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跟父亲乱伦?原版格林童话网上遭恶搞
恶搞现在可谓是无处不在,就连童话故事也不能幸免。温馨、甜美的《格林童话》就被人加上了色情、暴力、凶杀等情节。为此,中国建国后第一个《格林童话》全译者杨武能教授为此感到通信,并表示要扛起“捍卫人类遗产,为格林童话正名”的大旗,向恶搞者宣战。
老教授网上宣战
据《蓉城快报》报道,不久前的一个早晨,在德国北威州科隆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杨武能在网上发现了“血淋淋的原版格林童话” (以下简称“原版”)。杨教授说,当时他的心猛地紧了一下,点开了帖子发现里面的童话故事已经失去了原味,恐怖占了主导。他表示:“我们今天读到的童话,往往是经过大量稀释了的。原创的童话要恐怖很多,残忍很多……本文会打破许多人对格林童话的那份天真的印象。”
在“原版”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红帽等故事令人大吃一惊:原本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居然跟自己的父王乱伦,由此招来生母的刻骨嫉恨,对方才欲对她下毒手。“睡美人”中那位勇敢、仁爱的王子竟变成了有恋尸癖的人!大灰狼吞掉小红帽后逃之夭夭,而且文中还充满了性描写……看到这些,杨教授当即拍案而起,以“捍卫人类遗产,为格林童话正名”为题,在网上发帖,向恶搞《格林童话》者宣战!
图片说明:《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是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
图片说明:杨武能教授
图片说明:杨武能翻译的《格林童话》部分版本
图片说明:格林兄弟画像。照片由杨武能提供 保护世界文献遗产
杨武能儿时因家境原因没机会接触到童话读物,依稀听老人讲过“熊家婆”等几个中国民间童话,他一直为此而遗憾。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南京大学攻读德语文学时,他接触到了《格林童话》。《格林童话》指的是经由格林兄弟采集、汇编和加工、整理的德国民间童话集,它跟《安徒生童话》的区别是,它来自于民间,原汁原味地体现了德国人民的特质,体现了他们对善恶、勤懒、贫富的取舍和判断等等。
“把这些美丽的童话翻译出来,无疑是孩子们的精神盛餐呀。”1990年杨武能开始了对《格林童话》的翻译。要翻译准确,又要充满童趣,工作很艰苦。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杨武能伏案手写翻译了五十多万字,幸好有夫人和女儿施以援手,才没有病倒。
杨译《格林童话全集》出版后非常畅销。“格林童话先后翻译成了160多种语言,无疑是在全世界印行最多、最受欢迎的德国书。”据杨教授介绍,去年7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原题名为《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的格林童话德语第一版,宣布为“世界文献遗产”,称赞它是“欧洲和东方童话传统的划时代汇编作品”。
“原版”乃无稽之谈
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今年7月份前后,海内外各大中文网站凶猛地刮起了所谓“原版格林童话”的恶风,且持续至今。“集凶杀欺骗之大成的原版格林童话”、“原版格林童话鲜血淋淋充满凶杀欺骗和性暗示”等,单单在“谷歌”上能搜索到的相关帖子就达七万多条。
杨武能说,兜售带有黄色、凶杀情节的垃圾却打着“原版”牌子,很有欺骗性,容易把家长特别是孩子的脑袋搞糊涂。“什么是原版?格林童话的原版,只能是格林兄弟在1812和1815年出版的那两卷德语《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庄严宣布列入世界文献遗产名录加以保护的内容。”
杨教授说,在《格林童话》问世之前,德国、欧洲、东方都有民间童话,它们可能与格林童话的内容大同小异,但只是供格林兄弟进行采集、加工的素材,称不上“原版”。“现在的所谓‘原版格林童话’是其无耻地盗取格林童话的美名,玩弄鱼目混珠的伎俩!”
恶搞版本早有劣迹
杨教授指出,恶意的歪曲、篡改已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00年,市面上就出现了一本书名叫《成人格林童话》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个日本人。该书先是在台湾出现了中译本,随后进入大陆,且作者署名改成了格林兄弟。为了防止该书“蒙骗少年儿童及其家长,毒害他们的心灵,污染社会的文化气氛”,杨武能曾在报纸上为《格林童话》正名。
不料事隔六年,又有人在网上恶搞《格林童话》了。杨教授把当年的《成人格林童话》和现在的“原版格林童话”对比了一下惊讶地发现,其内容如出一辙!他认为,这仍是为了牟利而丧尽天良的不法书商的作为。“不同的是,他们这一次更加狡猾。他们抹去了‘成人’这类容易露马脚的字眼,换成了‘原版’这个让外行人不了解的称谓,更具迷惑性和欺骗性!”
