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盗梦空间》:一个结构复杂的梦境世界(组图)
艾伦佩吉饰
任务:阿瑞达妮是盗梦团队中年纪最轻,但最具专业知识的成员。她的主要任务是为行动目标构筑梦境,然后由其队友深入梦境,完成既定的计划。阿瑞达妮好奇和无助的眼神令人产生无数猜想,科布似乎是她的精神导师,一步步让她融入到工作状态中。
迪利普劳饰
任务:在盗梦团队执行任务前,药剂师都会给每位成员喝下一定剂量的药物。因为目标人物的梦境层次越多,梦境空间就愈发不稳定,而药剂师的药物会帮助盗梦成员更加稳定地游走于目标人物的梦境,从而使任务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伪造者”亚米斯
汤姆哈迪饰
任务:亚米斯是整个团队中的善后工作处理者,相当于销毁作案证据的后勤组。当然,在这场犯罪中,亚米斯的作用非常关键,因为每当科布窃走了别人的意识后,他都要“伪造”另一些意识去填补,以避免引起对方的怀疑。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被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新片《盗梦空间》则在银幕上展示了一个结构复杂的梦境世界。或许每个看完《盗梦空间》的人走出影院,都会问自己:我在做梦吗?我在梦境的第几层?这部长达142分钟的作品已在欧美、东南亚以及中国港台等地公映,内地的首映日则是9月21日。众多欧美媒体评价,克里斯托弗诺兰这次创造的是一部“神作”。但它究竟神在哪儿?羊城晚报记者在香港看片后发现,其实大部分观众都很难真正读懂它。正如片中所呈现的四种梦境一样,人们对这部电影的理解也有四层———有些人只能停留在第一层,而高手则能潜入第二层、第三层乃至第四层。
让我们一层层地来读懂这部电影吧。这个过程或许有点“烧脑”,但这也正是观看“神作”和“脑残片”乐趣不同之所在。
【梦境第一层】 看起来很美很穿越
莱昂纳多扮演的科布是个盗梦者。为了实现与爱妻梅尔白头到老的心愿,他设计了一个只属于他们的梦境。梅尔沉溺于梦境,不愿意回到现实。而科布,除了惦记他们现实中的一对宝贝儿女,对只有他们两人的梦中城市也越来越厌倦。为此,他第一次尝试了“意识移植”,在梅尔的梦中移植了“这不是现实”的意识,说服梅尔跟他一起在梦中“卧轨”———在梦境中死亡,就能在现实中醒来。但是回到现实的梅尔始终以为自己仍在梦中,屡屡要求科布跟她一起“死”。在他们结婚纪念日那天,她从高楼上跳了下来。
影片中,科布屡屡回到自己建造的梦境世界,去跟已经死去的梅尔相会。而梦中的梅尔一直试图说服他留下来。因此,这部影片可以当成一部视觉特效出色的爱情穿越片。而那些视觉特效,譬如梦境中的城市翻转过来,天崩地裂,人在失重的状态下行走……这些在之前的很多科幻片中也都出现过,并不稀奇。更何况本片的终极盗梦任务听上去也很小儿科———一个大亨要求在另一个大亨的脑袋中植入“我要毁掉我父亲的事业”这样一个意识,来赢取商业成功。很多人因此质疑:“也只是一部外观精美的爆米花电影罢了。”
【梦境第二层】 多层梦境生存指南
作为诺兰的原创作品,《盗梦空间》展现了导演心中梦境世界的独特结构。这个结构很复杂,但诺兰运用娴熟的商业元素,展现得深入浅出。只要紧紧跟随剧情,并积极开动大脑,这个梦境世界其实并不难理解。
多层梦境的用处
在普通盗梦任务中,科布只设计两层梦境空间。被盗梦的目标或许会意识到自己在做梦,但当他们“醒来”后,很少会发现自己仍在梦境中,科布可以乘机窃取目标潜意识中的秘密。但科布的任务也曾遭遇失败,目标从梦中“醒来”后,发现地毯的材质跟自己家里的不一样,于是意识到自己在另一层梦境中。
如何从梦中醒来
