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天山云海综合信息港 >> 资讯 >> 世界军事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世界末日如此接近:苏联空前绝后的5000万吨核爆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网易科技   发布者:网络转载
热度43票  浏览9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7年9月26日 10:35
  就在那道映亮了天地的白色光芒中,试验区内3米多厚的冰层被熔化,躲在200公里之外地下室里的试验人员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闷响被震了起来,顿感地球末日的来临,有的经不起这强烈的刺激而神经失常。为试验而放在爆区内的坦克被炸得七扭八歪,建筑早已荡然无存。

  1960年5月1日,苏联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上空击落了美国一架U—2侦察机,活捉了飞行员鲍尔斯。赫鲁晓夫抓住这一机会,多次扬言要“给美国点厉害瞧瞧”。

  正值此时,苏联在阿尔扎马斯16号秘密城的绝密实验室里完成了研制1亿吨TNT当量超级氢弹的庞大工程。这种氢弹的威力要比美国投向广岛的原子弹大1万倍,比在比基尼岛爆炸的氢弹大10倍。1961年夏天苏联的超级氢弹已经制造出来,剩下的只是试验问题了。最后决定在新地岛试验场实施爆炸。试验场占据了整个新地岛,面积为8.26万平方公里。然而,当设计者们计算出爆炸威力的半径为1000公里时,感到为难了:离新地岛750公里即有城市和人口稠密居住区。

  他们直接请示赫鲁晓夫后决定把装药量减少一半,为5000万吨当量。氢弹的体积和原设计一样,直径约为2.5米,长度约为12米,尾部安装了由3个降落伞组成的降落系统,其主伞的面积达1600平方米。

  1961 年10月30日,氢弹非常费力地装上了图—95战略轰炸机,图—95战略轰炸机的投放极限高度是15000米。氢弹是在4500米高空爆炸的,轰炸机飞离爆区的时间只有17分钟。这架亚音速轰炸机,以最大速度逃离投放点,氢弹爆炸时飞机已飞出200多公里。但爆炸发出的使人目眩的白色光芒仍照亮了整个驾驶舱,幸亏机组人员及时戴上了墨镜,但冲击波还是很快就迫了上来,使飞机如同波谷浪尖上的一叶小舟般被抛上落下。

  就在那道映亮了天地的白色光芒中,试验区内3米多厚的冰层被熔化,躲在200公里之外地下室里的试验人员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闷响被震了起来,顿感地球末日的来临,有的经不起这强烈的刺激而神经失常。为试验而放在爆区内的坦克被炸得七扭八歪,建筑早已荡然无存。

  爆区内做试验的动物,总数达15000头,当时还活着的寥寥无几,大批死亡的动物连皮毛都找不见了。特别是在试验人员地下掩体之外的那几个大铁笼子里的一些猩猩们,脑浆飞溅,肝肠涂地的惨状,让人不忍卒睹。这是核试验史上动物死亡最多、最惨烈的一次。

  这次实际当量为5800万吨的空前绝后的大核爆,确实把美国吓了一大跳。赫鲁晓夫对此感到非常满意。他在一次针对“美帝国主义”的讲演中说:“我们还有更大更好的家伙,但我们不想试验它,因为担心把自己房间的玻璃窗都震碎了。”

  苏联通过那次空前绝后的氢弹试验获取了暂时的核优势,但他也尝尽了苦头。核爆炸后,4000平方公里内的飞机、导弹、雷达、通讯等设备全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称,这枚氢弹空爆后,苏军整个通讯失去联系的时间长达一个多小时。指挥系统失灵后,部队处于无法指挥的混乱状态。苏军正在飞行的作战飞机难于与基地进行联系,尤其是在空中观察核爆炸情况的苏军高级将领乘坐的伊尔—14运输机通讯完全中断,专机一时成了与外界隔绝的“孤岛”。一些防空雷达也被烧坏,无法探测天空的飞行目标。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次空爆,美军也莫名其妙地遭了殃。因为方圆4000公里范围内的飞机、雷达和通讯等电子系统受到轻重不等的冲击。首当其冲的是最靠近苏联国土的阿拉斯加和格陵兰岛,美军驻阿拉斯加和格陵兰岛上的北美防空司令部的电子系统大都受损,雷达无法操作,通讯中断。

  全世界都知道了新地岛发生的事情,超级氢弹的爆炸瞒不住人,所有的地震站都有纪录。赫鲁晓夫对爆炸结果感到满意。从军事角度讲,制造这么大威力的氢弹也难以让人理解,它只会让地球遭到灭顶之灾。但这种胜利有谁需要呢?如果这种氢弹发生爆炸,那么海啸引起的高达1公里的海浪就会漫过整个美洲大陆,从而把“帝国主义的堡垒”永远消灭掉。
搜索
顶:3 踩: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8 (1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5 (10次打分)
【已经有17人表态】
2票
感动
1票
震惊
2票
2票
路过
1票
高兴
2票
同情
1票
难过
1票
无聊
3票
愤怒
2票
搞笑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络资源

声明:本站所有新闻信息均为网络转载,但不表示本站同意其观点及说法!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被转载方并通知本站屏蔽该新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