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授: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杰弗里·瓦瑟施特伦最近在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撰文说,同20年前相比,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的历史观也随之悄然发生变化。新华网转载了这篇以《中国改变对过去的观念》为题的文章。内容如下。
在上海和中国其他迅速变化的地方,甚至过去也不完全是曾经的样子了。但是,这个国家显然没有改变一切。微妙之处在于断定哪些事值得归入“剧烈变化”一类,哪些事属于“惊人不变”一类。
如果你是仅仅通过美国报纸的头版消息获取有关中国的资讯,那么你可能得出中国对历史的看法属于“惊人不变”一类的结论。可是这样你就错了。的确,中国的历史观有连续性,比如坚持日本应进一步为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暴行赎罪。
但是,透过重要消息可以发现,在对历史的理解问题上,中国的立场已经有所改变。这在地方历史方面尤其如此。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上海对待历史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在20年前曾在上海住过一年,后来又经常去上海。20世纪80年代,上海作为通商口岸的百年殖民历史仍被视为一种耻辱。那时,当地居民对在他们自己的城市的某些地方被当成二等公民感到恼怒。尽管上海人对过去的看法各不相同,80年代上海的所有书籍和所有旅游景点说明标牌都提出了这种划分。
不过,时至2000年,这座城市处处充满了怀旧主题。很多地方再现了殖民时期的风貌,作为上海在一个与西方日益接触的年代再度成为全球化大都会之前令人兴奋的热身活动。
还有反映当地历史的蜡像馆,以相对积极的态度描述殖民时期。我从蜡像馆展品得出的主要印像是,那个时期是祸也是福。这是一个中国居民有时的确受到外国人轻视的时期,但同时也是赋予上海人都市眼光和创业精神的时期,而上海人直至新的世纪仍在受用于这种都市眼光和创业精神。
今年3月我在上海时,发现了中国人对过去的观念又发生改变的迹象。这次是一家书店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上海书城长期以来辟出大片空间出售本地主题的书籍。书架被摆放成V字形,在V字的一侧陈列着有关“老上海”的书,在另一侧则陈列着有关“新上海”的书。这次的不同在于,新老之间的界线不再是 1949年。
现在,1956年的上海地图被放在“老上海”的区域。1949年以后的若干十年归入“老上海”一类。我想,不久以后,有关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件和建筑的书籍将被认为属于本地主题中的“新上海”书籍。在20世纪90年代,浦东从一个没有高楼大厦的地区成为一个现代化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的地区。
在上海和中国其他迅速变化的地方,甚至过去也不完全是曾经的样子了。但是,这个国家显然没有改变一切。微妙之处在于断定哪些事值得归入“剧烈变化”一类,哪些事属于“惊人不变”一类。
如果你是仅仅通过美国报纸的头版消息获取有关中国的资讯,那么你可能得出中国对历史的看法属于“惊人不变”一类的结论。可是这样你就错了。的确,中国的历史观有连续性,比如坚持日本应进一步为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暴行赎罪。
但是,透过重要消息可以发现,在对历史的理解问题上,中国的立场已经有所改变。这在地方历史方面尤其如此。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上海对待历史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在20年前曾在上海住过一年,后来又经常去上海。20世纪80年代,上海作为通商口岸的百年殖民历史仍被视为一种耻辱。那时,当地居民对在他们自己的城市的某些地方被当成二等公民感到恼怒。尽管上海人对过去的看法各不相同,80年代上海的所有书籍和所有旅游景点说明标牌都提出了这种划分。
不过,时至2000年,这座城市处处充满了怀旧主题。很多地方再现了殖民时期的风貌,作为上海在一个与西方日益接触的年代再度成为全球化大都会之前令人兴奋的热身活动。
还有反映当地历史的蜡像馆,以相对积极的态度描述殖民时期。我从蜡像馆展品得出的主要印像是,那个时期是祸也是福。这是一个中国居民有时的确受到外国人轻视的时期,但同时也是赋予上海人都市眼光和创业精神的时期,而上海人直至新的世纪仍在受用于这种都市眼光和创业精神。
今年3月我在上海时,发现了中国人对过去的观念又发生改变的迹象。这次是一家书店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上海书城长期以来辟出大片空间出售本地主题的书籍。书架被摆放成V字形,在V字的一侧陈列着有关“老上海”的书,在另一侧则陈列着有关“新上海”的书。这次的不同在于,新老之间的界线不再是 1949年。
现在,1956年的上海地图被放在“老上海”的区域。1949年以后的若干十年归入“老上海”一类。我想,不久以后,有关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件和建筑的书籍将被认为属于本地主题中的“新上海”书籍。在20世纪90年代,浦东从一个没有高楼大厦的地区成为一个现代化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