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词汇中“阿凡达”的真实身世和宗教社会含义
随着电影的热映,“阿凡达”一词的大致意思逐渐广为人知。如果细究这个梵语词汇的身世和含义,您会发现,它联系着印度文化中最精深的宗教观念,最迷人的神话传说。而且,电影采用“阿凡达”做片名自有道理,并非拿一个神秘高深的词汇来吓唬观众。
近来,梵语“阿凡达”一词,随着同名电影的热映,引起了印度人的热议:这部电影与印度、印度教有什么联系?表面上看,电影《阿凡达》除了片名取自梵语之外,情节内容与印度没有任何关联,可谓名不副实;但深究“阿凡达”一词在印度文化中的特定意义,我们会发现,电影《阿凡达》并非“徒有虚名”,甚至可以说,在很多方面它是名副其实的。
-在史诗时代的《薄伽梵歌》中,保存了印度文献中有关“阿凡达”理论的最早的阐述
梵语“阿凡达”(avatar),是由前缀“ava”和词根“tar”组成,“tar”的意思是“横越”、“穿过”,“ava”意为“向下” 或“离开 ”(此处到彼处),网上有关“阿凡达”一词的汉语解释多为“化身”,但准确地说,这个词的意思是从天国到地上、从神到人的“下凡”,它本来是印度教毗湿奴教派特有的宗教概念,后来被湿婆教派以及佛教等印度其他教派所吸收,具有了较为宽泛的“化身”的意义。在电影中,虽然是通过基因合成等“科学” 手段使杰克变成了阿凡达,但从“文明人”到“土著人”,也不失“下凡”的基本意义。
在印度最为古老的吠陀文献包括奥义书中,阿凡达一词并没有出现,说明它不属于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的概念。阿凡达是随着印度教的出现而在史诗时代(约产生于公元前四百年至公元四百年间)出现并得到广泛传播的。印度教圣典《薄伽梵歌》便产生于史诗时代,虽然其中没有出现“阿凡达”这个词,但在《薄伽梵歌》中,克利希纳(即黑天)系统地宣讲了他与毗湿奴大神之间的关系,这可以说是印度文献中有关“下凡”理论的最早的阐述。
印度教有三大神,虽说他们是三位一体,但也是各司其职。一是大梵天,是世界的创造者;一是毗湿奴,是世界的维持者;一是湿婆,是世界的毁灭者。吠陀后期,大梵天的地位至高无上,但从史诗时代开始,大梵天与印度人日常的宗教生活有点儿脱离,基本上变成了宗教哲学意义上的本体。与印度人宗教生活更多发生联系的是毗湿奴和湿婆,这里主要谈论与阿凡达相关的毗湿奴大神。
-大约在公元六世纪,在印度教中,阿凡达一词基本上专指毗湿奴的十次下凡
在印度教思想观念中,毗湿奴大神常常与救世主结合在一起,主要是拯救人类于危难之中,同时对以魔鬼或暴君为代表的邪恶势力进行惩治。毗湿奴大神的“救世”,主要通过下凡来完成。大约在公元六世纪,在印度教中,阿凡达一词基本上专指毗湿奴的十次下凡:
一,化身为鱼,解救人类始祖摩奴;二,在搅乳海的故事中,化身为巨龟和美女,帮助天神战胜阿修罗(魔鬼),获得不死的甘露;三,化身为野猪,战胜金眼恶魔,拯救大地女神;四,化身为人狮,战胜魔王、暴君希兰亚迦希布;五,化身为侏儒,也叫三步神,向魔王巴利王求三步地方,结果三步跨越天、地、空三界,战胜魔王巴利;六,化身为持斧罗摩,从刹帝利的专制中解救婆罗门;七,化身为罗摩,大史诗《罗摩衍那》讲述的便是罗摩的故事;八,在大史诗《摩呵婆罗多》的故事中,化身为克利希纳;九,化身为佛陀;十,将在世界末日化身为迦尔基解救人类。这是传统的十种化身,《薄伽梵往世书》也讲述了毗湿奴的22 种化身,其他传说中毗湿奴有更多甚至是无数的化身。
在毗湿奴的所有化身中,最为重要的是克利希纳(史诗《摩呵婆罗多》的主角)和罗摩(史诗《罗摩衍那》的主角)。两大史诗常常被誉为印度教文化的一双巨足,千百年来对印度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无法估量的深刻影响。
在电影中,阿凡达虽然不是大神,但他所扮演的也是一个“救世”的角色,拯救潘多拉星球上的土著人于危难之中,同时对外来的邪恶势力进行惩治——只不过是代表着“文明”的人类在此不幸地沦为了邪恶的势力。
