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标杆罗京:赵忠祥那批人当年没有他们红(组图)
“罗京等人出现在《新闻联播》,与电视和电视节目开始在中国家庭中的普及正处在同一时间,“赵忠祥那批人当年没有罗京他们红,李梓萌这批新主播也不可能再达到那样的影响力”
本刊记者/唐磊 杨涵舒
他带走了人们熟悉的印象、声音记忆。
他业务水平出色,被当做新闻播音的标志和象征固定下来,26年职业生涯没有尝试新的风格。
淋巴癌扩散并发症引起心力衰竭,2009年6月5日7时5分,《新闻联播》播音员罗京去世。
6月5日清晨,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罗京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48岁。2008年9月,罗京被确诊患有淋巴瘤,并暂停工作入院接受治疗。 中新社发 五河 摄
高规格送别罗京
6月7日19时50分,罗京灵堂——解放军307医院采供血中心大厅外,仍有五六十名群众驻足,能零星听到相机快门声。央视工作人员和医院员工开始将花篮搬进厅内。
20时,大厅的玻璃门关上了。罗京的追思会结束,比预定时间延迟近两个小时。
约20时10分,罗京治丧委员会发言人郎永淳对在场的媒体说:“截止到今日下午6点,这三日总计有4600名群众来到吊唁现场,表达对罗京老师的思念之情。今日追思会将正式结束……罗京遗体告别将于11日上午9点在八宝山举行……”
央视的工作人员最先知道并确认罗京去世的消息。早8时刚过,下早班的同事就开始在办公室里布置灵堂。很多当天没班的人也来到单位。大家把播音组的化妆间空出来,衣柜被白布盖住,墙上挂着罗京的遗像。
5日11时,医院实验楼底层的采供血中心被临时改造成罗京的灵堂。央视新闻中心主播郎永淳应媒体要求数次介绍情况。后来多数现场央视工作人员统一着黑色T恤。
之后两天双休日,除了罗京身前的同事,许多老百姓也自发来同罗京告别。
郎永淳表示,罗京11日的追悼会,央视将给予最高规格,届时央视台领导和各中心领导都会去送罗京最后一程。
所有播音员的业务标杆
2008年元旦前,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播音组的同事和正在养病的罗京聚餐,大家都觉得罗京胖了,不像是在生病。有同事开罗京玩笑:“(你说在养病)是不是累了,不想上班了。”罗京笑着说,再恢复恢复体力,希望春节前回去上班。
2008年8月31日,罗京主持完《新闻联播》后,从荧屏消失。9月,媒体报道了罗京患病的消息。
罗京先是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化疗,2009年2月7日从肿瘤医院转到解放军307医院,经国内专家会诊,2月9日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3月发现淋巴肿瘤消失。正当家人朋友们刚放下心来,6月1日病情突然恶化。4天后不治。
“我们难以接受,因为太快了。我们从心里排斥这件事。”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播文静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198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的罗京,在中国内地所有播音员眼中都是一个业务标杆。在央视,几乎所有最重大、最难的新闻播报都由罗京担当。
一次两会期间,直播中的《新闻联播》要播报大量即时完成的新闻稿。那天编导蹲在主播台下,将稿件一张张递给罗京的搭档李瑞英,因为临时的稿件,内容比平常“乱”,李瑞英大概看一下文字中有没有特别不通顺的地方,递给罗京,罗京一张张地念,口播稿件十几页。导播间聚集了台里很多领导,大家心都悬着,怕罗京出错,虽然都知道出错是正常的——即使播音员在充分备稿的情况下,连续口播十几页稿件也难保不出差错。最终罗京未出丝毫差错。
很冷面、距离感极强、不怒自威、肯定要仰视,这是刚进播音组的同事对罗京的印象。
时间长了,会发现罗京总带着浅浅的笑,话不多,从来不会和一群人长篇大论。刚进组的年轻人看到罗京在开玩笑,会说“罗京老师,你还会开玩笑啊”,然后“没大没小”地凑到他跟前。