在下层梦境的人如果要回到上一层,除了死去,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在上一层梦境中被“唤醒”。“唤醒”的方式是让做梦的人处于失重状态,譬如从高处坠下。但是,由于梦境越多层,意识越不稳定,因此要进入三层梦境,做梦者必须服用强烈的安眠药剂。而服用之后,假如在梦境中死去,将无法主动回到上一层梦境,而是坠入可怕的第四层梦境———一个混沌的没有时间也没有尽头的世界。从多种梦境中醒来的安全方式是,第三层梦境的守护者“唤醒”第四层梦境的人,使他们回到第三层梦境,之后,第二层梦境的人再“唤醒”第三层梦境的人……逐层唤醒,不能出错。
时间和团队问题
在诺兰的梦境世界中,每一层梦境的时间都不一样,比如你在现实中的五分钟,在第一层梦境是一小时,到第三层梦境则是十年,很有点“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的哲学意味。而从现实到梦境,每一层都必须留一个人看守睡着的人,并在恰当的时候把下层梦境中的人“唤醒”。科布的盗梦团队包括梦境的设计者 ———她有点像是一个城市建筑师,还有药剂师、伪造者,在各层梦境“放哨”的人,他们专门负责保护和“唤醒”目标。片中,药剂师留在第一层梦境“唤醒”其他人。他用的方式是将载满做梦者的车子开进河里。坠落过程只有短短几十秒,但第二层梦境和第三层梦境的时间概念不同,因此下层的人们有足够时间去完成任务。
梦中的意外情况
很多时候,梦境就像一个真实的场景,有很多“路人”甚至有威胁性的“敌人”。这些“路人”和“敌人”其实是目标潜意识的投射。盗梦团队必须安抚目标,使其潜意识的投射处于稳定状态。一旦失控,就会出现所有“路人”都发现盗梦者的状况,他们会群起而攻之,威胁盗梦者的安全。科布的前妻梅尔就是科布潜意识的投射,这个不稳定因素屡屡意外出现在盗梦任务中,成为“破坏者”。此外,上一层梦境发生的事会影响下一层梦境。比如在第二层梦境受伤的人,在第三层梦境中即使没有伤痕,也会越来越虚弱。又比如第一层梦境的药剂师使车子坠落时,第二层梦境的人便会处于失重状态,这也解释了片中出现大量失重打斗镜头的缘由。
【梦境第三层】 达人解读隐藏谜题
就像《黑客帝国》和《迷失》一样,真正的悬疑科幻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在诞生多年后仍有众多影迷痴迷于解读片中每一个细节所蕴含的更深层含义,而这些细节或许在片中只有短短几秒钟的展现。诺兰也在片中埋下了不少这样的“谜题”,而各领域的牛人们做出了他们的解读。根据这些数学、建筑学乃至哲学的专业影迷的观点,《盗梦空间》其实一点都不故弄玄虚,“甚至很少有比它更为严谨的剧本了”。
梦境的设计原理
片中,科布将年轻的学生阿瑞达妮培训成一名梦境设计师。在培训开始之前,阿瑞达妮画了三个迷宫,科布很轻松就解开了两个,但第三个迷宫是一个圆圈结构,科布被难倒了。这段情节在绝大多数观众看来是无意义且令人费解的,但在数学达人的眼中,这正是体现了诺兰不仅仅是一个电影导演的伟大之处,因为梦境设计师所能建造的世界是有限的,如果想把目标困住,就必须给他一种无限的错觉———迷宫总有出路,而圆圈却会让人不断打转,没有破绽。
世界为何能翻转
科布带阿瑞达妮到他的梦境中“实习”,他轻松地就将梦中的城市进行折叠和翻转———眼前的世界突然倾斜了90度,之后是180度,原本的道路最后成了“天空”……这段从影像来说十分精彩,让人难忘。但大多数观众只能为之惊叹,却不明白诺兰这样展现究竟有什么意图。建筑达人给出答案———对折后的城市实际上是一个球体,而假如将目标比喻为一个小虫子,只有在球体上行走,他才是永远都走不出去的。顺便说一声,诺兰也是一个建筑迷。
陀螺的哲学意义
片中,科布随身带着一只陀螺,那是他的“图腾”。剧情告诉我们,这个陀螺能保证他分清现实和梦境———假如他在梦境中,陀螺会永远旋转,而现实中陀螺最终会停下来。到片末,科布终于摆脱了他的“前妻”,回到家中,见到了思念已久的一对小儿女。但此时科布又转动了自己的陀螺———直到字幕出现,导演都没让这只陀螺停下来。诺兰用这个结局来加强片中隐含的哲学概念:人就是想法,如果想法被替换,这个人也不复存在了,但一个人的想法究竟是他自己的,还是被别人植入的,他可能永远不知道。没准,科布依然活在梦境的第N层。
