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病倒儿染网瘾 承德女子弃教赴北京打工(图)
赵桂阁(左)在接受央视《半边天》栏目采访时与张越对话的情景。 |
承德苦难女人赵桂阁的坚强人生(图)
本报驻承德记者 邓学军 文/图
在承德县邓上乡小窝铺村,有一个名叫赵桂阁的女人:年轻时,父亲早逝,家中弟妹年幼,她放弃学业,独力撑家;结婚后,丈夫突患重病,她毅然辞去工作,进京打工,养夫育子。坎坷生活中,她那艰难拼搏的顽强精神,感染着周围的所有人,并随着央视《半边天》张越的访谈专题报道,感动了一个又一个国人。
家中大姐,弃学务农养家
1978年,18岁的赵桂阁高中毕业时,考虑父亲生病家中积累的巨额债务,想到4个年幼的弟弟和妹妹,本应该参加高考的她放弃理想,回家务农,两年后当了村小学民办教师。1980年,病床上苦熬多年的父亲去世了,母亲又得了乳腺癌。面对接连的不幸,赵桂阁沉默了。
那时,赵桂阁正在和一位名叫于存的解放军小伙相爱着。但家境促使赵桂阁决定和于存断绝关系。是于存一封饱含真情的回信化解了她的担忧。于存在信中说,他愿意到赵家作倒插门女婿,和赵桂阁共同养家。
1982年,他们结婚了,并先后生下了一双儿女。在部队当过汽车兵的于存婚后到北京给别人开车。在小两口的共同努力下,为父母治病所欠的外债慢慢还清。正当生活逐渐转好时,一场厄运正向她慢慢走来。
丈夫病倒,弃教进京打工
1996年夏季,于存突然病倒,回到了老家。于存知道他在这个家中有多么的重要,但他没有想到他的病是如此严重:各项身体状况直线下降,总是吐,全身也开始变黄,最终竟昏迷了。大夫告诉赵桂阁,于存得的是瘀胆性肝炎,紧接着又并发了糖尿病,右脚还不明原因化脓。
突发变故,让刚刚摆脱旧债负担的赵桂阁一家又欠下了40000多元的新债。丈夫要养病,儿子、女儿要上学,显然,当代课教师的工资已难以维持家用。最终,她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女儿侍候丈夫,她辞职到北京打工。
在北京,她先在一家餐馆做冷拼,后又做收款员,包饺工,还侍候过一位老太太,为一位出租车司机照顾过两个孩子……
儿染网瘾,求助媒体成名
就在赵桂阁为维持一家的运转拼命打工时,2001年,她发现正在读高二的儿子学习成绩下降了,并且儿子每次来信总是向其要钱。当过教师的赵桂阁感觉到儿子有点不对劲儿。
果然,回到家里她发现:儿子染上了网瘾。面对含辛茹苦的母亲,儿子跪在地上:“妈,我是家里的罪人。我知道妈挣钱不容易,钱对咱们家有多重要,但我控制不住自己,我只有在网上才可以和别人交流,才可以和别人倾诉自己心中的苦恼。”很显然,儿子染上了网瘾。
背后背的是丈夫,怀里揣的是儿子,一手拎的是债务,一手挽的是女儿。2004年,就在赵桂阁思想几近崩溃之时,《北京青年报》推出了一个“生活着的一百个理由”的系列报道。赵桂阁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很快,《北京青年报》将赵桂阁“活着的理由”进行了“讲述”。随后,央视《半边天》张越访谈栏目也对赵桂阁的事进行了专题报道。赵桂阁的人生经历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人写信鼓励她,有人为她寄来了衣物,有人寄来了钱款,还有人为她找工作,另外还有一家制药厂免费为其丈夫提供了治疗肝炎的药,赵桂阁一时成为名人。面对来自社会上的关爱,她又有了生活的勇气。
新的压力前,依旧满怀憧憬
2002年,她的儿子放弃学业参了军。去年,复员后打了一年工的儿子又步入了校园,成为承德“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中的一员。今年,女儿高考被保定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系(音乐表演专业)录取。为了筹到8000多元的上学费用,母女俩日夜兼程地工作仅挣了2000多元钱。在本报的牵线搭桥下,本报曾报道的三河一位匿名企业家帮助赵桂阁渡过了难关。目前,其女儿正在保定就读。
面对经历的种种坎坷,赵桂阁说:“我心里没有怨言,因为这是一个做妻子和母亲的责任。生活,永远有活下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