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藏部队建修理基地 修重武器不用再送回内地(图)
西藏高原,眼下还处在滴水成冰的时节。走进驻藏某边防团军械仓库中心控制室,各库房的温湿度显示,这里却早已迎来了春天。宽大的电子屏上,各种实时监控数据跳跃不停;轻点鼠标,各种装备物资和器材尽收眼底。此时,某部发来通报:急需一批雷达配件。只见仓库保管员小郭在电脑上准确输入配件名称,随即开着自动收发拣选车,就像在超市挑选商品一样,很快装箱发送完毕。2个小时后信息反馈到仓库:配件已准时送达雷达阵地。
“过去哪有这种条件?驻藏部队武器装备都是依靠运往内地进行大中修,一门重火炮送到内地维修,费用比就地维修多出整整16倍!”回忆起西藏边防装备建设的发展历程,西藏军区装备部长杨光跃无限感慨。
为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近年来,成都军区装备部下足狠劲加大西藏边防部队配套设施建设:先后投入资金新建、改扩建装备修理工间、装备库房1.2万余平方米,更新维修保障设备和工具5000余件(套),西藏军区逐步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基地修理,以军分区、旅和独立团驻地为基础的野战修理,和以部、分队为基础的队属修理的“三合一”新格局。
与此同时,他们还按照仗怎么打、装备就怎么建的原则,确立了突出“四个重点”、构建“八个体系” 的“两成两力”建设思路,即:突出装备整治、配套建设、力量建设和机制创新,建立理论法规体系、组织指挥体系、装备配套体系、保障力量体系、管理维修体系、储备供应体系、人才培养体系、野战生存体系,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完善了综合评估考评细则,规范了各类单装整治标准和工艺流程,提供了不同装备的整治样板。
“这还不算!我们指导各边防团建起了装备仓库、修理所、汽车排"三合一"的装备保障中心,开发出机动式野战装卸平台、大型装备快速收发转向仪等革新成果,让装备"存放有库室、保养有场所、维修有设备",基层独立保障能力大大提高,各种装备的大中修,再也不用奔波两地来回运送了!”杨光跃自豪地说。
不久前,上级对西藏军区边防装备进行年检,技术人员登录“某武器装备信息管理系统”,很快,各种武器装备历年指标呈现在显示屏上。更令人叫绝的是,系统还随之自动生成了各仪器设备历年参数变化曲线图!几位专家当场发出这样的惊叹:“从出藏维修到自我保障、从传统维护到精确检测、从静态保养到动态管理,这不能不说是西藏边防装备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把边防部队装备保障建设推上“高速路”
西南某边陲,云收雾散。成都军区云南边防某部装备保障演练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突然,后方专家组于千里之外接到急电:“车辆检修遇到难题,请求援助!”
只见专家组紧急启动网络可视化系统,迅速组织会诊、拆卸、修理,一道道难题迎刃而解。半个小时后,滚滚铁甲便身披硝烟再次驶入战场……
近年来方兴未艾的信息化建设,为边防部队“两成两力”建设铺就了一条“高速路”。成都军区装备部通过科学统筹力量,有效整合资源,建起了上联军区、下通连队,集远程技术支援、数字化故障诊断、自动化监控于一体的装备保障信息平台,可对全区边防部队实行“面对面”远程保障、“点对点”精确保障。仅2008 年,他们就排除各类故障2500余起。
云南省军区装备部对边防团装备维护保养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某仪器仪表指针偏向。有人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装备出点故障在所难免。部领导心里却反思:层层签订了责任书,为何最后责任还是明确不了?传统的责任书,主要目的是从主观上增强官兵责任心,但装备管理要用科学机制把关才更可靠。省军区装备部大胆把载人航天工程的“表格化管理”引入测试管理范畴:装备保养的每个测试项目、每道测试程序,从检测部位到时间起止,都被详细地列成一张张表格清单,检查人和把关人每完成一项就分别在表格中“签字画押”。一张有数十个签名的表格清单,既是安全责任卡,同时又是测试流程图,各个环节是否正常、责任人是谁都一目了然,一旦出了问题也有据可查、有责可纠,同时还能够及时发现漏洞、失误,防患于未然。
他们还从军内外引进80余项信息化成果,先后聘请了10余位军地信息专家充当“外脑”,协助开发了20多个软件系统,为边防部队解决了近百项技术难题。在前不久成都军区组织的边防部队武器装备“两成两力”建设工作会议演示现场,记者看到,过去需要90多人连续6小时完成的任务,现在借助“物流信息适时处理系统”,只需30人半小时就能完成,工作效率提高了30多倍。
