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的旅程:看看世界各地的墓地(组图)
墓地对于人们而言不会陌生,甚至应该说是相当熟悉的。那是人类灵魂安息的家园,是每一个生命个体必然会走向的最终的归宿。所有的生命走过一段或漫长或苦短的风雨交加、爱恨悲喜交织的旅程之后,即将在这里得到安宁、恬静、释然。
在东方文化里,人们普遍认为,人死后要么升天成仙,要么下地为鬼(绝大多数将为鬼)。总之,死亡与人真正地拉开了距离,死亡总是与阴森、黑暗、幽冷、凄厉的色调联系在一起,而与死亡密切相干的墓地便成了幽魂野鬼出没之地,是人所不愿涉足、不愿亲近的地方。
而在西方文化里,人死后将化为灵魂,进入天国。那是一个无欲无求无争的世界,有的只是人所向往的纯净的爱与安宁。最起码如古希腊时期的神,他们的世界与人的世界无异。因此从一开始,西方的文化便消弭了死亡的残酷与阴冷,赋予死亡这样一种定义:把生命看作一个过程,那么死亡是人生必经之阶段,死亡属于人生的一部分,只不过它是生命的最后一个驿站。这是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于是赋予墓地以人的气息与温暖。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于“墓地”这一特殊场所有着各种各样的诠释。
缅甸:
缅甸仰光郊外的国家公墓
韩国:
韩国的墓碑
埃及:
开罗的死人城非常庞大,数十万活人居住于此。
这些建筑本来是为死人兴建的,但外地人把这里作为了栖息地。
俄罗斯:
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的墓碑是“三七开”
戈尔巴乔夫妻子赖莎的墓碑,雕塑过分地美化
俄罗斯民族真是一个有艺术天分的民族,墓地变成雕塑公园
俄罗斯民族真是一个有艺术天分的民族,墓地变成雕塑公园
新圣女公墓是游客参观的一个景点
二战的苏联女英雄——卓娅
塞班岛:
太平洋上的塞班岛,日本游客最多。
二战时阵亡的日军墓碑,每年总有日本人来凭吊
美国:
越战士兵雕塑
韩战士兵雕塑
印度
印度教徒的尸体更希望运送到恒河火葬
印度教徒的尸体更希望运送到恒河火葬
马来西亚:
马六甲附近的穆斯林墓地
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信奉天主教死者的陵园
塞舌尔:
悼念完亲人后,他们在交谈。
中国:
在东方文化里,人们普遍认为,人死后要么升天成仙,要么下地为鬼(绝大多数将为鬼)。总之,死亡与人真正地拉开了距离,死亡总是与阴森、黑暗、幽冷、凄厉的色调联系在一起,而与死亡密切相干的墓地便成了幽魂野鬼出没之地,是人所不愿涉足、不愿亲近的地方。
而在西方文化里,人死后将化为灵魂,进入天国。那是一个无欲无求无争的世界,有的只是人所向往的纯净的爱与安宁。最起码如古希腊时期的神,他们的世界与人的世界无异。因此从一开始,西方的文化便消弭了死亡的残酷与阴冷,赋予死亡这样一种定义:把生命看作一个过程,那么死亡是人生必经之阶段,死亡属于人生的一部分,只不过它是生命的最后一个驿站。这是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于是赋予墓地以人的气息与温暖。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于“墓地”这一特殊场所有着各种各样的诠释。
缅甸仰光郊外的国家公墓
韩国:
韩国的墓碑
埃及:
开罗的死人城非常庞大,数十万活人居住于此。
这些建筑本来是为死人兴建的,但外地人把这里作为了栖息地。
俄罗斯:
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的墓碑是“三七开”
戈尔巴乔夫妻子赖莎的墓碑,雕塑过分地美化
俄罗斯民族真是一个有艺术天分的民族,墓地变成雕塑公园
俄罗斯民族真是一个有艺术天分的民族,墓地变成雕塑公园
新圣女公墓是游客参观的一个景点
二战的苏联女英雄——卓娅
塞班岛:
太平洋上的塞班岛,日本游客最多。
二战时阵亡的日军墓碑,每年总有日本人来凭吊
美国:
越战士兵雕塑
韩战士兵雕塑
印度
印度教徒的尸体更希望运送到恒河火葬
印度教徒的尸体更希望运送到恒河火葬
马来西亚:
马六甲附近的穆斯林墓地
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信奉天主教死者的陵园
塞舌尔:
悼念完亲人后,他们在交谈。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