央视新闻中心播音组有三十多人,罗京很少和大家出去吃饭唱歌。由于节目搭档合作、节目时间的关系,播音组并不是所有的播音员都和罗京熟络。“他言语不多,但他心里永远都有数。”主播文静说。
2004年以后,罗京升任播音组副组长、中央电视台新闻编辑部副科长。在组里,罗京副科长的评论永远都是淡淡地一句话,比如“语速太快了,有点听不清”“手势有点太多,会不会分散观众注意力”“早晨的节目,衣服颜色太深是不是看着不舒服”等等,说完就走掉了。“他不会说‘我们来谈谈业务’,可能不想给我们压力。”一位主播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但这样淡淡的一句话,能点醒人,组里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被罗京关注。”
如果谁在节目中出“事故”,接到的第一个电话通常是罗京打来的,电话那头没有安慰,没有批评,只淡淡的一句:暂时哪都不要去,可能要开会,安心在家呆着。
一个时代的记忆
罗京在台里是出了名的好人。灵堂外面悲伤的中老年人觉得罗京是他们最熟悉的人之一,虽然不曾相识;在网上跟帖的年轻人都说,他们几乎是听着罗京的声音长大。
罗京踢球、唱京剧、唱周杰伦的歌,被民众看作新鲜事——原来播《新闻联播》的主播也会这个。这加深了民众对“国脸”的亲切感。
2008年12月,因胃癌去世的陈虻也曾让中国新闻界悲伤,作为《东方时空》的制片人,陈虻对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有着更大影响。但普通民众认识他的不多,他英年去世的消息并未引起社会太大的触动。
从1978年开始,《新闻联播》已逐渐成为中国内地新闻的一个代表和权威。1983年开始担任《新闻联播》播音员的罗京,他的嗓音、面孔是这个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
“罗京等人出现在《新闻联播》,与电视和电视节目开始在中国家庭中的普及正处在同一时间,由于节目的稀缺和资源的垄断,《新闻联播》当时的收视率能达到40%。”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徐舫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赵忠祥那批人当年没有罗京他们红,李梓萌这批新主播也不可能再达到那样的影响力。”
很多人把罗京去世和“《新闻联播》是否会改变”联系在一起。徐舫州说:“播音员对于新闻节目走向并不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只不过他们处在一个出头露面的位置上。尤其是《新闻联播》这样,连主持人换穿中山装也曾引起猜测的节目。”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10多年来央视新闻节目最大的调整即将来临。
一些业内人士承认,罗京去世,就代表一种播音风格时代的结束。如果真改版的话,属于罗京的那个《新闻联播》时代也将结束了。
1977年恢复高考后,薛飞和杜宪等人成为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第一批录取的学生,罗京、李瑞英都是79级播音班的成员。播音主持这一专业只在中国存在,在国外并没有这样一个专门的学科。
和主要通过内部选拔产生的“第一代”播音员们相比,罗京等人受过正规的播音专业培养,对于新闻的播报更加规范,也不提倡个人风格和情绪的体现。罗京们字正腔圆和正襟危坐的播报特点,则由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延续而来,这一风格一直变化不大。
随着观众品位变化和电视节目的发展,记者型、评论员型的主播逐渐受到欢迎,主播以“说”的方式播新闻,时常和观众进行观点互动。
有观众质疑罗京们没有这本事,只能播《新闻联播》,罗京们也从没辩白过。但在央视新闻中心播音组内部,大家认为“说”新闻并不很难,但上《新闻联播》就不是谁都行的。
罗京在后来会交代新来的主播,多看看采访,跟着下去跑跑采访,以便他们更快适应新的播报形式。但罗京从未有机会以这种播报方式出镜。
《新闻联播》的“变脸”猜想
本刊记者/韩永
罗京去世,再次引发《新闻联播》“变脸”猜疑。但据央视内部人士透露,《新闻联播》改革,事涉栏目新闻之外的定位,不是一句市场化就能解决的问题。