打牢边防部队装备自我保障的能力基础
一次,军区装备部一位首长下部队调研,见战士们正在学习某新型雷达装备业务知识,拿起教员的讲义一看,谁知他们用的竟然是别人记下的笔记。
这位教员面露尴尬:“新装备使用说明书太专业,对常见故障排除方法的介绍又过于简单,基层官兵学起来有困难,只好把参加过上级新装备培训的同志笔记借来用用。”
针对这一情况,军区装备部迅速组织力量开发出《某型雷达故障汇编》、《藏区雷达装备专家支援系统》两项成果,既可用于新装备知识培训,又能为基层修理机构提供远程技术支持,使雷达装备形成战斗力速度不够快的难题迎刃而解。
“ 仅靠加大送院校深造和依靠装备工厂、上级修理机构培训力度,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全区部队装备人才短缺的现状,必须着眼边防特点,想方设法提高边防部队自我保障能力。”基于这一认识,他们在边防官兵中深入推开了“一专多能、用修双能”和“三熟悉、四会”训练,边防连队普遍成立了以军械员为骨干的维修小组,以驾驶员为骨干的维修班。“一专多能”训练中设立“硬杠杠”:一级士官必须精通两个专业,其中一个专业达到标准;二级士官必须精通3个专业,其中两个专业达到优秀标准。与此同时,对一线维修骨干做到送学培训优先推荐、立功受奖和士官选取晋升优先考虑。
不久前,记者在成都军区边防某部采访,恰逢军械保障系统进行年终考核:阵地遭“敌”机轰炸,电站被炸毁,4名技术骨干“阵亡”……在考核组的监督下,被考核单位启动备用电源,紧急调整其他专业官兵来接替“阵亡”骨干,中断的测试工作又重新启动。负责考核的领导告诉记者:“这些替补队员能招之即来、来之顶用,主要得益于基地扎实开展的" 跨专业、跨弹种、跨建制"训练。”
扎扎实实开展的“一专多能”训练,打牢了部队装备保障能力的基础,基层技术骨干不但成为边防一线保障力量的“主力军”,还先后开发出某雷达参数综合测试仪、某型反坦克导弹飞行性能调控系统、回转封闭式批量零件清洗机等一批成果,目前已有9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颇具战场应用价值。
“过去哪有这种条件?驻藏部队武器装备都是依靠运往内地进行大中修,一门重火炮送到内地维修,费用比就地维修多出整整16倍!”回忆起西藏边防装备建设的发展历程,西藏军区装备部长杨光跃无限感慨。
为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近年来,成都军区装备部下足狠劲加大西藏边防部队配套设施建设:先后投入资金新建、改扩建装备修理工间、装备库房1.2万余平方米,更新维修保障设备和工具5000余件(套),西藏军区逐步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基地修理,以军分区、旅和独立团驻地为基础的野战修理,和以部、分队为基础的队属修理的“三合一”新格局。
与此同时,他们还按照仗怎么打、装备就怎么建的原则,确立了突出“四个重点”、构建“八个体系” 的“两成两力”建设思路,即:突出装备整治、配套建设、力量建设和机制创新,建立理论法规体系、组织指挥体系、装备配套体系、保障力量体系、管理维修体系、储备供应体系、人才培养体系、野战生存体系,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完善了综合评估考评细则,规范了各类单装整治标准和工艺流程,提供了不同装备的整治样板。
“这还不算!我们指导各边防团建起了装备仓库、修理所、汽车排"三合一"的装备保障中心,开发出机动式野战装卸平台、大型装备快速收发转向仪等革新成果,让装备"存放有库室、保养有场所、维修有设备",基层独立保障能力大大提高,各种装备的大中修,再也不用奔波两地来回运送了!”杨光跃自豪地说。
不久前,上级对西藏军区边防装备进行年检,技术人员登录“某武器装备信息管理系统”,很快,各种武器装备历年指标呈现在显示屏上。更令人叫绝的是,系统还随之自动生成了各仪器设备历年参数变化曲线图!几位专家当场发出这样的惊叹:“从出藏维修到自我保障、从传统维护到精确检测、从静态保养到动态管理,这不能不说是西藏边防装备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把边防部队装备保障建设推上“高速路”
西南某边陲,云收雾散。成都军区云南边防某部装备保障演练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突然,后方专家组于千里之外接到急电:“车辆检修遇到难题,请求援助!”
