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盛行!看东干人娶“晚清”新娘 (组图)
戏曲舞台上的新娘
120多年前,我国西北陕、甘、宁等地爆发了回民起义。最后,三支起义队伍约6000人翻越崇山峻岭来到中亚,定居在天山脚下、风景秀丽的楚河岸边,他们就是现在的东干人。因为离开了中国所以他们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清朝时期的传统风俗,就让我们走进东干人的生活去领略这份古老而亲切的中国文化。
东干人新娘的装束恐怕只有在我国戏曲舞台上才能见到。新娘的秀发在头顶上挽成一个高髻,上面插满一束束鲜花,脑后的头发则用木簪支撑,做成“燕尾式”,这种发式故称为“燕子头”。
新娘在结婚的前一天戴上,只有在晚上睡觉时方可取下。新娘的服饰更加艳丽:底色多为红色的大襟裙子,肩头饰以手工制成的花卉状装饰,项戴长命锁,脚穿绣花鞋。为新娘准备的“陪房”(嫁妆)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在婚庆日前两天要把所有的“陪房”摆在院子里,供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参观,然后送到新郎家里。
新郎身上批的两个大红绣球现在中国人早已不再戴了。
洞房花烛夜是人生旅途一大喜事。东干人迎娶新娘时仍保留着特殊的风俗习惯。在迎娶新娘时,新郎必须站在村口,等待新娘家人的召唤。当新娘家人手拿一块红绢高高举起,冲着新郎的方向向里划圈,意味着允许新郎前来迎娶。这时的新郎就像中了“状元”一样,披红戴花,在朋友的簇拥下走进新娘家门。
新进门的女婿总要有个见面礼,在新娘家人的引见下,一一拜见,还得双手合十一拜到地,直到对方说“好着呢”,方可停止。如果对方不发话,新郎就要永远拜下去。被迎娶回来的新娘亦是如此,左手拿着绿色绣花绸缎,右手拿着红色绣花绸缎,双手和并行见面礼,与新郎不同的是不用一拜到地。
百余年来,他们与故土音讯隔绝,在汉字已经失传的情况下,依然艰难地传承着华夏的文化,乡音不改,民风不移。在这里,秦腔仍然盛行,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岁时节令,都还保持着清代陕西的习俗。
东干人的语言还保留着古汉语的说法“衙门”、“大人”、“衙役”、“学堂”、“使唤”、“路数”、“营生”,这是东干人每天都要说的词。他们称总统为“皇上”或“皇帝”,称商店为“铺子”,称银行为“钱庄子”,称货币为“贴子”,称朋友为“联手”,称理发师为“待诏”,把“签名”叫“画押”,把结过婚的妇女叫“婆娘”,等等。
东干人在建造自己的清真寺时,严格地遵循清朝时的宗教建筑风格,在飞檐上雕刻中国传统的龙、凤、狮子等动物,以传统的红、绿、黄三种颜色为清真寺的主要色调。黄色则是清朝皇帝的颜色,代表着权力,所以东干人至今仍视黄色为尊贵的象征。
一位年长的东干老人在使用笔记本电脑
东干人几乎家家都有小车,这里就像小车博览会,有德国的、美国的、日本的、韩国的,且都是原装货,当然最多的还是俄罗斯的伏尔加和本国生产的拉达。在这里,小车不是身份的标志,也不属于奢侈品,而是人们生活生产的必需工具。
东干妇女在田间劳作
据说全哈萨克斯坦80%的蔬菜都来自东干人的生产。淳朴厚道的东干人没有使用除草剂、杀虫剂等农药的习惯,一年中从春分到深秋的大半年时间都辛勤地劳作在田间地头,从早到晚,中午就在树荫下或凉棚下休息吃饭。庄稼耕作上最辛苦的莫过于东干人。
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与中国的关系日趋升温。东干人在其中则自然地成为了中亚与中国之间交往的先锋和桥梁。据伊马佐夫介绍,目前东干族与中国在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越来越密切。
中亚各国独立以后,东干人运用历史、文化等渊源和语言的优势,率先开展起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往来。现如今,在比什凯克大大小小的中国公司和企业里,工作着为数不少的东干人。我在比什凯克的中国商场里买东西,一不留心就误把东干人当成国人,其中一次甚至还错把东干雇员看成是中国老板的妻子,闹了笑话。由此一斑也可窥见,依靠得天独厚的优势,东干人已经成为中国和中亚各国之间交往的重要桥梁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