《新闻联播》“变脸”的最早消息,来自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他在接受成都某媒体采访时表示:“据我了解,央视这个月或稍后一点时间,会对包括《新闻联播》在内的很多新闻节目做出调整。从基本面来看,这是央视十多年来最大的调整。”至于调整的方向,他说:“《新闻联播》会继续体现中国主流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但在表现形式上会更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具体来说,就是“需要举重若轻,与老百姓更贴近”。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就此向中央电视台几位工作人员求证,得到的答复是:新闻频道改版确有此事,但是否包括《新闻联播》,尚不得而知。央视《新闻联播》部主任高丽萍先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没有此事”,继而要求记者向她的上一级部门新闻中心进一步核实。
香港《文汇报》的报道称,央视新闻中心的有关负责人已在本月8日向该报证实了涉及《新闻联播》的改革一事。
央视在这一问题上的闪烁其词,被解读为在非常时期,对这个敏感问题的小心谨慎。据央视一位工作人员透露,所谓“非常时期”,一是该栏目的领军人物罗京刚刚去世,二是中央电视台的新台长焦利履新不久。
从公众的反应来看,相较于新闻频道的整体改版,大家对《新闻联播》“变脸”的关注度更高。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一方面是因为该栏目在过去的几十年培养起来的数量惊人的观众群体,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他栏目的改版主要是一种业务调整,而《新闻联播》的改革,则总会有“更多的联想”。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人们已经习惯通过《新闻联播》的细微变化,来揣度这些变化背后的政治意涵。比如,人们从主持人服装颜色的冷暖,推测当天的国家大事可能呈现的基调;从某位领导人在一些重要场合的非正常空缺,推测国内政治即将发生的变化;而“今天的新闻大约需要50分钟”的开场白,则往往意味着当天可能有重大事件发生。
在其信息传递的功能随着大众传播渠道的多元化逐渐弱化后,这种能满足人们好奇心的功能反而得以强化,甚至衍生出一些娱乐功能。
媒体评论员李妍分析说,在信息传播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这种以正统话语方式、讲究政治程式化的播报方式,被泛娱乐化的社会更多地解读出了轻喜剧的意味:人们对正在严肃播报的男播音员,突然在节目中难为情地打嗝饶有兴致;对突然更换的节目主持,下意识地解读其背后的政治意味;对一部电影突然在《新闻联播》中“登堂入室”,更是给出了各种足令“友邦惊诧”的怪异联想。
一位媒体研究者分析说,《新闻联播》被娱乐的背后,说明那些曾让该栏目引以为傲的庄重、权威、字正腔圆和不苟言笑,正在失去原有的吸引力。“要让《新闻联播》重获生机,就要走出符号化,真正地回归新闻。”
“回归的路上,要做好两件事,”上述媒体研究者说:“一是内容上要处理好新闻与宣传内容之间的比例,二是形式上要有利于传播。”
《新闻联播》的这种内容格局,与该栏目长久以来的定位息息相关。央视一位工作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新闻联播》的真实定位,是“政府机关的新闻发布会,它最主要的功能是上情下达”。“各个媒体都有新闻和宣传两个功能,对央视来说,后一个功能尤为明显,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新闻联播》。”
在内容受限的情况下,形式的革新被寄予厚望。喻国明将该栏目革新的目标描述为“举重若轻”,以往的形式“严肃有余、活泼不足”。
“新闻联播是展示国家、国民、尊严、素质的重要平台,就应该保持不苟言笑的风格。改变《新闻联播》的庄重、严肃,恰恰是在掏空《新闻联播》的‘灵魂’。”一位网友如此留言。
媒体分析人士认为,对新闻形式的定位,应该抛弃这种动辄拔高的陈旧思维,恢复它本来为传播服务的本色。“也就是说,什么形式有利于传播,就用哪种形式。”而在网上一份与《新闻联播》有关的调查中,有80%以上的网友对该栏目的希望是“更活泼一些”。
