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网友:解放军的两栖、空降坦克和轮式装甲车(组图)
文:YST/在论述了中国大陆的主战坦克以后,我们有必要谈论一下大陆不属于主战坦克的装甲力量,它们包括起两栖坦克、伞兵坦克和轮式装甲车。这些武装车辆在台海两岸的战争中佔有相当的份量,尤其是两栖坦克。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三种装甲车辆都是2009年阅兵大典的重要车辆,所以必须有所论述以增加读者观看的乐趣。
1. 两栖坦克
甲. 63式水陆两用坦克
关心台海军事的人都不会放过63式水陆两用坦克,这会是解放军登陆台湾的首波装甲部队。台海一旦发生统一战争,国军遭遇99式主战坦克的机会微乎其微,遭遇63式水陆两用坦克的机会几乎是百分之百。如果国军不能抵御63式的进攻,随后而来的重装甲部队就不用提了。
中国是极少数的国家热衷于水陆两用坦克,事实上63式的改良型63A是世界唯一的现代化两栖坦克,63A的出现完全是台海战争压力下的产物。
63 式水陆两用坦克是中共从1958年开始设计,在1963年定型,战斗全重18.4吨,装备四百匹马力水冷柴油发动机,成员四人,陆上最大速度每小时64公里,水上最大航速每小时12公里,在水中能抗三级风和1.2米的浪,适合在多河流、多湖泊、沼泽和水田地区执行战斗和侦察任务。
63式抗风浪的性能不够好,渡河还可以,并不适合渡海。63式的设计主要用于航渡内陆的河流与湖泊,陆地战斗是主要任务,两栖能力是次要目标。63式不能在恶劣的海况下渡海,也无法长距离渡海,它的85毫米主炮没有火控系统所以无法在航渡时进行射击。
乙. 63A式水陆两用坦克
九0年代李登辉的「两国论」一出,台海局势随即升温。中共迫于需要对63式进行全方位的改良设计,在1997年推出63A,正式代号为ZTS-63A。
63A 的重量增加到22吨,动力系统採用功率更高的580匹马力柴油发动机,陆上最高速度达每小时75公里,非常快;火力系统除了将火砲口径升高为105毫米(和国军的M60A3主战坦克对等)并能砲射激光制导的反坦克导弹,炮塔有双向稳定系统和火炮控制系统可以在航渡时进行射击,并且配备有夜视系统和卫星导航能够进行夜间登陆。
最重要的是63A增加了两个附加的浮控箱(前后各一)和功率更高的喷水推进发动机,可以在5级风和4级浪的海况下进行长距离航行,最高速度达到每小时28公里。
大陆解放军渡海攻台湾不是说著玩的,看下面这张63C水陆两栖装甲运兵车群就很清楚了。
63C是63的一个变型车,重点不在火力而在人员输送。63C拆除了大砲,换上一挺12.7 毫米重机枪,把战斗舱改为载员舱,可以运载多达13名陆战队士兵。
63C 是一个应急的改型,水上的动力系统居然是一个车外附加的船用发动机(图215 的装甲车没有装上,只留了一个缺口),就是我们通常看到在家用小游艇和小钓船上面那种带著小螺旋桨的发动机,实在是有点粗糙。
YST 认为中国大陆那时候对攻台有点心焦,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凑合一下也要上。
63A 在火力上比国军的主战坦克M60A3具有优势,虽然它们主砲的口径相同,但是63A的砲弹的贯穿力高于M60A3的砲弹,在2000米距离发射新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穿甲能力为560毫米均质钢板或2100毫米钢筋混凝土的防御工事;加上63A还可以发射射程5.2公里的反坦克导弹可以先行攻击。下面这张照片是63A发射105毫米炮弹。
但是63A的夜视装备在探测距离上不如M60A3。M60A3到底是主战坦克,它的夜视发现距离为四千米,识别距离为两千五百米,远优于63A。夜晚作战国军的M60A3可以先敌发现和先敌开火。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优势,在海湾战争中被证明。