只见专家组紧急启动网络可视化系统,迅速组织会诊、拆卸、修理,一道道难题迎刃而解。半个小时后,滚滚铁甲便身披硝烟再次驶入战场……
近年来方兴未艾的信息化建设,为边防部队“两成两力”建设铺就了一条“高速路”。成都军区装备部通过科学统筹力量,有效整合资源,建起了上联军区、下通连队,集远程技术支援、数字化故障诊断、自动化监控于一体的装备保障信息平台,可对全区边防部队实行“面对面”远程保障、“点对点”精确保障。仅2008 年,他们就排除各类故障2500余起。
云南省军区装备部对边防团装备维护保养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某仪器仪表指针偏向。有人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装备出点故障在所难免。部领导心里却反思:层层签订了责任书,为何最后责任还是明确不了?传统的责任书,主要目的是从主观上增强官兵责任心,但装备管理要用科学机制把关才更可靠。省军区装备部大胆把载人航天工程的“表格化管理”引入测试管理范畴:装备保养的每个测试项目、每道测试程序,从检测部位到时间起止,都被详细地列成一张张表格清单,检查人和把关人每完成一项就分别在表格中“签字画押”。一张有数十个签名的表格清单,既是安全责任卡,同时又是测试流程图,各个环节是否正常、责任人是谁都一目了然,一旦出了问题也有据可查、有责可纠,同时还能够及时发现漏洞、失误,防患于未然。
他们还从军内外引进80余项信息化成果,先后聘请了10余位军地信息专家充当“外脑”,协助开发了20多个软件系统,为边防部队解决了近百项技术难题。在前不久成都军区组织的边防部队武器装备“两成两力”建设工作会议演示现场,记者看到,过去需要90多人连续6小时完成的任务,现在借助“物流信息适时处理系统”,只需30人半小时就能完成,工作效率提高了30多倍。
打牢边防部队装备自我保障的能力基础
一次,军区装备部一位首长下部队调研,见战士们正在学习某新型雷达装备业务知识,拿起教员的讲义一看,谁知他们用的竟然是别人记下的笔记。
这位教员面露尴尬:“新装备使用说明书太专业,对常见故障排除方法的介绍又过于简单,基层官兵学起来有困难,只好把参加过上级新装备培训的同志笔记借来用用。”
针对这一情况,军区装备部迅速组织力量开发出《某型雷达故障汇编》、《藏区雷达装备专家支援系统》两项成果,既可用于新装备知识培训,又能为基层修理机构提供远程技术支持,使雷达装备形成战斗力速度不够快的难题迎刃而解。
“ 仅靠加大送院校深造和依靠装备工厂、上级修理机构培训力度,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全区部队装备人才短缺的现状,必须着眼边防特点,想方设法提高边防部队自我保障能力。”基于这一认识,他们在边防官兵中深入推开了“一专多能、用修双能”和“三熟悉、四会”训练,边防连队普遍成立了以军械员为骨干的维修小组,以驾驶员为骨干的维修班。“一专多能”训练中设立“硬杠杠”:一级士官必须精通两个专业,其中一个专业达到标准;二级士官必须精通3个专业,其中两个专业达到优秀标准。与此同时,对一线维修骨干做到送学培训优先推荐、立功受奖和士官选取晋升优先考虑。
不久前,记者在成都军区边防某部采访,恰逢军械保障系统进行年终考核:阵地遭“敌”机轰炸,电站被炸毁,4名技术骨干“阵亡”……在考核组的监督下,被考核单位启动备用电源,紧急调整其他专业官兵来接替“阵亡”骨干,中断的测试工作又重新启动。负责考核的领导告诉记者:“这些替补队员能招之即来、来之顶用,主要得益于基地扎实开展的" 跨专业、跨弹种、跨建制"训练。”
扎扎实实开展的“一专多能”训练,打牢了部队装备保障能力的基础,基层技术骨干不但成为边防一线保障力量的“主力军”,还先后开发出某雷达参数综合测试仪、某型反坦克导弹飞行性能调控系统、回转封闭式批量零件清洗机等一批成果,目前已有9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颇具战场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