【梦境第四层】
现实中的梦境研究
到了这一层,或许大家都想知道:电影离现实究竟有多远?人类能不能做到“意识植入”?甚至已经有不少影迷在讨论,如何“鉴别”自己此刻究竟存在于现实还是梦境。羊城晚报记者搜集了一些科学家近年的科研成果。答案是:人类已经做到了,而且没准比电影里的更牛,更恐怖。
瑞典:“灵魂换位”
瑞典医科大学卡罗琳斯卡学会的认知神经科学家在实验中成功做到,让实验者将人体模型或其他人的身体想象成为自己的身体。这就像“灵魂出窍”和 “灵魂换位”———让意识离开自己的身体,进入到另一个人体之中,当对方的身体被接触或伤害,实验者会产生相同的感觉。但是,这项实验无法愚弄实验者,让他们感觉自己是非人性化物体,比如椅子或大石块。
日本:“提取”梦境
日本ATR计算机神经科学实验室对人类脑神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新的突破,能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人们的思想或者梦境。专家们指出,这是世界上首次直接从大脑活动中获取图像信息,“通过此技术,记录并回放人们的梦境将变为可能”。
美国:“读脑机器”
美国科学家正试图发明一种“读脑机器”。研究发现,只要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将一些电极植入人的大脑中,科学家就可以通过电极反射回来的信息,通过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来监控别人的大脑思想。
任务:阿瑞达妮是盗梦团队中年纪最轻,但最具专业知识的成员。她的主要任务是为行动目标构筑梦境,然后由其队友深入梦境,完成既定的计划。阿瑞达妮好奇和无助的眼神令人产生无数猜想,科布似乎是她的精神导师,一步步让她融入到工作状态中。
迪利普劳饰
任务:在盗梦团队执行任务前,药剂师都会给每位成员喝下一定剂量的药物。因为目标人物的梦境层次越多,梦境空间就愈发不稳定,而药剂师的药物会帮助盗梦成员更加稳定地游走于目标人物的梦境,从而使任务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伪造者”亚米斯
汤姆哈迪饰
任务:亚米斯是整个团队中的善后工作处理者,相当于销毁作案证据的后勤组。当然,在这场犯罪中,亚米斯的作用非常关键,因为每当科布窃走了别人的意识后,他都要“伪造”另一些意识去填补,以避免引起对方的怀疑。
诺兰(右)与莱昂纳多、玛丽昂(中)出席《盗梦空间》首映
诺兰在《盗梦空间》中营造了一个结构复杂的梦境世界
艾伦-佩饰演“筑梦师”阿瑞达妮
梦境是世界翻转,能让人更真切地意识到自己其实生活在一个球体上
陀螺是科布区分现实和梦境的工具
科布与妻子在梦中相会
梦里梦外,很难分清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被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新片《盗梦空间》则在银幕上展示了一个结构复杂的梦境世界。或许每个看完《盗梦空间》的人走出影院,都会问自己:我在做梦吗?我在梦境的第几层?这部长达142分钟的作品已在欧美、东南亚以及中国港台等地公映,内地的首映日则是9月21日。众多欧美媒体评价,克里斯托弗诺兰这次创造的是一部“神作”。但它究竟神在哪儿?羊城晚报记者在香港看片后发现,其实大部分观众都很难真正读懂它。正如片中所呈现的四种梦境一样,人们对这部电影的理解也有四层———有些人只能停留在第一层,而高手则能潜入第二层、第三层乃至第四层。
