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召忠:航空母舰时代走向衰落 没必要造航母
新闻背景
1903年的12月7日,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飞机,人类开始真正地飞上蓝天。1909年,法国人克莱曼·阿德在一本著作中构想出“航空母舰”。他当时的设想就是在一艘船上有平台,飞机可以在上面起飞降落,并管它叫航空母舰。他把这种概念提出来后,并没有引起法国人的兴趣。但英国人看到了航母的巨大前景,英国人从1910年改装航母。1917年3月,英国改装的暴怒航母下水,这是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90年过去了,航母经历了由辉煌到衰落的过程,我国至今没有发展航母。
法国《欧洲时报》5月17日载文称:美军新任太平洋司令蒂莫西·基廷近日在访华时表示,中国制造航空母舰的想法“可以理解”,“我们认为此举不会造成任何不必要的紧张情绪,如果中国选择建造航母,我们会在他们所需的、且我们力所能及的程度上为研发计划提供帮助。”此语既出,引起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
媒体对基廷的话大致可作两种解读:一是对外界此前盛传的“中国正在造航母”向中国军方表达美国的极大关注;二是中美军事交流已到了可以探讨更深层问题的程度。无论这句话传出来的信息是什么,加强中国军事同世界的对话,增加透明度,增进军事互信,加强中美间的军事交流与合作,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任务之一。
新华网资料图: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的重型航空母舰,购买时该舰完工95%。
90年过去了,随着高科技武器的发展,航空母舰是否还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21世纪航空母舰何去何从?让我们听听军事专家的讲解。
资料图:美国认为如果组建一支由10艘先进航空母舰及其战机、舰艇人员和支持舰只组成的海军,可能需要中国投入大约3000亿美元。
航母,伴随着强国的崛起
记者:航空母舰一直是读者十分关心的一个军事话题。张老师,就目前来看,世界上哪些国家拥有这种武器?他们的军事实力都怎么样?
张召忠: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它是世界上拥有航母最多、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二战时,美国海军如果连护航航母计算在内的话,曾经达到100多艘的水平。战后初期,美国国会对航母花钱太多以及在核武器的打击下能否生存疑虑重重,最终决定把已经开工建造的美国号航空母舰废掉,用省下来的钱去发展B-52和战略核导弹。此举惹恼了海军将领,于是这些将军们纷纷辞职,酿成了闻名于世的 “海军将领大造反”运动。越南战争以后,美国重新着手大批量发展尼米兹级重型核动力航空母舰。
尼米兹级航母块头大,携载飞机也最多,它采用核动力推进,围绕地球航行三四十圈也不用更换燃料。它的确是个庞然大物,有20多层大楼那么高,飞行甲板的面积比3个足球场还要大,舰上发电量相当于美国纽约市全市的发电量。上面有5700多人,分航海、枪炮、作战、航空、飞机维修、轮机、供给、军医和牙医等许多个部门,还有商店、服装店、图书馆、电影厅、广播站、电视台、印刷厂和小教堂等生活设施。100多名厨师每天要准备1.7万多份饭菜,舰上淡水基本是靠海水淡化厂生产。
