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国有不结之缘:一个加拿大人的中国梦
我的名字叫Michael Conradi(麦克尔.康拉迪),是一名英语教师,来自加拿大。我在中国教学和生活已经有10年,已经走遍了中国大部分的省份,并且学会了说中国话。中国是我的第二个家乡,在这里我遇见了我的中国妻子,生了一个女儿──一个美丽的混血小天使。我教过的中国学生有一千多人了,我记得他们每个人……我和中国有着不结之缘,而这一切都起源于一个梦──
一
10年前1996年我27岁,刚刚从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毕业,我取得了两个学士学位,一个文学学位、一个教育学学位。我职业梦想是当一名优秀的教师,但是在加拿大BC省全职老师的工作不好找,尤其是对于一个刚刚毕业没有教学经验的年轻人。毕业3个月后我仍然没有找到全职的教学岗位,只好做点兼职的代课工作,其余的时间就在山上种树。加拿大是个森林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每年要砍倒很多树,同时也要载上很多树,种树的收入也不错,而且我身强力壮,干起来很轻松…….但是在内心里我依然盼望当一名真正的老师……我有一种壮志未酬的苦闷。
那时候我有一个女朋友,她是我大学的同学。她和我一样,都有着金色的头发和蓝色的眼睛,都是英国移民的后裔,都在温哥华出生在温哥华长大。她是个好心的女孩,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和她在一起的时候并不是感觉非常的开心。我俩相处了2年的时间,最后终于彼此说了分手。
分手的那天下午我去参加了一场冰球比赛。冰球是加拿大人为之疯狂的运动,我是我们业余球队里最出色的球员之一,可是那天那场比赛我们输了。
我一个人去酒吧喝了很多啤酒,然后背着睡袋背囊到市郊的山林下宿营。我选择了一处幽静的地方,安置好帐篷,钻进睡袋很快就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朦朦胧胧中我来到一座古老雄伟的城墙下,两扇庄严的红色大门徐徐打开,我抬脚迈进高高的门槛,发现自己来到了中国。眼前是一片青山碧海,一派欣欣向荣的春天的景象。正在我独自徜徉之际,一个黑眼睛黑头发的姑娘出现了,她灿烂地笑着,快活地对我说:“你终于来了,我一直在等你呢!”她的笑容是那样得美,美得像五月里盛开的花朵。这时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跑了过来,他们一个个都是亮晶晶的黑眼睛和黑头发,他们争先恐后地喊着我“老师!老师!”我站在他们面前,将身边的姑娘介绍给他们,我一张开口,嘴里说出来的竟然是和他们一样标准的汉语,我说:“你们好!这是我的太太…….”
梦醒来之后,我发现自己只身一人在温哥华郊区的宿营地,掀开帐篷的一角,看见天边熹微的晨光笼罩着远处的洛基山脉。我想到了我自己,一个加拿大人,一个白人,不会说一句中国话,从来没有离开过加拿大,从来未曾去过中国,也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去中国。中国,那是个遥远神秘的国度,我在书上、媒体上知道她的名字,但从未想过我和她会有什么联系。但是我却做了那样一个梦,那么美丽,那么神奇的一个么梦,梦里的一切又是那样的真实,那怎么可能只是一个梦呢?