让我们一层层地来读懂这部电影吧。这个过程或许有点“烧脑”,但这也正是观看“神作”和“脑残片”乐趣不同之所在。
【梦境第一层】 看起来很美很穿越
莱昂纳多扮演的科布是个盗梦者。为了实现与爱妻梅尔白头到老的心愿,他设计了一个只属于他们的梦境。梅尔沉溺于梦境,不愿意回到现实。而科布,除了惦记他们现实中的一对宝贝儿女,对只有他们两人的梦中城市也越来越厌倦。为此,他第一次尝试了“意识移植”,在梅尔的梦中移植了“这不是现实”的意识,说服梅尔跟他一起在梦中“卧轨”———在梦境中死亡,就能在现实中醒来。但是回到现实的梅尔始终以为自己仍在梦中,屡屡要求科布跟她一起“死”。在他们结婚纪念日那天,她从高楼上跳了下来。
影片中,科布屡屡回到自己建造的梦境世界,去跟已经死去的梅尔相会。而梦中的梅尔一直试图说服他留下来。因此,这部影片可以当成一部视觉特效出色的爱情穿越片。而那些视觉特效,譬如梦境中的城市翻转过来,天崩地裂,人在失重的状态下行走……这些在之前的很多科幻片中也都出现过,并不稀奇。更何况本片的终极盗梦任务听上去也很小儿科———一个大亨要求在另一个大亨的脑袋中植入“我要毁掉我父亲的事业”这样一个意识,来赢取商业成功。很多人因此质疑:“也只是一部外观精美的爆米花电影罢了。”
【梦境第二层】 多层梦境生存指南
作为诺兰的原创作品,《盗梦空间》展现了导演心中梦境世界的独特结构。这个结构很复杂,但诺兰运用娴熟的商业元素,展现得深入浅出。只要紧紧跟随剧情,并积极开动大脑,这个梦境世界其实并不难理解。
多层梦境的用处
在普通盗梦任务中,科布只设计两层梦境空间。被盗梦的目标或许会意识到自己在做梦,但当他们“醒来”后,很少会发现自己仍在梦境中,科布可以乘机窃取目标潜意识中的秘密。但科布的任务也曾遭遇失败,目标从梦中“醒来”后,发现地毯的材质跟自己家里的不一样,于是意识到自己在另一层梦境中。
如何从梦中醒来
在下层梦境的人如果要回到上一层,除了死去,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在上一层梦境中被“唤醒”。“唤醒”的方式是让做梦的人处于失重状态,譬如从高处坠下。但是,由于梦境越多层,意识越不稳定,因此要进入三层梦境,做梦者必须服用强烈的安眠药剂。而服用之后,假如在梦境中死去,将无法主动回到上一层梦境,而是坠入可怕的第四层梦境———一个混沌的没有时间也没有尽头的世界。从多种梦境中醒来的安全方式是,第三层梦境的守护者“唤醒”第四层梦境的人,使他们回到第三层梦境,之后,第二层梦境的人再“唤醒”第三层梦境的人……逐层唤醒,不能出错。
时间和团队问题
在诺兰的梦境世界中,每一层梦境的时间都不一样,比如你在现实中的五分钟,在第一层梦境是一小时,到第三层梦境则是十年,很有点“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的哲学意味。而从现实到梦境,每一层都必须留一个人看守睡着的人,并在恰当的时候把下层梦境中的人“唤醒”。科布的盗梦团队包括梦境的设计者 ———她有点像是一个城市建筑师,还有药剂师、伪造者,在各层梦境“放哨”的人,他们专门负责保护和“唤醒”目标。片中,药剂师留在第一层梦境“唤醒”其他人。他用的方式是将载满做梦者的车子开进河里。坠落过程只有短短几十秒,但第二层梦境和第三层梦境的时间概念不同,因此下层的人们有足够时间去完成任务。
梦中的意外情况
很多时候,梦境就像一个真实的场景,有很多“路人”甚至有威胁性的“敌人”。这些“路人”和“敌人”其实是目标潜意识的投射。盗梦团队必须安抚目标,使其潜意识的投射处于稳定状态。一旦失控,就会出现所有“路人”都发现盗梦者的状况,他们会群起而攻之,威胁盗梦者的安全。科布的前妻梅尔就是科布潜意识的投射,这个不稳定因素屡屡意外出现在盗梦任务中,成为“破坏者”。此外,上一层梦境发生的事会影响下一层梦境。比如在第二层梦境受伤的人,在第三层梦境中即使没有伤痕,也会越来越虚弱。又比如第一层梦境的药剂师使车子坠落时,第二层梦境的人便会处于失重状态,这也解释了片中出现大量失重打斗镜头的缘由。