电影中黑蓝相间肤色的阿凡达,与毗湿奴大神的形象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从情节内容上看,电影《阿凡达》表现的是土著人与侵略者、自然与文明或说是异质文化差异之间的冲突,观众很容易将这种冲突看成是欧洲人对美洲等地的入侵,但白种人与土著人之间的这种冲突并不单纯是世界近现代历史中的现象,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雅利安人对印度的入侵,以及雅利安人与印度达罗毗荼土著人的冲突,也可能是电影《阿凡达》情节构思的重要启迪,从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诞生与发展上,我们可以看出毗湿奴大神与阿凡达之间存在着若隐若现的联系。
在吠陀时代,毗湿奴就出现了,但作为印度达罗毗荼土著人信奉的神,他当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神。达罗毗荼人身材矮小、黑皮肤、扁鼻子,这与入侵印度的身材魁梧、白皮肤、高鼻梁的雅利安人正好形成了对比。在吠陀时代,婆罗门教信奉的主神是战神因陀罗,而到了史诗时代,因陀罗虽依然是一个重要的神,但地位已下降了很多,取而代之的印度教的三大神尤其是毗湿奴大神。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学者们多认为这是为了弱化雅利安人对印度土著达罗毗荼人的残酷征服,所以,印度教这时期信奉的神不再是白皮肤的因陀罗,而是黑皮肤的毗湿奴。
在《摩呵婆罗多》中,故事的主角是克利希纳(毗湿奴的化身),这个名字本身的意思便是“黑色”,所以,克利希纳也被译作黑天,他像毗湿奴大神一样,也是土著人出身,原本是一个土著国王,是因陀罗的对手,反对雅利安人对印度的入侵。《罗摩衍那》的罗摩,最早在《梨俱吠陀》中出现时,也是一个土著人国王,被认为是皮肤黝黑的阿修罗(魔),但在史诗《罗摩衍那》中,罗摩却变成毗湿奴大神的化身,是印度教道德理想的完美象征。在印度教寺庙雕塑或绘画中,罗摩的肤色常常被刻画成蓝色(黑的极致)。查阅最近有关“阿凡达”的网页,我们会发现,印度人也在讨论,电影中黑蓝相间肤色的阿凡达与毗湿奴大神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印度两大史诗对人性、善恶、正义与非正义的探讨,远比电影《阿凡达》复杂、深刻
我们还可以找出很多的巧合。比如,在吠陀时代的传说中,毗湿奴使用的最重要的武器是弓箭,就像电影中的纳威人一样。再比如,阿凡达扁鼻子的造型是否与达罗毗荼人相关。再比如,电影中纳威人骑坐的飞翔的龙鸟,尤其是阿凡达骑的那只金色的龙鸟,印度人也不无好奇地将之与毗湿奴的坐骑金翅鸟相比较。打个比方说,金翅鸟类似于我们所谓的“鲲鹏”或“神雕”,在印度神话传说中,金翅鸟与“蛇”(龙)本是天生的冤家对头,但毗湿奴大神的坐骑除了金翅鸟之外,还有一个便是“蛇”(象征无限,也叫无限蛇),阿凡达的坐骑恰好是金翅鸟与龙蛇的混合。
从故事的背景上说,叙述毗湿奴两个最重要化身的印度两大史诗都侧重于森林的描写,都有“森林篇”,森林是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尤其是《罗摩衍那》大部分场景都设置在森林之中,史诗对瑰丽的森林景色的描绘一向为评论家们极力称道。万物有灵的观念在史诗中表现得极其明显,有关树灵、树神的传说也是屡见不鲜的。再者,在罗摩与十首魔王罗波那的战斗中,罗摩最重要的盟军便是猴王哈奴曼及其率领的猴国大军,虽然哈奴曼像我国的孙悟空一样具有更高的人性,但却像电影中的阿凡达一样长着长长的尾巴,属于猴类土著人。
笔者认为,电影《阿凡达》借助于土著人与外来入侵者之间的冲突,也试图表现复杂的、深层次的问题,这便是与正义问题相关的生存问题,虽然电影并非单纯地告诉大家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但影片在深层次的价值思考方面却有点儿苍白无力。如果读者熟悉印度两大史诗,当会明白,它们对人性、对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探讨远比电影《阿凡达》复杂、深刻得多。