二
我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典型的加拿大年轻人的生活:登山、种树、打冰球、代课、偶尔参加派对,听狂野的音乐,和朋友们喝啤酒谈天。这样过了一些日子,我不经意地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一个招聘广告,一家加拿大的海外国际学校正在招聘具有加拿大教师资格的老师。这家学校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大连枫叶国际学校,坐落在中国东北海滨城市大连。这是是一座刚刚建成的新学校。第一年开始招生并招聘老师。
我恍然记起我曾做过的那个梦。仿佛受着一种莫名力量的牵引,我拿着报纸到所说的地方前去应聘。我幸会了学校的创办人任先生。这是一位四十岁上下的加籍华人,说一口纯正的英语,他热情地接待了我。我向任先生介绍了自己的教育背景和职业规划,任先生认真地听着,不时地提出问题。很快地,我们的谈话变得流畅起来。任先生也向我讲述了他自己的故事──
五十年代中期任先生出生在中国河北的一个小山村,家里世代贫农。由于为人忠厚勤恳,18岁那年他被乡里举荐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英语。四年后他以优秀的成绩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河北省外贸局工作。那时候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任先生赶上了改革开放的第一个春潮,他不久就成立了自己的工厂和外贸公司。他的生意做到了香港,做到了美国、加拿大。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他的事业如日中天,已经是数家公司的董事长,他移民到了加拿大,加入到加拿大国籍,并担任了中加贸易协会会长的职务。财富的剧增和地位提升变并没有带给任先生预想的欢喜。他心里还有一个梦,这个梦还没有圆。
他想到自己由一个农村孩子转变到跨国富商,关键的一步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掌握了一门国际语言。一个中国人要走向世界舞台这是要走的第一步。中国发展,教育驱先。一个中国人富了没什么了不起,所有的中国人都富了才是真好。他想为中国做点事情,为社会做点事情。他看到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很多优点,但也有许多领域需要探索和改进,加拿大的高中教育有不少地方值得中国借鉴。他有这样一个梦想,将中西两种教育方式的结合起来,成立一个中西合璧的学校,使得这里的高中教育能和国际大学教育接轨。在这样一个梦想的感召下,他投资兴办了这个学校。这个学校取得了加拿大BC省教育部的授权批准,并取得了北美教育协会认证,将聘用加拿大教师和中国老师分别讲授加拿大高中课程和中国课程。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可以取得中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的高中毕业证,可以直接升入英语语言国家的大学就读……
任先生讲着这些话,他的沉着平静的声音里有一种特别的激情。也许是受到了任先生的梦想的感召,也许是受着自己的梦境的吸引,我毫不犹豫在工作合同上签了字。
我的家人和朋友对我的这个举动意见不一。
“天哪,你要到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去工作!”
“那里很穷,生活很不方便!”
“那里没有自由!很危险!”
“你要病了或受伤了可怎么办?”
……
可是我已经在打点行李,两个星期之后,我登上了温哥华飞往大连的国际航班。
三
走出大连的国际机场,放眼望去,我那是一个八月的晴朗的日子,阳光明媚,蓝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习习的海风迎面吹拂,我看见的是一个整洁漂亮的现代化的城市。
学校的位置是在金石滩,那是大连东部最新开发的一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从机场到金石滩开车有一个小时的路程。我坐在车里向外望着,我看见高耸的大厦,宽阔的道路,繁忙的车流,平整开阔的广场,美丽的海滨浴场还有平静的海水养殖村落……我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这一切,这里每一样东西都是那样的新奇,我心里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和喜悦,天哪,我已经在中国,这一切都像是在梦中,可是这明明不是梦。
人人看见我都友好地笑着,从他们好奇的目光里我看见了自己是一个“外国人”,自己和中国人长得不一样,他们这种好奇而又友好的目光一开始让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不过我很快就习惯了。我知道人人都很欢迎我这个外国人,这个金发碧眼、高大英俊的白人小伙子。
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一个全职的高中老师,在中国大连金石滩。这是一个新学校,美丽的校园,美丽的教学楼和宿舍楼,一切设备都齐备,可是我们只有 12名学生,3名加方老师和5名中方老师。因为是新型的教育模式,敢于把孩子送来就读的家长并不多。不过任先生说哪怕就只有一个学生,也要正常开课,学校也要办下去。
我所教的课程是英语文学,教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向他们介绍拜伦的诗歌、莎士比亚的戏剧、还有希腊故事、圣经故事。我感到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教课,我同时在搭桥,搭建一座跨越中西文化的大桥。在中国的每一天我都深切感受到自己不仅仅是个老师,同时还是一个学生。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像一本打开的书,每天我都在从中吸取着新的知识和养分。