还孩子们心灵净土
据报道,通过google或百度搜索“格林童话”,发现了“血淋淋的原版格林童话”、“原版格林童话充满凶杀欺骗和性暗示”等一系列内容,原本情节单纯、善恶分明的《格林童话》,被恶搞得恶俗不堪、面目全非。相关的帖子多达七万多条,这些帖子来源于各不相同的网站,大多发自今年7月份前后。
究竟有多少人看到了这些黄色、恶心的内容不得而知。在一个博客上看到了“原版格林童话”的内容,上面的记录显示,相关的帖子是2006年8月发的,访问人数达到了79万多次。而另一个博客上,也有“原版格林童话充满凶杀和性暗示”的详细内容,发帖时间为2006年7月份,访问次数为890多万次。
老教授网上宣战
据《蓉城快报》报道,不久前的一个早晨,在德国北威州科隆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杨武能在网上发现了“血淋淋的原版格林童话” (以下简称“原版”)。杨教授说,当时他的心猛地紧了一下,点开了帖子发现里面的童话故事已经失去了原味,恐怖占了主导。他表示:“我们今天读到的童话,往往是经过大量稀释了的。原创的童话要恐怖很多,残忍很多……本文会打破许多人对格林童话的那份天真的印象。”
在“原版”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红帽等故事令人大吃一惊:原本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居然跟自己的父王乱伦,由此招来生母的刻骨嫉恨,对方才欲对她下毒手。“睡美人”中那位勇敢、仁爱的王子竟变成了有恋尸癖的人!大灰狼吞掉小红帽后逃之夭夭,而且文中还充满了性描写……看到这些,杨教授当即拍案而起,以“捍卫人类遗产,为格林童话正名”为题,在网上发帖,向恶搞《格林童话》者宣战!
图片说明:杨武能教授
图片说明:杨武能翻译的《格林童话》部分版本
图片说明:格林兄弟画像。照片由杨武能提供
杨武能儿时因家境原因没机会接触到童话读物,依稀听老人讲过“熊家婆”等几个中国民间童话,他一直为此而遗憾。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南京大学攻读德语文学时,他接触到了《格林童话》。《格林童话》指的是经由格林兄弟采集、汇编和加工、整理的德国民间童话集,它跟《安徒生童话》的区别是,它来自于民间,原汁原味地体现了德国人民的特质,体现了他们对善恶、勤懒、贫富的取舍和判断等等。
“把这些美丽的童话翻译出来,无疑是孩子们的精神盛餐呀。”1990年杨武能开始了对《格林童话》的翻译。要翻译准确,又要充满童趣,工作很艰苦。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杨武能伏案手写翻译了五十多万字,幸好有夫人和女儿施以援手,才没有病倒。
杨译《格林童话全集》出版后非常畅销。“格林童话先后翻译成了160多种语言,无疑是在全世界印行最多、最受欢迎的德国书。”据杨教授介绍,去年7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原题名为《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的格林童话德语第一版,宣布为“世界文献遗产”,称赞它是“欧洲和东方童话传统的划时代汇编作品”。
“原版”乃无稽之谈
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今年7月份前后,海内外各大中文网站凶猛地刮起了所谓“原版格林童话”的恶风,且持续至今。“集凶杀欺骗之大成的原版格林童话”、“原版格林童话鲜血淋淋充满凶杀欺骗和性暗示”等,单单在“谷歌”上能搜索到的相关帖子就达七万多条。
杨武能说,兜售带有黄色、凶杀情节的垃圾却打着“原版”牌子,很有欺骗性,容易把家长特别是孩子的脑袋搞糊涂。“什么是原版?格林童话的原版,只能是格林兄弟在1812和1815年出版的那两卷德语《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庄严宣布列入世界文献遗产名录加以保护的内容。”
杨教授说,在《格林童话》问世之前,德国、欧洲、东方都有民间童话,它们可能与格林童话的内容大同小异,但只是供格林兄弟进行采集、加工的素材,称不上“原版”。“现在的所谓‘原版格林童话’是其无耻地盗取格林童话的美名,玩弄鱼目混珠的伎俩!”
恶搞版本早有劣迹
杨教授指出,恶意的歪曲、篡改已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00年,市面上就出现了一本书名叫《成人格林童话》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个日本人。该书先是在台湾出现了中译本,随后进入大陆,且作者署名改成了格林兄弟。为了防止该书“蒙骗少年儿童及其家长,毒害他们的心灵,污染社会的文化气氛”,杨武能曾在报纸上为《格林童话》正名。
不料事隔六年,又有人在网上恶搞《格林童话》了。杨教授把当年的《成人格林童话》和现在的“原版格林童话”对比了一下惊讶地发现,其内容如出一辙!他认为,这仍是为了牟利而丧尽天良的不法书商的作为。“不同的是,他们这一次更加狡猾。他们抹去了‘成人’这类容易露马脚的字眼,换成了‘原版’这个让外行人不了解的称谓,更具迷惑性和欺骗性!”
还孩子们心灵净土
据报道,通过google或百度搜索“格林童话”,发现了“血淋淋的原版格林童话”、“原版格林童话充满凶杀欺骗和性暗示”等一系列内容,原本情节单纯、善恶分明的《格林童话》,被恶搞得恶俗不堪、面目全非。相关的帖子多达七万多条,这些帖子来源于各不相同的网站,大多发自今年7月份前后。
究竟有多少人看到了这些黄色、恶心的内容不得而知。在一个博客上看到了“原版格林童话”的内容,上面的记录显示,相关的帖子是2006年8月发的,访问人数达到了79万多次。而另一个博客上,也有“原版格林童话充满凶杀和性暗示”的详细内容,发帖时间为2006年7月份,访问次数为890多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