本刊记者/唐磊 杨涵舒
他带走了人们熟悉的印象、声音记忆。
他业务水平出色,被当做新闻播音的标志和象征固定下来,26年职业生涯没有尝试新的风格。
淋巴癌扩散并发症引起心力衰竭,2009年6月5日7时5分,《新闻联播》播音员罗京去世。
6月5日清晨,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罗京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48岁。2008年9月,罗京被确诊患有淋巴瘤,并暂停工作入院接受治疗。 中新社发 五河 摄
高规格送别罗京
6月7日19时50分,罗京灵堂——解放军307医院采供血中心大厅外,仍有五六十名群众驻足,能零星听到相机快门声。央视工作人员和医院员工开始将花篮搬进厅内。
20时,大厅的玻璃门关上了。罗京的追思会结束,比预定时间延迟近两个小时。
约20时10分,罗京治丧委员会发言人郎永淳对在场的媒体说:“截止到今日下午6点,这三日总计有4600名群众来到吊唁现场,表达对罗京老师的思念之情。今日追思会将正式结束……罗京遗体告别将于11日上午9点在八宝山举行……”
央视的工作人员最先知道并确认罗京去世的消息。早8时刚过,下早班的同事就开始在办公室里布置灵堂。很多当天没班的人也来到单位。大家把播音组的化妆间空出来,衣柜被白布盖住,墙上挂着罗京的遗像。
5日11时,医院实验楼底层的采供血中心被临时改造成罗京的灵堂。央视新闻中心主播郎永淳应媒体要求数次介绍情况。后来多数现场央视工作人员统一着黑色T恤。
之后两天双休日,除了罗京身前的同事,许多老百姓也自发来同罗京告别。
郎永淳表示,罗京11日的追悼会,央视将给予最高规格,届时央视台领导和各中心领导都会去送罗京最后一程。
所有播音员的业务标杆
2008年元旦前,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播音组的同事和正在养病的罗京聚餐,大家都觉得罗京胖了,不像是在生病。有同事开罗京玩笑:“(你说在养病)是不是累了,不想上班了。”罗京笑着说,再恢复恢复体力,希望春节前回去上班。
2008年8月31日,罗京主持完《新闻联播》后,从荧屏消失。9月,媒体报道了罗京患病的消息。
罗京先是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化疗,2009年2月7日从肿瘤医院转到解放军307医院,经国内专家会诊,2月9日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3月发现淋巴肿瘤消失。正当家人朋友们刚放下心来,6月1日病情突然恶化。4天后不治。
“我们难以接受,因为太快了。我们从心里排斥这件事。”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播文静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198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的罗京,在中国内地所有播音员眼中都是一个业务标杆。在央视,几乎所有最重大、最难的新闻播报都由罗京担当。
一次两会期间,直播中的《新闻联播》要播报大量即时完成的新闻稿。那天编导蹲在主播台下,将稿件一张张递给罗京的搭档李瑞英,因为临时的稿件,内容比平常“乱”,李瑞英大概看一下文字中有没有特别不通顺的地方,递给罗京,罗京一张张地念,口播稿件十几页。导播间聚集了台里很多领导,大家心都悬着,怕罗京出错,虽然都知道出错是正常的——即使播音员在充分备稿的情况下,连续口播十几页稿件也难保不出差错。最终罗京未出丝毫差错。
很冷面、距离感极强、不怒自威、肯定要仰视,这是刚进播音组的同事对罗京的印象。
时间长了,会发现罗京总带着浅浅的笑,话不多,从来不会和一群人长篇大论。刚进组的年轻人看到罗京在开玩笑,会说“罗京老师,你还会开玩笑啊”,然后“没大没小”地凑到他跟前。
央视新闻中心播音组有三十多人,罗京很少和大家出去吃饭唱歌。由于节目搭档合作、节目时间的关系,播音组并不是所有的播音员都和罗京熟络。“他言语不多,但他心里永远都有数。”主播文静说。