面对着我的学生,每天我都在感叹着:中国的孩子真可爱!他们漆黑的眼睛里闪着特别的灵光,黑头发的脑袋里有着无比的智慧。他们温顺和平,自动地尊重并服从着自己的老师。孔子的尊师重教的思想几千年来在中国人身上延承着。他们会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让我深深感动。这种尊重在北美的高中学校里我感受不到。北美有很多叛逆的学生,他们不懂得尊重别人,非常难以管教。在北美校园的老师们所头疼的问题,如学生吸毒、怀孕、枪支暴力等问题,在中国的校园里几乎没有。中国学生还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他们会说:“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话在北美也听不到,北美的孩子们只会说“我要为自己。” 他们不管干什么首先为的是自己。
有一次在我的英语课上,讲课的内容涉及到一些中国地理知识,我一时兴起,在黑板上随手画了一个中国地图,画完之后,我转过身,要继续讲授,但是却讲不出来。我发现我的学生们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我和我画的中国地图,我于是再转过身来看看自己画的地图,又看看学生,问道:“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有一个男生站起来指着那个地图说:“老师,您漏掉了一个岛──台湾岛。”
我一下子意识到,我竟然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犯这样一个错误,是疏忽吧,是无知吧,是草率吧,我压根从来也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我对政治没有很多的研究,对中国的历史也没有很深的了解,我想,很多西方人也像我一样,当我们开口说话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我们所说的是什么。
12双黑眼睛静静地严肃地看着我,我的心震撼了,我转身在我画的中国地图──那个雄鸡的腹部下添上了那个岛,并且真诚地说了句“对不起。”
四
在枫叶学校里,加方老师和中方老师在一个教师办公室里备课。那天我们的办公室里进来了一个年轻的中国女孩,她是新来的中国语文老师。她在我对面那张空的办公桌上坐了下来。
我抬头看着她,她长着漆黑明亮的眼睛,乌黑光亮的长发,巧克力般光滑细腻的皮肤,还有纤巧修长的身材,我觉得眼前这个女孩长得很美,又觉得很眼熟,好像以前在哪里见过似的,一时想不起来,这时她也抬头看着我,两人目光相遇,都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矜持了两秒钟,两个人几乎同时向对方问好。
“HELLO!”她说。
“你好!”我说。
这是我唯一会说的唯一一句中国话。话刚出口,两个人又都笑了,这样不约而同地用对方的语言彼此问候,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消失了。“你会说中文呀!”她惊喜地看着我,乌黑眼睛里放着光彩。她说的是中文,我听不懂,但我听到她的声音清脆悦耳,我感觉自己的脸红了,只好用英语说:“很不好意思,我只会说‘你好 ’,我希望自己能学会说更多的中国话。”然而她却听懂了我的话,她用英语和我聊了起来,她的英语说得不算流畅,但是已经很不错。她一边说一边想的样子很可爱。
她说:“我可以教你学汉语,你能教我学英语吗?我希望我的英语能说的更好。”
我说,这真是个好主意。
她告诉我她叫文小雅,在中文里就是很文雅的意思。“可是我没有英文名字,你给我起个英文名字吧。”她说。我想了一下说:“就叫Grace吧,因为在英文里这正是优美文雅的意思,而且你真的的很美。”
从那一天开始,小雅和我的英语汉语互教互学的课程就开始了。起初我们定好每周两天下班后一起上课,可是渐渐地就变成三天、四天、五天、六天,后来我们每天下班都在一起了,渐渐地我们彼此谁也离不开谁。每次上课都像一次约会,我的汉语和她的英语都长进得飞快。等我的中文好到能用中文唱歌,我学会的第一首中文歌是“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就把这首歌常给小雅听。小雅成了我的女朋友。我在中国的日子从此更多了一份甜蜜和温暖。
小雅教我更多地了解了中国和中国文化。她多才多艺,会弹一手很好的古筝。看着她纤细灵巧的手指拨弄着琴弦,奏出那清雅悠扬的乐音,我有一种如临梦境的感觉。小雅是我所见过的最美的女孩子,她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表,更有着一颗美丽的心。她深深地吸引着我,永远地陪伴在她身边是我的愿望。
小雅来自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她是家里的独生女,她的父母一开始不同意她和我在一起。他们担心一个外国人不可靠,可能随时就会把他们的女儿抛弃。他们还担心,小雅会和我离开中国去加拿大,留下两个老人无依无靠。我和小雅商量,我们不离开中国,就在中国生活,两个老人才渐渐地打消顾虑。
两年之后,我们在中国结婚了。我们的同事,我们的学生,小雅的亲人朋友都来参加我们的婚礼,我在加拿大的父母也专程从温哥华飞了过来。她们非常喜爱小雅这个儿媳妇。我们的婚礼中西合璧。既有中国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也有加拿大式的宣读圣经,交换誓言和戒指。从此中国真正成了我的家。
五
一年之后我们的女儿出生了,小雅给她取了个中文名字叫“中佳(加的谐音)”。这个混血小天使长着雪白的皮肤,大大的黑眼睛,还有浓密的黑头发。每个人见到她都夸:“天哪,她真美!”
