然的了。此外,我们或者还可以想象得到美国方面对本山的强烈批评在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难道那不是在说国人的欣赏趣味低下嘛?如此,国人就更不能愉快了。说到这里,我们也不妨回顾一下近段时间国内媒体所有针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其普遍表现出的格外含蓄、似乎对美国方面的批评只可“姑妄听之”的态度,或许正是一个非常好的证明。
但是我们也许有必要了解一下美国方面为什么对赵本山持强烈的批评态度。那么我们先来看纽约作家毕汝谐的说法:“赵本山其节目内容庸俗,言辞粗鄙;他以嘲笑生理缺陷、插科打诨为能事。这样一个活宝,却成为观众的宠儿!呜呼!”而纽约律师陈梅说:“在赵本山的演出之后,我接了很多电话,很多人抗议他的演出内容,我个人也有同感。他们的演出:无聊、下流。赵本山的演出团队,演员上台一讽刺残疾人,二讽刺肥胖者,三讽刺精神病患。他的演员模仿残疾人,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我认为如果赵本山的团队不改变内容,就不应该再出国了。再看姜昆带来的中国广播艺术团,同样是逗笑说唱,内容正派积极向上。这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怎么看美国方面的这些批评呢?应该这样说,这些年,随着本山的大红大紫,“二人转”也已经从东北“转”向了全国。所以,国人几乎可以说人人都对“二人转”有了一些了解。于是我相信,虽然美国方面的这些批评非常刺耳,但感情归感情,事实是事实,所以,大多数的国人恐怕依然会认为它是一种非常客观的评价。其实,类似的批评在国内也并非没有,而且早就存在,只不过从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就是了。
而既然如此,国人恐怕先就非常有必要做一番反省:为什么自己居然如此喜爱本山,为什么居然如此喜爱“二人转”?
但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任何一个演员的演出都不太可能是完美的,所以,重要地是演员们在面对批评时的态度。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本山方面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本山否认美国媒体的一切批评,坚称他的“二人转”在美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很遗憾,在笔者看来,这根本就是“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来就是好”的翻版,它不是什么辩解,而是纯粹的抬杠。
其经纪人高大宽称:“赵本山虽然是很多人喜欢的艺术家,但是他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们觉得他们怎么批评都无所谓。(我们)在沈阳演出就很火,观众几乎场场爆满,笑声遍地,没听谁说低俗了。”而这根本就是王顾左右而言它了。你沈阳演出再火,难道能说明你的节目不“无聊下流”吗?我甚至要不客气的说,高先生的这种说法,其实是在“绑架”沈阳的所有观众做“人质”?
但是,我们且不管赵本山的说法是不是纯粹的抬杠,也不管高大宽的说法是否“绑架”了沈阳所有的观众了吧,从这一切我们看到一点就可以了:即本山和他的团队拒绝反省,而且是极力的拒绝反省!说实在的,比起本山在美国演出的失败,这一点更令人失望!
这不是太狂妄自大了吗?难怪侨胞们气愤不过,炮轰其演出内容“无聊下流”几在意料之中。纽约作家毕汝谐和纽约律师陈梅两位侨胞的观点颇有代表性,不仅认为赵本山的表演内容低俗,还奉劝赵本山别再出国丢脸。
本来,一次商业演出,赚了或是赔了,火了或是冷了,都是市场说了算的事。赵本山的二人转,在国内转得动,在国外未必转得动,因为它不仅是中国的,还是地方的,未必合纽约华人的欣赏胃口,侨胞们抬庄,买票捧个场,说不准是了却那么一点 “乡愿”。可是,一次商业演出楞是被抬高到了事关国家形象的高度,就太小题大做了。我不知道这种炮轰是否含有“报一箭之仇”的心理,也不知道有没有炫耀 “文明”的姿态,还不知道是不是“美元比人民币理智得多”在起作用,更不知道是不是美国人的自信与傲慢常表现出来的对别人的批评与指责,或者,兼而有之?