苏联在二战后曾经制定了一个建造1500艘舰艇的计划,其中确定发展4艘航空母舰。后来,赫鲁晓夫主张优先发展核导弹和远程轰炸机,结果海军被排到最后一位。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后,苏联铁了心要发展航空母舰。于是,建造了6艘航空母舰。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将原来的远洋进攻战略改为近海防御,航空母舰随即成了多余的累赘。于是,刚刚服役了十几年的基辅级航空母舰拆的拆、卖的卖,没几年就全折腾光了。苏联历代领导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航母梦就此彻底破灭。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航母的国家,也是对航母发展贡献最大、技术创新最多的国家,斜角飞行甲板、蒸汽弹射器、助降镜和着舰阻拦装置等关键设备都是英国发明并首先装舰使用的。可惜的是英国人错过了发展航母的大好时机,战后初期至上世纪60年代的英国海军,本来拥有50多艘航空母舰和1000架左右的舰载机,但由于国家处于经济危机之中,政府决定把海军所有的常规起降飞机航母全部退役,全部舰载机和海军飞机交给英国空军管辖,海军只保留舰载型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直升机,海上制空权由空军保证,一支强大的海军就这样被活生生地肢解了。
现在的印度海军是1947年组建的。印度购买了两艘英国航母,迅速发展成为印度洋实力最强的一支海军。20世纪80年代后,该国又先后购买了英国和俄罗斯的两艘航母。此外,还有许多国家也在积极发展航空母舰。西班牙和意大利都是1万吨左右的轻型航母,就连泰国这样的第三世界海军,也已经装备了轻型航空母舰。日本人玩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于1997年建造了一艘标准排水量1.35万吨级的大隅号两栖输送舰,其实就是一艘轻型航空母舰。韩国建造的1.8万吨航母也已经下水了。
美国有一派的观点认为中国中国人可能会需要长达20年的时间才能造出这些航母以护卫舰只和飞机,培训舰上人员,学习操作航空母舰的战术,他们将很难赶上已经有80年经验的美国海军。
发展航母:是机遇还是陷阱?
记者:1909年法国人提出航母的概念,1917年英国人造出了航母。这90年来航母有了十足的发展。现在全世界有多少航母?维持一艘航母要多少费用?
张召忠: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上有37艘航母,二战过程当中,世界上有五六十艘正儿八经的航母,另外还有两三百艘护航航母、二三百艘飞机运载航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航母就从70艘减少到现在20多艘。仅美国就从50多艘一下减到现在的12艘。
以美国“尼米兹”号航母为例,建造花 37亿美元,整个服役期间维持费要110亿美元。服役期间要上两代舰载机,还要花198亿美元去建造战机。另外护航舰、驱逐舰、潜艇等护航舰的费用需要67亿美元。然后是油水补给需 55亿美元。另外,所有这些钱再乘以20%的通货膨胀。所以,整个算下来,一艘尼米兹级航母花37亿美元建造,最后在整个服役期间,我们叫全寿期费用,共计 520亿美元。
记者:航母发展90年来,其战略地位越来越高,其高科技含量是不是也越来越高?
张召忠:实际上,航空母舰经过90年的发展,所有技术基本上已经成熟,没有或很少有难以攻克的高技术难题,一般发达国家和能够建造大型船舶的国家都具有航空母舰的建造能力和技术水平。指出这一点的重要性,在于不要把航母的作用和价值渲染得太过分,也不要把它的难度形容得太过分。我们应该逐步建立这样一个概念:航母其实就是一个飞机运载平台,就任务而言它和陆地上的飞机场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在海上浮动而已,运载飞机和使飞机起飞降落是航空母舰的主要使命,没有太大必要把它建造成一个武器库和钢铁堡垒,更没有必要把那么多高技术用在航空母舰舰艇本身的建造上。
记者:美国欧文斯海军上将认为,在21世纪,航空母舰、飞机和坦克这样的传统作战平台都将面临淘汰,信息战将成为主要的决定性作战样式。这是不是说航母过时了?21世纪的海军强国还会发展航空母舰吗?