她在加拿大的爷爷奶奶听到她出生的消息感动得都哭了,他们从加拿大给自己的小孙女寄来很多礼物。有各种各样小孩的衣服,还有数不清的玩具。小雅和我看着这些寄来的礼物,忍不住地相视而笑。因为大部分的礼物上都标注着“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是呀,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如此的发达,在美国和加拿大,标着“MADE IN CHINA”的商品处处都是,人们可能从来没有到过中国,可是他们却天天在用着中国制造的东西,他们家里用的冰箱可能是海尔的,电视可能是长虹的,他们身上穿的衣服,脚上穿的鞋可能都是中国制造的。MADE IN CHINA是外国人最司空见惯的一句话。
等假期到了,我和小雅带着中佳回加拿大探亲。加拿大的亲人和朋友看见中佳都笑了,他们说:“MADE每IN- CHINA! VERY BEAUTIFUL!(中-国-制-造!非常美!)”
中佳现在已经6岁了,她和中国的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她会说汉语,也会说英语。每年暑假我和小雅带着她回加拿大度假,看望爷爷奶奶。但是在加拿大过不了几天,她就嚷着要回家。她的爷爷奶奶说:“中佳,这是你的家呀。”中佳会说:“我的家在中国。”在她的心中,中国才是她真正的家。
一
10年前1996年我27岁,刚刚从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毕业,我取得了两个学士学位,一个文学学位、一个教育学学位。我职业梦想是当一名优秀的教师,但是在加拿大BC省全职老师的工作不好找,尤其是对于一个刚刚毕业没有教学经验的年轻人。毕业3个月后我仍然没有找到全职的教学岗位,只好做点兼职的代课工作,其余的时间就在山上种树。加拿大是个森林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每年要砍倒很多树,同时也要载上很多树,种树的收入也不错,而且我身强力壮,干起来很轻松…….但是在内心里我依然盼望当一名真正的老师……我有一种壮志未酬的苦闷。
那时候我有一个女朋友,她是我大学的同学。她和我一样,都有着金色的头发和蓝色的眼睛,都是英国移民的后裔,都在温哥华出生在温哥华长大。她是个好心的女孩,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和她在一起的时候并不是感觉非常的开心。我俩相处了2年的时间,最后终于彼此说了分手。
分手的那天下午我去参加了一场冰球比赛。冰球是加拿大人为之疯狂的运动,我是我们业余球队里最出色的球员之一,可是那天那场比赛我们输了。
我一个人去酒吧喝了很多啤酒,然后背着睡袋背囊到市郊的山林下宿营。我选择了一处幽静的地方,安置好帐篷,钻进睡袋很快就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朦朦胧胧中我来到一座古老雄伟的城墙下,两扇庄严的红色大门徐徐打开,我抬脚迈进高高的门槛,发现自己来到了中国。眼前是一片青山碧海,一派欣欣向荣的春天的景象。正在我独自徜徉之际,一个黑眼睛黑头发的姑娘出现了,她灿烂地笑着,快活地对我说:“你终于来了,我一直在等你呢!”她的笑容是那样得美,美得像五月里盛开的花朵。这时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跑了过来,他们一个个都是亮晶晶的黑眼睛和黑头发,他们争先恐后地喊着我“老师!老师!”我站在他们面前,将身边的姑娘介绍给他们,我一张开口,嘴里说出来的竟然是和他们一样标准的汉语,我说:“你们好!这是我的太太…….”