近来,梵语“阿凡达”一词,随着同名电影的热映,引起了印度人的热议:这部电影与印度、印度教有什么联系?表面上看,电影《阿凡达》除了片名取自梵语之外,情节内容与印度没有任何关联,可谓名不副实;但深究“阿凡达”一词在印度文化中的特定意义,我们会发现,电影《阿凡达》并非“徒有虚名”,甚至可以说,在很多方面它是名副其实的。
-在史诗时代的《薄伽梵歌》中,保存了印度文献中有关“阿凡达”理论的最早的阐述
梵语“阿凡达”(avatar),是由前缀“ava”和词根“tar”组成,“tar”的意思是“横越”、“穿过”,“ava”意为“向下” 或“离开 ”(此处到彼处),网上有关“阿凡达”一词的汉语解释多为“化身”,但准确地说,这个词的意思是从天国到地上、从神到人的“下凡”,它本来是印度教毗湿奴教派特有的宗教概念,后来被湿婆教派以及佛教等印度其他教派所吸收,具有了较为宽泛的“化身”的意义。在电影中,虽然是通过基因合成等“科学” 手段使杰克变成了阿凡达,但从“文明人”到“土著人”,也不失“下凡”的基本意义。
在印度最为古老的吠陀文献包括奥义书中,阿凡达一词并没有出现,说明它不属于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的概念。阿凡达是随着印度教的出现而在史诗时代(约产生于公元前四百年至公元四百年间)出现并得到广泛传播的。印度教圣典《薄伽梵歌》便产生于史诗时代,虽然其中没有出现“阿凡达”这个词,但在《薄伽梵歌》中,克利希纳(即黑天)系统地宣讲了他与毗湿奴大神之间的关系,这可以说是印度文献中有关“下凡”理论的最早的阐述。
印度教有三大神,虽说他们是三位一体,但也是各司其职。一是大梵天,是世界的创造者;一是毗湿奴,是世界的维持者;一是湿婆,是世界的毁灭者。吠陀后期,大梵天的地位至高无上,但从史诗时代开始,大梵天与印度人日常的宗教生活有点儿脱离,基本上变成了宗教哲学意义上的本体。与印度人宗教生活更多发生联系的是毗湿奴和湿婆,这里主要谈论与阿凡达相关的毗湿奴大神。
-大约在公元六世纪,在印度教中,阿凡达一词基本上专指毗湿奴的十次下凡
在印度教思想观念中,毗湿奴大神常常与救世主结合在一起,主要是拯救人类于危难之中,同时对以魔鬼或暴君为代表的邪恶势力进行惩治。毗湿奴大神的“救世”,主要通过下凡来完成。大约在公元六世纪,在印度教中,阿凡达一词基本上专指毗湿奴的十次下凡:
一,化身为鱼,解救人类始祖摩奴;二,在搅乳海的故事中,化身为巨龟和美女,帮助天神战胜阿修罗(魔鬼),获得不死的甘露;三,化身为野猪,战胜金眼恶魔,拯救大地女神;四,化身为人狮,战胜魔王、暴君希兰亚迦希布;五,化身为侏儒,也叫三步神,向魔王巴利王求三步地方,结果三步跨越天、地、空三界,战胜魔王巴利;六,化身为持斧罗摩,从刹帝利的专制中解救婆罗门;七,化身为罗摩,大史诗《罗摩衍那》讲述的便是罗摩的故事;八,在大史诗《摩呵婆罗多》的故事中,化身为克利希纳;九,化身为佛陀;十,将在世界末日化身为迦尔基解救人类。这是传统的十种化身,《薄伽梵往世书》也讲述了毗湿奴的22 种化身,其他传说中毗湿奴有更多甚至是无数的化身。
在毗湿奴的所有化身中,最为重要的是克利希纳(史诗《摩呵婆罗多》的主角)和罗摩(史诗《罗摩衍那》的主角)。两大史诗常常被誉为印度教文化的一双巨足,千百年来对印度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无法估量的深刻影响。
在电影中,阿凡达虽然不是大神,但他所扮演的也是一个“救世”的角色,拯救潘多拉星球上的土著人于危难之中,同时对外来的邪恶势力进行惩治——只不过是代表着“文明”的人类在此不幸地沦为了邪恶的势力。