63A最大的弱点是防护力不足。由于浮渡的要求,两栖坦克必须减轻重量,所以63A的设计者必须减少装甲厚度。在63的基础上,63A防护能力的加强非常有限,因此无论63 还是63A都很难承受反坦克武器的打击。
丙. 63A-1式水陆两用坦克
2002年,中共对63A作了进一步的改良,改良后的63A代号是63A-1。
63A- 1在夜视系统、砲塔稳定系统、火炮控制系统、卫星导航系统都做了重大改良,并且在炮塔部分加装了反应装甲。但是在中共最近的演习63A-1都不用反应装甲,显然中共认为不到迫不得已不会加挂反应装甲。中共的军事家认为登陆作战中坦克的速度远比陆地作战重要,63A已经22吨了,加挂反应装甲会减慢速度对作战效果并不见得有利。
中共对63A-1的航渡速度仍不满意,正在进行下一步的改良。但是诸多分析显示63A-1在登陆战中至少和国军的主战坦克M60A3是平手,国军如果要打赢登陆战必须购买新一代的主战坦克,譬如美国的M1A1或法国的“勒克莱尔”(Leclerc)。
丁. ZBD2000水陆两栖坦克(非常可能就是阅兵典礼的ZBD-05)
2006年中共公开了一个新型的水陆两栖坦克,代号是ZBD2000。但是这次阅兵大典公布的型号是ZBD-05,应该指的是同一种坦克,见下图。
YST 弄不清楚ZBD是什么意思,解放军为什么不延续用ZTS的代号,为什么伞兵坦克也用ZBD,这型车是在2000年还是2005年定型,ZBD2000是否是63A-1的后继型或是重新命名....等等。ZBD2000非常有可能就是在今年阅兵典礼将出现的ZBD-05。解放军的武器代号繁多,YST无法厘清这些细节。这些问题也许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ZBD2000是一种全新的水陆两栖坦克,性能远优于63A。
从研发和公开的时间来看,ZBD2000是为台海战争量身订做的。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令中共不能大意,于是就为解放军的海军陆战队专门设计了这个最新型的水陆两栖坦克。
ZBD2000的车身造型是特殊设计的,尤其它的车头是油压控制、可以放下和收起的一块钢板,在高速航行的时候放下来就像是一块冲浪板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水的阻力,这是它能够获得水上高速的主要原因。
ZBD2000 与过去的两栖坦克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速度快,它由两个特殊设计的喷水装置来推动,行驶在海上的最高速度至少为25节(45公里/小时),这个速度相当于海军护卫舰的速度,是中国第一个能在海上高速航行的两栖坦克,而且能航行相当远的距离,最远可达500公里。
进行登陆作战时,大型登陆舰通常在距离海岸10公里处放出两栖坦克,ZBD2000只需要14分鐘就可以上岸,比63A的登陆时间缩短了9分鐘,因此生存能力大为提高。在陆地上ZBD2000的最高速度为65公里/小时,对履带车而言相当快速。
ZBD2000的重量不清楚,但是我们知道它有下面三个型式:
A. ZBD2000两栖步兵战车(Amphibious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
ZBD2000两栖步兵战车有组员三人,载员6~10名全副武装的陆战队士兵,主要武器为一门30毫米机关炮。这门30毫米机关炮是一个全新的设计。除此之外,ZBD2000两栖步兵战车还可以发射反坦克导弹。