梦醒来之后,我发现自己只身一人在温哥华郊区的宿营地,掀开帐篷的一角,看见天边熹微的晨光笼罩着远处的洛基山脉。我想到了我自己,一个加拿大人,一个白人,不会说一句中国话,从来没有离开过加拿大,从来未曾去过中国,也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去中国。中国,那是个遥远神秘的国度,我在书上、媒体上知道她的名字,但从未想过我和她会有什么联系。但是我却做了那样一个梦,那么美丽,那么神奇的一个么梦,梦里的一切又是那样的真实,那怎么可能只是一个梦呢?
二
我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典型的加拿大年轻人的生活:登山、种树、打冰球、代课、偶尔参加派对,听狂野的音乐,和朋友们喝啤酒谈天。这样过了一些日子,我不经意地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一个招聘广告,一家加拿大的海外国际学校正在招聘具有加拿大教师资格的老师。这家学校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大连枫叶国际学校,坐落在中国东北海滨城市大连。这是是一座刚刚建成的新学校。第一年开始招生并招聘老师。
我恍然记起我曾做过的那个梦。仿佛受着一种莫名力量的牵引,我拿着报纸到所说的地方前去应聘。我幸会了学校的创办人任先生。这是一位四十岁上下的加籍华人,说一口纯正的英语,他热情地接待了我。我向任先生介绍了自己的教育背景和职业规划,任先生认真地听着,不时地提出问题。很快地,我们的谈话变得流畅起来。任先生也向我讲述了他自己的故事──
五十年代中期任先生出生在中国河北的一个小山村,家里世代贫农。由于为人忠厚勤恳,18岁那年他被乡里举荐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英语。四年后他以优秀的成绩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河北省外贸局工作。那时候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任先生赶上了改革开放的第一个春潮,他不久就成立了自己的工厂和外贸公司。他的生意做到了香港,做到了美国、加拿大。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他的事业如日中天,已经是数家公司的董事长,他移民到了加拿大,加入到加拿大国籍,并担任了中加贸易协会会长的职务。财富的剧增和地位提升变并没有带给任先生预想的欢喜。他心里还有一个梦,这个梦还没有圆。
他想到自己由一个农村孩子转变到跨国富商,关键的一步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掌握了一门国际语言。一个中国人要走向世界舞台这是要走的第一步。中国发展,教育驱先。一个中国人富了没什么了不起,所有的中国人都富了才是真好。他想为中国做点事情,为社会做点事情。他看到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很多优点,但也有许多领域需要探索和改进,加拿大的高中教育有不少地方值得中国借鉴。他有这样一个梦想,将中西两种教育方式的结合起来,成立一个中西合璧的学校,使得这里的高中教育能和国际大学教育接轨。在这样一个梦想的感召下,他投资兴办了这个学校。这个学校取得了加拿大BC省教育部的授权批准,并取得了北美教育协会认证,将聘用加拿大教师和中国老师分别讲授加拿大高中课程和中国课程。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可以取得中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的高中毕业证,可以直接升入英语语言国家的大学就读……
任先生讲着这些话,他的沉着平静的声音里有一种特别的激情。也许是受到了任先生的梦想的感召,也许是受着自己的梦境的吸引,我毫不犹豫在工作合同上签了字。
我的家人和朋友对我的这个举动意见不一。
“天哪,你要到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去工作!”
“那里很穷,生活很不方便!”
“那里没有自由!很危险!”
“你要病了或受伤了可怎么办?”