电影中黑蓝相间肤色的阿凡达,与毗湿奴大神的形象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从情节内容上看,电影《阿凡达》表现的是土著人与侵略者、自然与文明或说是异质文化差异之间的冲突,观众很容易将这种冲突看成是欧洲人对美洲等地的入侵,但白种人与土著人之间的这种冲突并不单纯是世界近现代历史中的现象,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雅利安人对印度的入侵,以及雅利安人与印度达罗毗荼土著人的冲突,也可能是电影《阿凡达》情节构思的重要启迪,从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诞生与发展上,我们可以看出毗湿奴大神与阿凡达之间存在着若隐若现的联系。
在吠陀时代,毗湿奴就出现了,但作为印度达罗毗荼土著人信奉的神,他当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神。达罗毗荼人身材矮小、黑皮肤、扁鼻子,这与入侵印度的身材魁梧、白皮肤、高鼻梁的雅利安人正好形成了对比。在吠陀时代,婆罗门教信奉的主神是战神因陀罗,而到了史诗时代,因陀罗虽依然是一个重要的神,但地位已下降了很多,取而代之的印度教的三大神尤其是毗湿奴大神。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学者们多认为这是为了弱化雅利安人对印度土著达罗毗荼人的残酷征服,所以,印度教这时期信奉的神不再是白皮肤的因陀罗,而是黑皮肤的毗湿奴。
在《摩呵婆罗多》中,故事的主角是克利希纳(毗湿奴的化身),这个名字本身的意思便是“黑色”,所以,克利希纳也被译作黑天,他像毗湿奴大神一样,也是土著人出身,原本是一个土著国王,是因陀罗的对手,反对雅利安人对印度的入侵。《罗摩衍那》的罗摩,最早在《梨俱吠陀》中出现时,也是一个土著人国王,被认为是皮肤黝黑的阿修罗(魔),但在史诗《罗摩衍那》中,罗摩却变成毗湿奴大神的化身,是印度教道德理想的完美象征。在印度教寺庙雕塑或绘画中,罗摩的肤色常常被刻画成蓝色(黑的极致)。查阅最近有关“阿凡达”的网页,我们会发现,印度人也在讨论,电影中黑蓝相间肤色的阿凡达与毗湿奴大神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印度两大史诗对人性、善恶、正义与非正义的探讨,远比电影《阿凡达》复杂、深刻
我们还可以找出很多的巧合。比如,在吠陀时代的传说中,毗湿奴使用的最重要的武器是弓箭,就像电影中的纳威人一样。再比如,阿凡达扁鼻子的造型是否与达罗毗荼人相关。再比如,电影中纳威人骑坐的飞翔的龙鸟,尤其是阿凡达骑的那只金色的龙鸟,印度人也不无好奇地将之与毗湿奴的坐骑金翅鸟相比较。打个比方说,金翅鸟类似于我们所谓的“鲲鹏”或“神雕”,在印度神话传说中,金翅鸟与“蛇”(龙)本是天生的冤家对头,但毗湿奴大神的坐骑除了金翅鸟之外,还有一个便是“蛇”(象征无限,也叫无限蛇),阿凡达的坐骑恰好是金翅鸟与龙蛇的混合。
从故事的背景上说,叙述毗湿奴两个最重要化身的印度两大史诗都侧重于森林的描写,都有“森林篇”,森林是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尤其是《罗摩衍那》大部分场景都设置在森林之中,史诗对瑰丽的森林景色的描绘一向为评论家们极力称道。万物有灵的观念在史诗中表现得极其明显,有关树灵、树神的传说也是屡见不鲜的。再者,在罗摩与十首魔王罗波那的战斗中,罗摩最重要的盟军便是猴王哈奴曼及其率领的猴国大军,虽然哈奴曼像我国的孙悟空一样具有更高的人性,但却像电影中的阿凡达一样长着长长的尾巴,属于猴类土著人。
笔者认为,电影《阿凡达》借助于土著人与外来入侵者之间的冲突,也试图表现复杂的、深层次的问题,这便是与正义问题相关的生存问题,虽然电影并非单纯地告诉大家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但影片在深层次的价值思考方面却有点儿苍白无力。如果读者熟悉印度两大史诗,当会明白,它们对人性、对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探讨远比电影《阿凡达》复杂、深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