张召忠:要回答航母是否过时和淘汰的问题,需要用历史、现实和未来观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简单回答4句话:
第一,航母是机械化时代的装备,不是信息化时代的主流装备,尽管航母仍然需要,但要看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航母早已是一种气息奄奄、日薄西山的装备了;第二,航母不是高技术武器装备,是一种成熟技术的传统装备,精确制导武器、电子信息装备和航天装备等才是信息时代主流装备和高技术装备;第三,一两万吨级的航母没有多大用处,因为驱逐舰吨位已经接近1万吨。4万吨以上的航母可以在中远海域作战,但必须有制空能力,否则航母只能是一个靶标;第四,尽管航母不再是主流装备,由于它仍是主要作战平台,所以发展一些这种装备也没有多大坏处,但这种装备对于那种有重陆轻海传统的海军国家而言将是个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表现在航母全寿期费用、维修保障、作战使用、人员培训、相关配套设施发展等方面。
记者:这样说来,航空母舰也面临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那么,影响航母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张召忠:主要因素就是国家战略的变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奉行全球战略的只有美国,所以除美国外其他国家不大可能再发展超级重型航母。奉行区域防御战略的国家主要是英国、法国和日本等,现在看来除法国外,其他国家也不大可能发展中型航母。剩下的那些国家则基本是在距岸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内执行巡逻和作战任务,所以轻型航母应该说是能够满足其国家战略和军事需求的。
从科学技术冲击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信息技术和精确制导武器。在未来信息战中,航空母舰这样的庞然大物究竟还有多大作用值得探讨。现在的精确制导武器已经达到超视距、超远程、高精度、全天候的水平,能从1000公里、甚至数千公里外把核或高爆弹头准确地送到目标区、而且圆概率误差和命中精度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2000公里射程圆概率误差CEP不超过10米),那么还有什么必要发展航空母舰和舰载机,特别是超级航空母舰呢?美国人提出了一种用半潜式导弹运载和发射舰取代传统航空母舰的方案,设想建造一种长270米、宽32米的隐身型半潜式水面战斗舰艇,满载时露出水面的干舷高度极低,只有1.5米,上甲板采用隐身设计,雷达散射面积很小,不携载任何飞机和直升机,只装备500枚垂直发射的防空、反舰和反潜导弹,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武库舰。据说造价只有5亿美元,仅相当于一艘尼米兹级航母一年的维持费;从研制、建造到形成战斗力只要5年的时间,而航空母舰要完成这样一个周期则至少需要20年!当然,美国人还提出了许许多多的设计方案,比如全潜式导弹舰艇,设想在一艘舰艇上装载数百枚垂直发射的导弹,在巡航时像潜艇那样在水下潜航,而需要攻击时则突然浮出水面,向目标发射导弹。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类以携载精确制导导弹为主的攻击型舰艇可能将部分取代航空母舰的作战任务,无人驾驶的、具有一定人工智能的导弹和无人机将逐步代替有人驾驶的常规型飞机去执行那些危险性更大的纵深突击任务,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未来航母向何处发展,各国的眼睛都盯着美国。
苏—33是苏—27基础上改进而成,苏—27K技术已转让中国,国产化型号是歼-11
“浮岛式航母”:未来航母的新选择
记者:美国有什么计划?未来航母是不是越来越大?
张召忠:美国、加拿大和日本都先后提出浮岛式航空母舰这样的构想。加拿大和日本设想的浮岛式航母基本是固定式建筑,相当于在海上建造一个小型飞机场,跑道长1000米左右,可供各种飞机安全起降,而造价只有几亿美元。美国设想建造一个排水量50万吨,全长900米、宽90米、高60米,可搭载 300-500架各种类型的陆基飞机,航速6节,造价只有12亿美元的大型半潜型浮岛式海上机场,它由6个独立的组装模块拼接而成,其飞行甲板面积比10 万吨级的尼米兹级航母还大两、三倍,进驻的飞机数量当然也多2~3倍。这种浮岛式航母的原意是“浮动式海上基地”(MOBS),预计造价12亿美元,可作为海上前进基地或舰船、飞机的运补和维修基地。在浮岛式航母上,包括C-130在内大多数飞机几乎都能安全起飞和降落,而无须复杂的弹射和阻拦装置。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撤除了80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如此大量的海、空军基地撤出之后,美国要想继续推行全球战略,继续使用海、空军力量干涉其他国家的事务就不那么方便了,浮岛式航母概念恰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所谓浮岛式航母其实就是一个浮动的海军战略航空基地。由于浮岛式航母只是一种平台或基地的概念,所以在设计思想上不再强求其他战术技术指标,比如不要求高航速,五、六节足矣,只要能够慢慢移动就行;不苛求配备强大的攻防火力和武器,因为按照美国的传统,这类平台的安全都由护航舰艇来保证。由于浮岛式航母上起降的飞机作战半径都很远,所以在作战方面,浮岛式航母和类似于冲绳基地这样的海、空军基地一样,远离战区,不进入有威胁的海域,不直接参加战斗任务,因此应该是比较安全的。据测算,如果把2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部署在高威胁区,把1艘浮岛式航母部署在远离战区的海域,其总体作战效能相当于5艘重型航母。从战术技术性能上来看,浮岛式航母和尼米兹级这样的斜角甲板航母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浮岛式航母的发展并不会取代尼米兹级这样的重型航母,但作为一种补充和支援兵力,其作用是不可小看的。据称,2020年前美国海军将建造2-3 艘。
记者:这种设计理念很有实用性和前瞻性,是否值得我们应该借鉴?