……
可是我已经在打点行李,两个星期之后,我登上了温哥华飞往大连的国际航班。
三
走出大连的国际机场,放眼望去,我那是一个八月的晴朗的日子,阳光明媚,蓝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习习的海风迎面吹拂,我看见的是一个整洁漂亮的现代化的城市。
学校的位置是在金石滩,那是大连东部最新开发的一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从机场到金石滩开车有一个小时的路程。我坐在车里向外望着,我看见高耸的大厦,宽阔的道路,繁忙的车流,平整开阔的广场,美丽的海滨浴场还有平静的海水养殖村落……我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这一切,这里每一样东西都是那样的新奇,我心里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和喜悦,天哪,我已经在中国,这一切都像是在梦中,可是这明明不是梦。
人人看见我都友好地笑着,从他们好奇的目光里我看见了自己是一个“外国人”,自己和中国人长得不一样,他们这种好奇而又友好的目光一开始让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不过我很快就习惯了。我知道人人都很欢迎我这个外国人,这个金发碧眼、高大英俊的白人小伙子。
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一个全职的高中老师,在中国大连金石滩。这是一个新学校,美丽的校园,美丽的教学楼和宿舍楼,一切设备都齐备,可是我们只有 12名学生,3名加方老师和5名中方老师。因为是新型的教育模式,敢于把孩子送来就读的家长并不多。不过任先生说哪怕就只有一个学生,也要正常开课,学校也要办下去。
我所教的课程是英语文学,教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向他们介绍拜伦的诗歌、莎士比亚的戏剧、还有希腊故事、圣经故事。我感到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教课,我同时在搭桥,搭建一座跨越中西文化的大桥。在中国的每一天我都深切感受到自己不仅仅是个老师,同时还是一个学生。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像一本打开的书,每天我都在从中吸取着新的知识和养分。
面对着我的学生,每天我都在感叹着:中国的孩子真可爱!他们漆黑的眼睛里闪着特别的灵光,黑头发的脑袋里有着无比的智慧。他们温顺和平,自动地尊重并服从着自己的老师。孔子的尊师重教的思想几千年来在中国人身上延承着。他们会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让我深深感动。这种尊重在北美的高中学校里我感受不到。北美有很多叛逆的学生,他们不懂得尊重别人,非常难以管教。在北美校园的老师们所头疼的问题,如学生吸毒、怀孕、枪支暴力等问题,在中国的校园里几乎没有。中国学生还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他们会说:“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话在北美也听不到,北美的孩子们只会说“我要为自己。” 他们不管干什么首先为的是自己。
有一次在我的英语课上,讲课的内容涉及到一些中国地理知识,我一时兴起,在黑板上随手画了一个中国地图,画完之后,我转过身,要继续讲授,但是却讲不出来。我发现我的学生们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我和我画的中国地图,我于是再转过身来看看自己画的地图,又看看学生,问道:“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有一个男生站起来指着那个地图说:“老师,您漏掉了一个岛──台湾岛。”
我一下子意识到,我竟然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犯这样一个错误,是疏忽吧,是无知吧,是草率吧,我压根从来也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我对政治没有很多的研究,对中国的历史也没有很深的了解,我想,很多西方人也像我一样,当我们开口说话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我们所说的是什么。
12双黑眼睛静静地严肃地看着我,我的心震撼了,我转身在我画的中国地图──那个雄鸡的腹部下添上了那个岛,并且真诚地说了句“对不起。”
四
在枫叶学校里,加方老师和中方老师在一个教师办公室里备课。那天我们的办公室里进来了一个年轻的中国女孩,她是新来的中国语文老师。她在我对面那张空的办公桌上坐了下来。