上面这张照片有意思的是,ZBD2000採取低姿态(low profile)降低受攻击的面积,只有油压的悬挂系统有这个能力。另外ZBD2000车头的姿势仍是高速航行时的(冲浪板放下)姿势。
B. ZBD2000水陆两栖坦克
ZBD2000水陆两栖坦克有先进的复合装甲,它的主要武器是一门105毫米炮。
ZBD2000採用先进的火控系统,所以无论在陆地或是海上它都可以进行精确射击。
C. ZBD2000水陆两栖作战指挥车
ZBD2000指挥车的内容YST不清楚。指挥车没有公开的资料,显然内容属于保密范围。
2. 伞兵坦克
中国大陆早在1975年就提出「超轻型坦克」(小于10吨)的构想,目标是可以空投作为伞兵战车。中共在1976年成立设计队伍,1977年研製出来首辆原型车,代号为WZ-141,基本设计有两个型号,分别安装反坦克导弹和无后座力炮。1980年研发单位将两辆原型车交给空降兵试用,预计在1985年列装。但是由于1980年代国际情势转好,在邓小平削减军费来发展经济的大方针下,中央停止了WZ-141的研发工作。
1995年,李登辉发表「两国论」,台海情势转趋严峻,中国空降兵装备现代化的议题再度被放上时间表。1996年,中国向俄国购买了BMD-3伞兵战车作为参考,展开了国产伞兵战车的研发。
YST 不清楚大陆伞兵战车的发展时间表,连型号都弄不清楚。有的消息来源它的代号是ZBD2000,表示2000年定型;有的消息来源代号是ZBD-03,表示2003年定型。YST 採取了后者,因为来源是【解放军报】。
ZBD-03伞兵战车虽说是参照俄国BMD-3设计的,但是佈局完全不同,尤其是载员室。ZBD03车体是铝和钢的复合装甲,重8吨,乘员三人(车长、炮长、驾驶员),载员为四名全副武装的伞兵,见下图。
上面这张照片读者可以看到三个打开的座舱盖,它们指示了三名乘员的位置:最前面是驾驶员、后面是车长、再后面炮塔上的是炮长。所以ZBD-03是单人炮塔。
ZBD-03的主要武器是一门25毫米机关炮,这门炮是美国M242「丛林之王」(Bushmaster)25毫米机关炮的仿製品,射速与M242相同,砲弹有穿甲弹125发和榴弹225发。
次要武器一挺7.62毫米的同轴机枪(在炮的左侧),备弹1000发。
另外,ZBD-03还可以发射红箭-73B反坦克导弹,备弹四枚,垂直破甲厚度850毫米,射程三千公尺,可以有效对付第二代主战坦克。
ZBD-03必须具备的性能是能够空投,所以重量要轻,因此装甲很薄,只能防御小口径子弹、手榴弹和小块的弹片。
下面我们来看一系列的空投照片,这样就对空降兵的运作有点概念了。
问题:空降兵是在车内随车空降吗?
如果不是,集结和找车子还挺麻烦的,也可能会出问题和更不安全。
空降兵是高危险的兵种,他们深入敌后,装甲单薄、没有重武器、没有后援、没有后勤补给、但是任务重大。他们的任务是攻佔重要战略据点并且守住一至两天(通常顶多两天)直到友军的大部队到达。空降兵特别要求勇敢、机智、和牺牲的精神,一般而言,一场战役空降兵能生存下来的大约只有三分之一。
中共最早成立的空降兵就是由朝鲜战争打出震惊世界的「上甘岭」保卫战的15军组成的。上甘岭之战是现代战争史上炮火最激烈、过程最血腥、牺牲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志愿军在这场战役以寡敌众、击退了美国联军的人海战术加火海战术,守住了被削掉两米的上甘岭。中国志愿军意志坚强的战斗精神使美国瞭解这场战争美国联军赢不了,因此为朝鲜战争的停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实当时的15军并不是解放军的一级部队,但是在「上甘岭」之役15军表现的高昂士气、顽强斗志与牺牲精神是惊天动地的。
值得一提的是,上甘岭的战役后期有12军的增援,12军的主力是原国民党的部队。15军加12军共四万两千人击退美国联军六万五千人的疯狂进攻,并且歼灭了两万五千人,谁说美军不用人海战术?