张召忠:美国发展浮岛式航母的思路给人许多重要启迪。根据国际法规定,军舰是一国流动的国土,是一国主权和权利的象征。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军舰,任何飞机、舰艇不能随意对军舰构成威胁,任何对其进行攻击、摧毁的事件都被认为是对一国的正式侵略。因此,那些想造航母而因为种种原因造不了航母的国家,不妨发展一些类似于浮岛式航母这样的海上平台。其实,作为近海防御型海军国家,这样的平台非常合算,能够航行和机动更好,为了节省经费,即便是不能机动的固定式海上平台也没关系。如果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争议地带的前沿海域,进驻一些作战或支援飞机,同时也可为军舰提供一些支援,从而能够使海、空军力量在中远海域进行正常巡逻,以捍卫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其威慑作用是相当明显的。
如果不想把军事色彩搞得那么浓厚,也可以利用浮出水面的岛礁或不能浮出水面的珊瑚礁盘建造或部署几个这样的固定式海上基地,完全是民用性质,可将其划归某个地方政府管辖,民用船舶、民航飞机和海洋石油开发部门都可利用这样的浮岛进行海洋开发,渔业捕捞,空中航运,油气勘探,海洋调查,海上救援,物资、食品、淡水补给,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人员的医疗救护等,也可开辟海空旅游航线,对国民进行海洋观和国防观教育,当然在需要的时候军队可紧急征用,作为军事基地支援海上作战。
(《辽宁日报》2007年6月12日 A5版 访谈)
据说是舰载型双发歼10战机正视图
苏—33舰载战斗机可折叠机翼以及导弹装备展示
苏-33的雷达仍用老旧的卡塞格伦天线,苏33也缺乏对地精确打击的能力
资料图:中国从俄罗斯收购的明斯克号中型航空母舰
资料图:中国从俄罗斯收购的明斯克号中型航空母舰
资料图:中国从俄罗斯收购的明斯克号中型航空母舰
资料图:中国从俄罗斯收购的瓦良格号重型攻击型航空母舰 新华网图
资料图:中国从俄罗斯收购的瓦良格号重型攻击型航空母舰 新华网图
新华网资料图: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的重型航空母舰,购买时该舰完工95%。
新华网资料图: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的重型航空母舰,购买时该舰完工95%。
新华网资料图:台湾军方展示的卫星拍摄的中国航母。
新华网资料图:台湾军方展示的卫星拍摄的中国航母。
苏-33舰载机从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起飞
购自乌克兰的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停泊在大连港口,据称已改造成实验舰
购自乌克兰的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停泊在大连港口,据称已改造成实验舰
资料图:国产欣顺6号5000吨级油轮
美称中国研制中的国产“歼-10B”战机具备与美F/A-18E/F相当的性能。
资料图:中国快速发展需要大量进口石油,如何护卫海上生命线安全是中国海军急需解决的问题。
资料图:中国从俄罗斯收购的瓦良格号重型攻击型航空母舰 新华网图
资料图:美国海军最新型CV21级航母造价将达120亿美元