我想说的是,一场商业演出不必拿国家脸面说事,赵本山自己也不敢说自己那张脸就是“国脸”。我还想说的是,每个民族都有阳春白雪的精英文化,有喜闻乐见的主流文化,还有自得其乐的民俗文化。美国固然有交响乐,有好莱坞,但也有宋飞,有脱衣舞。要美国人民都去听交响乐可能吗?苛求中国人民都去听歌剧可能吗?都不可能,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艺术的多样性,区域的差异性决定了艺术的差异性,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是典型的“文化霸权”思想。
可是侨胞一生气,后果很严重,国内一些人就着急了:就那点能耐,在国内忽悠得了,还去美国显摆啥,活该!中国人民的脸都让赵丢尽了!好像赵本山不是去赚美元而专门去丢人现眼似的。在这种气愤中隐藏两个问题:一是赵本山丢自己的脸我不管,丢中国人的脸,岂能袖手旁观;二是把我们最美好的一面而不是真实的一面展示给“外宾”看,是我们的“优良传统”,赵本山反传统理当该罚。
我并不是鼓吹赵本山有多好,他确实很粗俗,粗俗得沾满泥腥味,但是我不希望他高雅,高雅的赵本山就不是赵本山。客观地说,赵本山之所以招人喜爱,年年成为春晚的台柱,就在于他多少还讲了点真话,多少有点批评讽刺的力量,而被某侨胞视为“内容正派积极向上”的姜昆,确实很“积极向上”,可我仍然不喜欢。
拒绝反省的赵本山令人失望
东方网 前段时间本山的赴美演出,争议颇多。在美国方面,媒体和观众对其持强烈的批评态度,其中甚至不乏一些激愤之辞,比如称其演出无聊、下流。在赵本山方面,他本人一直坚称他的“二人转”在美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他的经纪人高大宽则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演自己的戏,让别人去胡说八道吧。”(3月18日《成都商报》)
坦率地说,本山在美国遭遇如此强烈的批评,恐怕会令大多数的国人不愉快。因为本山毕竟是每年春晚的王牌嘛,连年的获奖表明了大多数国人对他的喜爱。而在通常的情况下,人们当然又希望自己喜爱的演员、节目也能得到他人的喜爱。那么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不愉快便是很自然的了。此外,我们或者还可以想象得到美国方面对本山的强烈批评在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难道那不是在说国人的欣赏趣味低下嘛?如此,国人就更不能愉快了。说到这里,我们也不妨回顾一下近段时间国内媒体所有针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其普遍表现出的格外含蓄、似乎对美国方面的批评只可“姑妄听之”的态度,或许正是一个非常好的证明。
但是我们也许有必要了解一下美国方面为什么对赵本山持强烈的批评态度。那么我们先来看纽约作家毕汝谐的说法:“赵本山其节目内容庸俗,言辞粗鄙;他以嘲笑生理缺陷、插科打诨为能事。这样一个活宝,却成为观众的宠儿!呜呼!”而纽约律师陈梅说:“在赵本山的演出之后,我接了很多电话,很多人抗议他的演出内容,我个人也有同感。他们的演出:无聊、下流。赵本山的演出团队,演员上台一讽刺残疾人,二讽刺肥胖者,三讽刺精神病患。他的演员模仿残疾人,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我认为如果赵本山的团队不改变内容,就不应该再出国了。再看姜昆带来的中国广播艺术团,同样是逗笑说唱,内容正派积极向上。这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怎么看美国方面的这些批评呢?应该这样说,这些年,随着本山的大红大紫,“二人转”也已经从东北“转”向了全国。所以,国人几乎可以说人人都对“二人转”有了一些了解。于是我相信,虽然美国方面的这些批评非常刺耳,但感情归感情,事实是事实,所以,大多数的国人恐怕依然会认为它是一种非常客观的评价。其实,类似的批评在国内也并非没有,而且早就存在,只不过从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就是了。
而既然如此,国人恐怕先就非常有必要做一番反省:为什么自己居然如此喜爱本山,为什么居然如此喜爱“二人转”?
但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任何一个演员的演出都不太可能是完美的,所以,重要地是演员们在面对批评时的态度。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本山方面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本山否认美国媒体的一切批评,坚称他的“二人转”在美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很遗憾,在笔者看来,这根本就是“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来就是好”的翻版,它不是什么辩解,而是纯粹的抬杠。
其经纪人高大宽称:“赵本山虽然是很多人喜欢的艺术家,但是他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们觉得他们怎么批评都无所谓。(我们)在沈阳演出就很火,观众几乎场场爆满,笑声遍地,没听谁说低俗了。”而这根本就是王顾左右而言它了。你沈阳演出再火,难道能说明你的节目不“无聊下流”吗?我甚至要不客气的说,高先生的这种说法,其实是在“绑架”沈阳的所有观众做“人质”?
但是,我们且不管赵本山的说法是不是纯粹的抬杠,也不管高大宽的说法是否“绑架”了沈阳所有的观众了吧,从这一切我们看到一点就可以了:即本山和他的团队拒绝反省,而且是极力的拒绝反省!说实在的,比起本山在美国演出的失败,这一点更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