在只有3.7平方公里的战场双方集结了超过十万的重兵打了40多天,上甘岭战斗之激烈在现代战争史上是空前的,火力的猛烈也是空前的,单是美军飞机就被击落与击伤两百多架,砲弹和炸弹就不用说了。美国联军投掷的火力是志愿军的四倍,但是中国志愿军顶住了联军的进攻,二战时的德军、日军和俄军都没有这个战斗力。
中国军队(共产党加国民党)是全世界最优秀的部队。
15军一战闻名,成为世界最知名的劲旅,军长秦基伟后来做了中共的国防部长。
1984年邓小平主持的阅兵大典秦基伟是阅兵总指挥。
今天的国际情势越来越复杂,要求快速反应的军事行动越来越多,中国的国际地位日渐提升,未来在军事上中国空降兵扮演的角色也会越来越重。
YST 贴一张空降兵照片向这些勇敢的士兵致敬。
3. 中国大陆的轮式战车
最后,我们要介绍一点中国大陆的轮式战车。YST 对大陆的轮式战车不是很瞭解,它们的型号也有点乱。但是在详细论述台湾的轮式战车后若是不介绍大陆的似乎有点说不过去,更何况今年的阅兵大典将首度出现8x8的轮式战车,因此只好冒险说说。
中国是大国,大陆的轮式战车4x4、6x6和8x8都有,各种变种车也很齐全。4x4的战车反正已经落伍我们就不提了,在这里YST就贴几张6x6和8x8的图片让大家欣赏一下顺便说明。
甲. 92式6x6轮式装甲车
解放军在1987年提出6x6轮式装甲车的要求,「北方工业公司」于是就设计了92式。经过三万公里的路试,这个装甲车在1994年得到合格认证,1995年进入解放军服役,代号是ZSL92。
在动力系统上,92式採用德国设计的气冷式320匹马力柴油发动机,有动力驾驶(power steering)转动前四个轮子,有自动变速器,最高速度为85公里/小时,水上浮渡的速度为8公里/小时,陆地最大航程600~800公里。
在舒适性上,92式有空调设备。
在防御力上,92式有超压式的核生化防御设备和自动灭火设备,整个车子四周都可以防御12.7毫米重机枪的攻击。
92式在前方有两个很大的玻璃窗,长得有点像法国的VAB,主要武器是一门25毫米机关炮,见下图。
这个装甲救护车有三张病床和急救设备。
车头有隻“怪手”不像是武器,不知作何用途?
乙. ZBD-09 8x8轮式装甲车
当世界各国的陆军陆续进入8x8装甲车的时候,解放军也与时俱进在2006年测试8x8轮式装甲车并準备出口它的产品,解放军的代号还不知道,出口的代号是 VN1。根据「宋兵乙」网友提供的阅兵资料解放军8x8轮式步兵战车的代号是ZBD-09,YST就用这个代号想来不至于有错,因为中国大陆只发展了一种八个轮子的步兵装甲车。由于8x8以前没有代号,ZBD-09表示是2009才定型的,所以ZBD-09应该是解放军的正式代号,不可能出错。
ZBD-09 战斗全重21吨,乘员三人,载员七人;公路最高速度100公里/小时,越野平均速度40公里/小时,水上航速8公里/小时;陆地最大行程800公里;爬坡30度,跨壕沟1.8米,越直墙0.55米。
ZBD-09的武器多样化,各种不同的变形车有不同的武器配置。
目前ZBD-09有五个车型:
a. 步兵战斗车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简称IFV)
步兵战斗车装备一门3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7.62毫米同轴机枪。
b. 120毫米加农炮炮车
图241: ZBD-09 120毫米加农炮8x8炮车
c. 122毫米加榴炮炮车
图242: ZBD-09 122毫米加榴炮自行炮车开火
d. 装甲指挥车
YST 没有指挥车的图片。
e. 战场救援车
4. 小结
a.两栖坦克ZTS-63A和ZBD2000是中国大陆针对台海问题所发展的武器。
b.伞兵战车ZBD-03原先是针对李登辉的「两国论」研发的,但是随著国际情势的复杂化,伞兵战车将在中国的快反战争中扮演重要角色。
c.中国大陆的轮式装甲车有6x6的ZSL-92与最新式8x8的ZBD-09,它们都有多种变形车并且提供外销。
d.说实话,大陆的8x8轮式装甲车虽然管用(能扛120毫米的大砲)但是没有台湾的“云豹”好看。
e.大陆的ZBD-09像粗旷的壮男;台湾的“云豹”像细緻的美女。
壮男嘛,当然要在外面干粗活;美女嘛,养在家里干点细活就可以了。
所以YST对两岸8x8装甲车的评价是:各有千秋!