1903年的12月7日,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飞机,人类开始真正地飞上蓝天。1909年,法国人克莱曼·阿德在一本著作中构想出“航空母舰”。他当时的设想就是在一艘船上有平台,飞机可以在上面起飞降落,并管它叫航空母舰。他把这种概念提出来后,并没有引起法国人的兴趣。但英国人看到了航母的巨大前景,英国人从1910年改装航母。1917年3月,英国改装的暴怒航母下水,这是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90年过去了,航母经历了由辉煌到衰落的过程,我国至今没有发展航母。
法国《欧洲时报》5月17日载文称:美军新任太平洋司令蒂莫西·基廷近日在访华时表示,中国制造航空母舰的想法“可以理解”,“我们认为此举不会造成任何不必要的紧张情绪,如果中国选择建造航母,我们会在他们所需的、且我们力所能及的程度上为研发计划提供帮助。”此语既出,引起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
媒体对基廷的话大致可作两种解读:一是对外界此前盛传的“中国正在造航母”向中国军方表达美国的极大关注;二是中美军事交流已到了可以探讨更深层问题的程度。无论这句话传出来的信息是什么,加强中国军事同世界的对话,增加透明度,增进军事互信,加强中美间的军事交流与合作,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任务之一。
90年过去了,随着高科技武器的发展,航空母舰是否还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21世纪航空母舰何去何从?让我们听听军事专家的讲解。
资料图:美国认为如果组建一支由10艘先进航空母舰及其战机、舰艇人员和支持舰只组成的海军,可能需要中国投入大约3000亿美元。
航母,伴随着强国的崛起
记者:航空母舰一直是读者十分关心的一个军事话题。张老师,就目前来看,世界上哪些国家拥有这种武器?他们的军事实力都怎么样?
张召忠: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它是世界上拥有航母最多、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二战时,美国海军如果连护航航母计算在内的话,曾经达到100多艘的水平。战后初期,美国国会对航母花钱太多以及在核武器的打击下能否生存疑虑重重,最终决定把已经开工建造的美国号航空母舰废掉,用省下来的钱去发展B-52和战略核导弹。此举惹恼了海军将领,于是这些将军们纷纷辞职,酿成了闻名于世的 “海军将领大造反”运动。越南战争以后,美国重新着手大批量发展尼米兹级重型核动力航空母舰。
尼米兹级航母块头大,携载飞机也最多,它采用核动力推进,围绕地球航行三四十圈也不用更换燃料。它的确是个庞然大物,有20多层大楼那么高,飞行甲板的面积比3个足球场还要大,舰上发电量相当于美国纽约市全市的发电量。上面有5700多人,分航海、枪炮、作战、航空、飞机维修、轮机、供给、军医和牙医等许多个部门,还有商店、服装店、图书馆、电影厅、广播站、电视台、印刷厂和小教堂等生活设施。100多名厨师每天要准备1.7万多份饭菜,舰上淡水基本是靠海水淡化厂生产。
苏联在二战后曾经制定了一个建造1500艘舰艇的计划,其中确定发展4艘航空母舰。后来,赫鲁晓夫主张优先发展核导弹和远程轰炸机,结果海军被排到最后一位。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后,苏联铁了心要发展航空母舰。于是,建造了6艘航空母舰。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将原来的远洋进攻战略改为近海防御,航空母舰随即成了多余的累赘。于是,刚刚服役了十几年的基辅级航空母舰拆的拆、卖的卖,没几年就全折腾光了。