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计划年内实现“全民医保” 惠及750万人
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管林根5日在社会医疗保险证论会上指出,深圳将在中国率先实现各层次的“全民医保”模式,年内力争把750万人纳入医保体系范围。深圳将修改现行医保体制,探索“多层次、广覆盖、待遇好”的“全民医保”“深圳模式”。
管林根指出,目前,深圳已实施包括综合医疗保险、住院医疗保险、劳务工医疗保险、少儿医疗保险、生育医疗保险和地方补充医疗保险等多种医保模式,形成了包括劳务工、少年儿童在内的全覆盖模式。
此次对于劳务工参保人员最大的一个福音是取消了此前连续参保十年的限制。此前的办法规定,参保人如断交医保一个月,下月即停止享受医保待遇,之前累计的缴费年限需重新计算。
据悉,深圳将是中国率先实现全民医保模式的城市。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高强今年两会时曾表示,中国有可能建立“全民医保”制度,但需要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渠道,最终目标是实现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全国。
但高强也强调,目前要实现“全民医保”还有难度,因为各地、各方面的水平不同。比如,目前城镇职工年平均医保缴费为1100元,而农村参加新型医疗合作的人每年平均才缴纳50元。这些差距表明,全民医保要逐步、分渠道实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发表一个报告称,“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医疗服务公平性下降,医疗费高得离谱。现在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本身存在明显缺陷,城镇医保的目标人群将绝大部分少年儿童、城镇非就业人口以及以农民工为代表的流动人员排斥在外,农村医保只有农村中相对富裕的群体才能参加。
目前在中国,有一种观点认为,从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保水平的角度看,中国尚无能力建立全民性的社会保障,尤其是农村的贫困人口太多,搞全民社保不现实。但多数专家对此观点都持否定态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迎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团、北京大学教授李玲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丁宁宁等社保专家都从不同角度对全民社保作了肯定回答。
李迎生说,中国搞一个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并非没有可行性。中国目前GDP可能要超过二十万亿元,财政收入达到三万多亿元,外汇储备近万亿元。就中国经济总量和实力而言,现在完全有条件解决全民社会保障问题。问题是,各界对社保也要有清醒认识,不要学西方过度宣传福利,防止掉入福利陷阱。
国内知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农村消费对经济增长也很关键,而要扩大农村消费,政府的社会性服务就要改善,就要向农民提供包括医疗、养老和贫困救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逐步解决农村没有或缺乏社会保障的历史问题。
实际上,社会保障对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也具有重大意义。民众如果能普遍享受社会保障,解除了后顾之忧,就会增强消费信心,提高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近年来,中国经济虽然保持高速增长,但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这样的方式不仅会产生贸易摩擦等诸多问题,而且也不可能永久持续下去。缺乏消费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是跛足型的增长,危害迟早要显现出来。中国近年投资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二十个百分点,而消费率相对过低,经济增长方式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一些省市已经逐步实施省级统筹效果较好。不过专家也指出,省级统筹固然很重要,但也不是惟一的出路。一些省份、尤其是相对落后的省份,对省级统筹的积极性不高,也可考虑采取其它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