2004年以后,罗京升任播音组副组长、中央电视台新闻编辑部副科长。在组里,罗京副科长的评论永远都是淡淡地一句话,比如“语速太快了,有点听不清”“手势有点太多,会不会分散观众注意力”“早晨的节目,衣服颜色太深是不是看着不舒服”等等,说完就走掉了。“他不会说‘我们来谈谈业务’,可能不想给我们压力。”一位主播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但这样淡淡的一句话,能点醒人,组里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被罗京关注。”
如果谁在节目中出“事故”,接到的第一个电话通常是罗京打来的,电话那头没有安慰,没有批评,只淡淡的一句:暂时哪都不要去,可能要开会,安心在家呆着。
一个时代的记忆
罗京在台里是出了名的好人。灵堂外面悲伤的中老年人觉得罗京是他们最熟悉的人之一,虽然不曾相识;在网上跟帖的年轻人都说,他们几乎是听着罗京的声音长大。
罗京踢球、唱京剧、唱周杰伦的歌,被民众看作新鲜事——原来播《新闻联播》的主播也会这个。这加深了民众对“国脸”的亲切感。
2008年12月,因胃癌去世的陈虻也曾让中国新闻界悲伤,作为《东方时空》的制片人,陈虻对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有着更大影响。但普通民众认识他的不多,他英年去世的消息并未引起社会太大的触动。
从1978年开始,《新闻联播》已逐渐成为中国内地新闻的一个代表和权威。1983年开始担任《新闻联播》播音员的罗京,他的嗓音、面孔是这个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
“罗京等人出现在《新闻联播》,与电视和电视节目开始在中国家庭中的普及正处在同一时间,由于节目的稀缺和资源的垄断,《新闻联播》当时的收视率能达到40%。”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徐舫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赵忠祥那批人当年没有罗京他们红,李梓萌这批新主播也不可能再达到那样的影响力。”
很多人把罗京去世和“《新闻联播》是否会改变”联系在一起。徐舫州说:“播音员对于新闻节目走向并不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只不过他们处在一个出头露面的位置上。尤其是《新闻联播》这样,连主持人换穿中山装也曾引起猜测的节目。”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10多年来央视新闻节目最大的调整即将来临。
一些业内人士承认,罗京去世,就代表一种播音风格时代的结束。如果真改版的话,属于罗京的那个《新闻联播》时代也将结束了。
1977年恢复高考后,薛飞和杜宪等人成为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第一批录取的学生,罗京、李瑞英都是79级播音班的成员。播音主持这一专业只在中国存在,在国外并没有这样一个专门的学科。
和主要通过内部选拔产生的“第一代”播音员们相比,罗京等人受过正规的播音专业培养,对于新闻的播报更加规范,也不提倡个人风格和情绪的体现。罗京们字正腔圆和正襟危坐的播报特点,则由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延续而来,这一风格一直变化不大。
随着观众品位变化和电视节目的发展,记者型、评论员型的主播逐渐受到欢迎,主播以“说”的方式播新闻,时常和观众进行观点互动。
有观众质疑罗京们没有这本事,只能播《新闻联播》,罗京们也从没辩白过。但在央视新闻中心播音组内部,大家认为“说”新闻并不很难,但上《新闻联播》就不是谁都行的。
罗京在后来会交代新来的主播,多看看采访,跟着下去跑跑采访,以便他们更快适应新的播报形式。但罗京从未有机会以这种播报方式出镜。
《新闻联播》的“变脸”猜想
本刊记者/韩永
罗京去世,再次引发《新闻联播》“变脸”猜疑。但据央视内部人士透露,《新闻联播》改革,事涉栏目新闻之外的定位,不是一句市场化就能解决的问题。