【梦境第三层】 达人解读隐藏谜题
就像《黑客帝国》和《迷失》一样,真正的悬疑科幻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在诞生多年后仍有众多影迷痴迷于解读片中每一个细节所蕴含的更深层含义,而这些细节或许在片中只有短短几秒钟的展现。诺兰也在片中埋下了不少这样的“谜题”,而各领域的牛人们做出了他们的解读。根据这些数学、建筑学乃至哲学的专业影迷的观点,《盗梦空间》其实一点都不故弄玄虚,“甚至很少有比它更为严谨的剧本了”。
梦境的设计原理
片中,科布将年轻的学生阿瑞达妮培训成一名梦境设计师。在培训开始之前,阿瑞达妮画了三个迷宫,科布很轻松就解开了两个,但第三个迷宫是一个圆圈结构,科布被难倒了。这段情节在绝大多数观众看来是无意义且令人费解的,但在数学达人的眼中,这正是体现了诺兰不仅仅是一个电影导演的伟大之处,因为梦境设计师所能建造的世界是有限的,如果想把目标困住,就必须给他一种无限的错觉———迷宫总有出路,而圆圈却会让人不断打转,没有破绽。
世界为何能翻转
科布带阿瑞达妮到他的梦境中“实习”,他轻松地就将梦中的城市进行折叠和翻转———眼前的世界突然倾斜了90度,之后是180度,原本的道路最后成了“天空”……这段从影像来说十分精彩,让人难忘。但大多数观众只能为之惊叹,却不明白诺兰这样展现究竟有什么意图。建筑达人给出答案———对折后的城市实际上是一个球体,而假如将目标比喻为一个小虫子,只有在球体上行走,他才是永远都走不出去的。顺便说一声,诺兰也是一个建筑迷。
陀螺的哲学意义
片中,科布随身带着一只陀螺,那是他的“图腾”。剧情告诉我们,这个陀螺能保证他分清现实和梦境———假如他在梦境中,陀螺会永远旋转,而现实中陀螺最终会停下来。到片末,科布终于摆脱了他的“前妻”,回到家中,见到了思念已久的一对小儿女。但此时科布又转动了自己的陀螺———直到字幕出现,导演都没让这只陀螺停下来。诺兰用这个结局来加强片中隐含的哲学概念:人就是想法,如果想法被替换,这个人也不复存在了,但一个人的想法究竟是他自己的,还是被别人植入的,他可能永远不知道。没准,科布依然活在梦境的第N层。
【梦境第四层】
现实中的梦境研究
到了这一层,或许大家都想知道:电影离现实究竟有多远?人类能不能做到“意识植入”?甚至已经有不少影迷在讨论,如何“鉴别”自己此刻究竟存在于现实还是梦境。羊城晚报记者搜集了一些科学家近年的科研成果。答案是:人类已经做到了,而且没准比电影里的更牛,更恐怖。
瑞典:“灵魂换位”
瑞典医科大学卡罗琳斯卡学会的认知神经科学家在实验中成功做到,让实验者将人体模型或其他人的身体想象成为自己的身体。这就像“灵魂出窍”和 “灵魂换位”———让意识离开自己的身体,进入到另一个人体之中,当对方的身体被接触或伤害,实验者会产生相同的感觉。但是,这项实验无法愚弄实验者,让他们感觉自己是非人性化物体,比如椅子或大石块。
日本:“提取”梦境
日本ATR计算机神经科学实验室对人类脑神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新的突破,能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人们的思想或者梦境。专家们指出,这是世界上首次直接从大脑活动中获取图像信息,“通过此技术,记录并回放人们的梦境将变为可能”。
美国:“读脑机器”
美国科学家正试图发明一种“读脑机器”。研究发现,只要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将一些电极植入人的大脑中,科学家就可以通过电极反射回来的信息,通过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来监控别人的大脑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