苏联历代领导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航母梦就此彻底破灭。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航母的国家,也是对航母发展贡献最大、技术创新最多的国家,斜角飞行甲板、蒸汽弹射器、助降镜和着舰阻拦装置等关键设备都是英国发明并首先装舰使用的。可惜的是英国人错过了发展航母的大好时机,战后初期至上世纪60年代的英国海军,本来拥有50多艘航空母舰和1000架左右的舰载机,但由于国家处于经济危机之中,政府决定把海军所有的常规起降飞机航母全部退役,全部舰载机和海军飞机交给英国空军管辖,海军只保留舰载型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直升机,海上制空权由空军保证,一支强大的海军就这样被活生生地肢解了。
现在的印度海军是1947年组建的。印度购买了两艘英国航母,迅速发展成为印度洋实力最强的一支海军。20世纪80年代后,该国又先后购买了英国和俄罗斯的两艘航母。此外,还有许多国家也在积极发展航空母舰。西班牙和意大利都是1万吨左右的轻型航母,就连泰国这样的第三世界海军,也已经装备了轻型航空母舰。日本人玩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于1997年建造了一艘标准排水量1.35万吨级的大隅号两栖输送舰,其实就是一艘轻型航空母舰。韩国建造的1.8万吨航母也已经下水了。
美国有一派的观点认为中国中国人可能会需要长达20年的时间才能造出这些航母以护卫舰只和飞机,培训舰上人员,学习操作航空母舰的战术,他们将很难赶上已经有80年经验的美国海军。
发展航母:是机遇还是陷阱?
记者:1909年法国人提出航母的概念,1917年英国人造出了航母。这90年来航母有了十足的发展。现在全世界有多少航母?维持一艘航母要多少费用?
张召忠: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上有37艘航母,二战过程当中,世界上有五六十艘正儿八经的航母,另外还有两三百艘护航航母、二三百艘飞机运载航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航母就从70艘减少到现在20多艘。仅美国就从50多艘一下减到现在的12艘。
以美国“尼米兹”号航母为例,建造花 37亿美元,整个服役期间维持费要110亿美元。服役期间要上两代舰载机,还要花198亿美元去建造战机。另外护航舰、驱逐舰、潜艇等护航舰的费用需要67亿美元。然后是油水补给需 55亿美元。另外,所有这些钱再乘以20%的通货膨胀。所以,整个算下来,一艘尼米兹级航母花37亿美元建造,最后在整个服役期间,我们叫全寿期费用,共计 520亿美元。
记者:航母发展90年来,其战略地位越来越高,其高科技含量是不是也越来越高?
张召忠:实际上,航空母舰经过90年的发展,所有技术基本上已经成熟,没有或很少有难以攻克的高技术难题,一般发达国家和能够建造大型船舶的国家都具有航空母舰的建造能力和技术水平。指出这一点的重要性,在于不要把航母的作用和价值渲染得太过分,也不要把它的难度形容得太过分。我们应该逐步建立这样一个概念:航母其实就是一个飞机运载平台,就任务而言它和陆地上的飞机场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在海上浮动而已,运载飞机和使飞机起飞降落是航空母舰的主要使命,没有太大必要把它建造成一个武器库和钢铁堡垒,更没有必要把那么多高技术用在航空母舰舰艇本身的建造上。
记者:美国欧文斯海军上将认为,在21世纪,航空母舰、飞机和坦克这样的传统作战平台都将面临淘汰,信息战将成为主要的决定性作战样式。这是不是说航母过时了?21世纪的海军强国还会发展航空母舰吗?