《新闻联播》“变脸”的最早消息,来自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他在接受成都某媒体采访时表示:“据我了解,央视这个月或稍后一点时间,会对包括《新闻联播》在内的很多新闻节目做出调整。从基本面来看,这是央视十多年来最大的调整。”至于调整的方向,他说:“《新闻联播》会继续体现中国主流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但在表现形式上会更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具体来说,就是“需要举重若轻,与老百姓更贴近”。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就此向中央电视台几位工作人员求证,得到的答复是:新闻频道改版确有此事,但是否包括《新闻联播》,尚不得而知。央视《新闻联播》部主任高丽萍先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没有此事”,继而要求记者向她的上一级部门新闻中心进一步核实。
香港《文汇报》的报道称,央视新闻中心的有关负责人已在本月8日向该报证实了涉及《新闻联播》的改革一事。
央视在这一问题上的闪烁其词,被解读为在非常时期,对这个敏感问题的小心谨慎。据央视一位工作人员透露,所谓“非常时期”,一是该栏目的领军人物罗京刚刚去世,二是中央电视台的新台长焦利履新不久。
从公众的反应来看,相较于新闻频道的整体改版,大家对《新闻联播》“变脸”的关注度更高。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一方面是因为该栏目在过去的几十年培养起来的数量惊人的观众群体,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他栏目的改版主要是一种业务调整,而《新闻联播》的改革,则总会有“更多的联想”。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人们已经习惯通过《新闻联播》的细微变化,来揣度这些变化背后的政治意涵。比如,人们从主持人服装颜色的冷暖,推测当天的国家大事可能呈现的基调;从某位领导人在一些重要场合的非正常空缺,推测国内政治即将发生的变化;而“今天的新闻大约需要50分钟”的开场白,则往往意味着当天可能有重大事件发生。
在其信息传递的功能随着大众传播渠道的多元化逐渐弱化后,这种能满足人们好奇心的功能反而得以强化,甚至衍生出一些娱乐功能。
媒体评论员李妍分析说,在信息传播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这种以正统话语方式、讲究政治程式化的播报方式,被泛娱乐化的社会更多地解读出了轻喜剧的意味:人们对正在严肃播报的男播音员,突然在节目中难为情地打嗝饶有兴致;对突然更换的节目主持,下意识地解读其背后的政治意味;对一部电影突然在《新闻联播》中“登堂入室”,更是给出了各种足令“友邦惊诧”的怪异联想。
一位媒体研究者分析说,《新闻联播》被娱乐的背后,说明那些曾让该栏目引以为傲的庄重、权威、字正腔圆和不苟言笑,正在失去原有的吸引力。“要让《新闻联播》重获生机,就要走出符号化,真正地回归新闻。”
“回归的路上,要做好两件事,”上述媒体研究者说:“一是内容上要处理好新闻与宣传内容之间的比例,二是形式上要有利于传播。”
《新闻联播》的这种内容格局,与该栏目长久以来的定位息息相关。央视一位工作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新闻联播》的真实定位,是“政府机关的新闻发布会,它最主要的功能是上情下达”。“各个媒体都有新闻和宣传两个功能,对央视来说,后一个功能尤为明显,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新闻联播》。”
在内容受限的情况下,形式的革新被寄予厚望。喻国明将该栏目革新的目标描述为“举重若轻”,以往的形式“严肃有余、活泼不足”。
“新闻联播是展示国家、国民、尊严、素质的重要平台,就应该保持不苟言笑的风格。改变《新闻联播》的庄重、严肃,恰恰是在掏空《新闻联播》的‘灵魂’。”一位网友如此留言。
媒体分析人士认为,对新闻形式的定位,应该抛弃这种动辄拔高的陈旧思维,恢复它本来为传播服务的本色。“也就是说,什么形式有利于传播,就用哪种形式。”而在网上一份与《新闻联播》有关的调查中,有80%以上的网友对该栏目的希望是“更活泼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