我抬头看着她,她长着漆黑明亮的眼睛,乌黑光亮的长发,巧克力般光滑细腻的皮肤,还有纤巧修长的身材,我觉得眼前这个女孩长得很美,又觉得很眼熟,好像以前在哪里见过似的,一时想不起来,这时她也抬头看着我,两人目光相遇,都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矜持了两秒钟,两个人几乎同时向对方问好。
“HELLO!”她说。
“你好!”我说。
这是我唯一会说的唯一一句中国话。话刚出口,两个人又都笑了,这样不约而同地用对方的语言彼此问候,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消失了。“你会说中文呀!”她惊喜地看着我,乌黑眼睛里放着光彩。她说的是中文,我听不懂,但我听到她的声音清脆悦耳,我感觉自己的脸红了,只好用英语说:“很不好意思,我只会说‘你好 ’,我希望自己能学会说更多的中国话。”然而她却听懂了我的话,她用英语和我聊了起来,她的英语说得不算流畅,但是已经很不错。她一边说一边想的样子很可爱。
她说:“我可以教你学汉语,你能教我学英语吗?我希望我的英语能说的更好。”
我说,这真是个好主意。
她告诉我她叫文小雅,在中文里就是很文雅的意思。“可是我没有英文名字,你给我起个英文名字吧。”她说。我想了一下说:“就叫Grace吧,因为在英文里这正是优美文雅的意思,而且你真的的很美。”
从那一天开始,小雅和我的英语汉语互教互学的课程就开始了。起初我们定好每周两天下班后一起上课,可是渐渐地就变成三天、四天、五天、六天,后来我们每天下班都在一起了,渐渐地我们彼此谁也离不开谁。每次上课都像一次约会,我的汉语和她的英语都长进得飞快。等我的中文好到能用中文唱歌,我学会的第一首中文歌是“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就把这首歌常给小雅听。小雅成了我的女朋友。我在中国的日子从此更多了一份甜蜜和温暖。
小雅教我更多地了解了中国和中国文化。她多才多艺,会弹一手很好的古筝。看着她纤细灵巧的手指拨弄着琴弦,奏出那清雅悠扬的乐音,我有一种如临梦境的感觉。小雅是我所见过的最美的女孩子,她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表,更有着一颗美丽的心。她深深地吸引着我,永远地陪伴在她身边是我的愿望。
小雅来自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她是家里的独生女,她的父母一开始不同意她和我在一起。他们担心一个外国人不可靠,可能随时就会把他们的女儿抛弃。他们还担心,小雅会和我离开中国去加拿大,留下两个老人无依无靠。我和小雅商量,我们不离开中国,就在中国生活,两个老人才渐渐地打消顾虑。
两年之后,我们在中国结婚了。我们的同事,我们的学生,小雅的亲人朋友都来参加我们的婚礼,我在加拿大的父母也专程从温哥华飞了过来。她们非常喜爱小雅这个儿媳妇。我们的婚礼中西合璧。既有中国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也有加拿大式的宣读圣经,交换誓言和戒指。从此中国真正成了我的家。
五
一年之后我们的女儿出生了,小雅给她取了个中文名字叫“中佳(加的谐音)”。这个混血小天使长着雪白的皮肤,大大的黑眼睛,还有浓密的黑头发。每个人见到她都夸:“天哪,她真美!”
她在加拿大的爷爷奶奶听到她出生的消息感动得都哭了,他们从加拿大给自己的小孙女寄来很多礼物。有各种各样小孩的衣服,还有数不清的玩具。小雅和我看着这些寄来的礼物,忍不住地相视而笑。因为大部分的礼物上都标注着“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是呀,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如此的发达,在美国和加拿大,标着“MADE IN CHINA”的商品处处都是,人们可能从来没有到过中国,可是他们却天天在用着中国制造的东西,他们家里用的冰箱可能是海尔的,电视可能是长虹的,他们身上穿的衣服,脚上穿的鞋可能都是中国制造的。MADE IN CHINA是外国人最司空见惯的一句话。
等假期到了,我和小雅带着中佳回加拿大探亲。加拿大的亲人和朋友看见中佳都笑了,他们说:“MADE每IN- CHINA! VERY BEAUTIFUL!(中-国-制-造!非常美!)”
中佳现在已经6岁了,她和中国的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她会说汉语,也会说英语。每年暑假我和小雅带着她回加拿大度假,看望爷爷奶奶。但是在加拿大过不了几天,她就嚷着要回家。她的爷爷奶奶说:“中佳,这是你的家呀。”中佳会说:“我的家在中国。”在她的心中,中国才是她真正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