张召忠:要回答航母是否过时和淘汰的问题,需要用历史、现实和未来观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简单回答4句话:
第一,航母是机械化时代的装备,不是信息化时代的主流装备,尽管航母仍然需要,但要看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航母早已是一种气息奄奄、日薄西山的装备了;第二,航母不是高技术武器装备,是一种成熟技术的传统装备,精确制导武器、电子信息装备和航天装备等才是信息时代主流装备和高技术装备;第三,一两万吨级的航母没有多大用处,因为驱逐舰吨位已经接近1万吨。4万吨以上的航母可以在中远海域作战,但必须有制空能力,否则航母只能是一个靶标;第四,尽管航母不再是主流装备,由于它仍是主要作战平台,所以发展一些这种装备也没有多大坏处,但这种装备对于那种有重陆轻海传统的海军国家而言将是个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表现在航母全寿期费用、维修保障、作战使用、人员培训、相关配套设施发展等方面。
记者:这样说来,航空母舰也面临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那么,影响航母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张召忠:主要因素就是国家战略的变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奉行全球战略的只有美国,所以除美国外其他国家不大可能再发展超级重型航母。奉行区域防御战略的国家主要是英国、法国和日本等,现在看来除法国外,其他国家也不大可能发展中型航母。剩下的那些国家则基本是在距岸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内执行巡逻和作战任务,所以轻型航母应该说是能够满足其国家战略和军事需求的。
从科学技术冲击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信息技术和精确制导武器。在未来信息战中,航空母舰这样的庞然大物究竟还有多大作用值得探讨。现在的精确制导武器已经达到超视距、超远程、高精度、全天候的水平,能从1000公里、甚至数千公里外把核或高爆弹头准确地送到目标区、而且圆概率误差和命中精度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2000公里射程圆概率误差CEP不超过10米),那么还有什么必要发展航空母舰和舰载机,特别是超级航空母舰呢?美国人提出了一种用半潜式导弹运载和发射舰取代传统航空母舰的方案,设想建造一种长270米、宽32米的隐身型半潜式水面战斗舰艇,满载时露出水面的干舷高度极低,只有1.5米,上甲板采用隐身设计,雷达散射面积很小,不携载任何飞机和直升机,只装备500枚垂直发射的防空、反舰和反潜导弹,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武库舰。据说造价只有5亿美元,仅相当于一艘尼米兹级航母一年的维持费;从研制、建造到形成战斗力只要5年的时间,而航空母舰要完成这样一个周期则至少需要20年!当然,美国人还提出了许许多多的设计方案,比如全潜式导弹舰艇,设想在一艘舰艇上装载数百枚垂直发射的导弹,在巡航时像潜艇那样在水下潜航,而需要攻击时则突然浮出水面,向目标发射导弹。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类以携载精确制导导弹为主的攻击型舰艇可能将部分取代航空母舰的作战任务,无人驾驶的、具有一定人工智能的导弹和无人机将逐步代替有人驾驶的常规型飞机去执行那些危险性更大的纵深突击任务,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未来航母向何处发展,各国的眼睛都盯着美国。
“浮岛式航母”:未来航母的新选择
记者:美国有什么计划?未来航母是不是越来越大?
张召忠:美国、加拿大和日本都先后提出浮岛式航空母舰这样的构想。加拿大和日本设想的浮岛式航母基本是固定式建筑,相当于在海上建造一个小型飞机场,跑道长1000米左右,可供各种飞机安全起降,而造价只有几亿美元。美国设想建造一个排水量50万吨,全长900米、宽90米、高60米,可搭载 300-500架各种类型的陆基飞机,航速6节,造价只有12亿美元的大型半潜型浮岛式海上机场,它由6个独立的组装模块拼接而成,其飞行甲板面积比10 万吨级的尼米兹级航母还大两、三倍,进驻的飞机数量当然也多2~3倍。这种浮岛式航母的原意是“浮动式海上基地”(MOBS),预计造价12亿美元,可作为海上前进基地或舰船、飞机的运补和维修基地。在浮岛式航母上,包括C-130在内大多数飞机几乎都能安全起飞和降落,而无须复杂的弹射和阻拦装置。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撤除了80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如此大量的海、空军基地撤出之后,美国要想继续推行全球战略,继续使用海、空军力量干涉其他国家的事务就不那么方便了,浮岛式航母概念恰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所谓浮岛式航母其实就是一个浮动的海军战略航空基地。由于浮岛式航母只是一种平台或基地的概念,所以在设计思想上不再强求其他战术技术指标,比如不要求高航速,五、六节足矣,只要能够慢慢移动就行;不苛求配备强大的攻防火力和武器,因为按照美国的传统,这类平台的安全都由护航舰艇来保证。由于浮岛式航母上起降的飞机作战半径都很远,所以在作战方面,浮岛式航母和类似于冲绳基地这样的海、空军基地一样,远离战区,不进入有威胁的海域,不直接参加战斗任务,因此应该是比较安全的。据测算,如果把2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部署在高威胁区,把1艘浮岛式航母部署在远离战区的海域,其总体作战效能相当于5艘重型航母。从战术技术性能上来看,浮岛式航母和尼米兹级这样的斜角甲板航母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浮岛式航母的发展并不会取代尼米兹级这样的重型航母,但作为一种补充和支援兵力,其作用是不可小看的。据称,2020年前美国海军将建造2-3 艘。
记者:这种设计理念很有实用性和前瞻性,是否值得我们应该借鉴?
张召忠:美国发展浮岛式航母的思路给人许多重要启迪。根据国际法规定,军舰是一国流动的国土,是一国主权和权利的象征。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军舰,任何飞机、舰艇不能随意对军舰构成威胁,任何对其进行攻击、摧毁的事件都被认为是对一国的正式侵略。因此,那些想造航母而因为种种原因造不了航母的国家,不妨发展一些类似于浮岛式航母这样的海上平台。其实,作为近海防御型海军国家,这样的平台非常合算,能够航行和机动更好,为了节省经费,即便是不能机动的固定式海上平台也没关系。如果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争议地带的前沿海域,进驻一些作战或支援飞机,同时也可为军舰提供一些支援,从而能够使海、空军力量在中远海域进行正常巡逻,以捍卫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其威慑作用是相当明显的。
如果不想把军事色彩搞得那么浓厚,也可以利用浮出水面的岛礁或不能浮出水面的珊瑚礁盘建造或部署几个这样的固定式海上基地,完全是民用性质,可将其划归某个地方政府管辖,民用船舶、民航飞机和海洋石油开发部门都可利用这样的浮岛进行海洋开发,渔业捕捞,空中航运,油气勘探,海洋调查,海上救援,物资、食品、淡水补给,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人员的医疗救护等,也可开辟海空旅游航线,对国民进行海洋观和国防观教育,当然在需要的时候军队可紧急征用,作为军事基地支援海上作战。
(《辽宁日报》2007年6月12日 A5版 访谈)
苏—33舰载战斗机可折叠机翼以及导弹装备展示
苏-33的雷达仍用老旧的卡塞格伦天线,苏33也缺乏对地精确打击的能力
资料图:中国从俄罗斯收购的明斯克号中型航空母舰
资料图:中国从俄罗斯收购的明斯克号中型航空母舰
资料图:中国从俄罗斯收购的明斯克号中型航空母舰
资料图:中国从俄罗斯收购的瓦良格号重型攻击型航空母舰 新华网图
资料图:中国从俄罗斯收购的瓦良格号重型攻击型航空母舰 新华网图
新华网资料图: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的重型航空母舰,购买时该舰完工95%。
新华网资料图: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的重型航空母舰,购买时该舰完工95%。
新华网资料图:台湾军方展示的卫星拍摄的中国航母。
新华网资料图:台湾军方展示的卫星拍摄的中国航母。
苏-33舰载机从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起飞
购自乌克兰的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停泊在大连港口,据称已改造成实验舰
购自乌克兰的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停泊在大连港口,据称已改造成实验舰
资料图:国产欣顺6号5000吨级油轮
美称中国研制中的国产“歼-10B”战机具备与美F/A-18E/F相当的性能。
资料图:中国快速发展需要大量进口石油,如何护卫海上生命线安全是中国海军急需解决的问题。
资料图:中国从俄罗斯收购的瓦良格号重型攻击型航空母舰 新华网图
资料图:美国海军最新型CV21级航母造价将达1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