5. 阅兵典礼前的话
坦克一向是阅兵典礼最被关注的武器之一,「漫谈坦克」这个系列文章是为2009年中国大陆开国60周年阅兵大典而写的。第一篇「坦克 — 陆战之王」发表在2009/06/08,YST 认为时间很充裕,没有想到等到主角,中国大陆的主战坦克,出现的时候已经是2009/09/20,距离阅兵大典只剩下10天了。
中国是陆权大国,也是坦克大国,需要说的和应该说的有很多,无法三言两语交代。至于能够说的就更多了,不可能全部交代。这10天,YST挑灯夜战终于在九月底以前完成对中国大陆装甲武器的基本论述,希望对读者有一点帮助。
坦克是陆军威力最大与最重要的攻击性武器,它的技术在陆军武器中含量最高,所牵涉的科技既广且深。本系列只是对坦克做最简单的与最扼要的叙述,为的是提升读者观看阅兵典礼的乐趣。如果读者在读完这个系列文章后观看阅兵时除了看热闹也能看一点点门道,YST 就觉得所花的时间和心力都值得了。
二十篇的系列文章是应该有一个总结的,但是YST非常累了,需要补足睡眠,在10月01日以前写出总结已不可能。YST跟各位读者一样,怀著非常兴奋的心情等待这个大阅兵。阅兵过后,定下心来再写结论完成这个长系列。
1. 两栖坦克
甲. 63式水陆两用坦克
关心台海军事的人都不会放过63式水陆两用坦克,这会是解放军登陆台湾的首波装甲部队。台海一旦发生统一战争,国军遭遇99式主战坦克的机会微乎其微,遭遇63式水陆两用坦克的机会几乎是百分之百。如果国军不能抵御63式的进攻,随后而来的重装甲部队就不用提了。
中国是极少数的国家热衷于水陆两用坦克,事实上63式的改良型63A是世界唯一的现代化两栖坦克,63A的出现完全是台海战争压力下的产物。
63 式水陆两用坦克是中共从1958年开始设计,在1963年定型,战斗全重18.4吨,装备四百匹马力水冷柴油发动机,成员四人,陆上最大速度每小时64公里,水上最大航速每小时12公里,在水中能抗三级风和1.2米的浪,适合在多河流、多湖泊、沼泽和水田地区执行战斗和侦察任务。
63式抗风浪的性能不够好,渡河还可以,并不适合渡海。63式的设计主要用于航渡内陆的河流与湖泊,陆地战斗是主要任务,两栖能力是次要目标。63式不能在恶劣的海况下渡海,也无法长距离渡海,它的85毫米主炮没有火控系统所以无法在航渡时进行射击。
乙. 63A式水陆两用坦克
九0年代李登辉的「两国论」一出,台海局势随即升温。中共迫于需要对63式进行全方位的改良设计,在1997年推出63A,正式代号为ZTS-63A。
63A 的重量增加到22吨,动力系统採用功率更高的580匹马力柴油发动机,陆上最高速度达每小时75公里,非常快;火力系统除了将火砲口径升高为105毫米(和国军的M60A3主战坦克对等)并能砲射激光制导的反坦克导弹,炮塔有双向稳定系统和火炮控制系统可以在航渡时进行射击,并且配备有夜视系统和卫星导航能够进行夜间登陆。
最重要的是63A增加了两个附加的浮控箱(前后各一)和功率更高的喷水推进发动机,可以在5级风和4级浪的海况下进行长距离航行,最高速度达到每小时28公里。
图211:中共解放军 ZTS-63A两栖坦克的正面
图212:中共解放军 ZTS-63A两栖坦克的侧面
图213:解放军63A两栖坦克重新设计的外壳和改良的动力使它能在恶劣海况下进行浮渡。
图214:63A两栖坦克进行海上浮渡(注意车后两个巨大的喷水孔)。
图212:中共解放军 ZTS-63A两栖坦克的侧面
图213:解放军63A两栖坦克重新设计的外壳和改良的动力使它能在恶劣海况下进行浮渡。
图214:63A两栖坦克进行海上浮渡(注意车后两个巨大的喷水孔)。
大陆解放军渡海攻台湾不是说著玩的,看下面这张63C水陆两栖装甲运兵车群就很清楚了。
63C是63的一个变型车,重点不在火力而在人员输送。63C拆除了大砲,换上一挺12.7 毫米重机枪,把战斗舱改为载员舱,可以运载多达13名陆战队士兵。
63C 是一个应急的改型,水上的动力系统居然是一个车外附加的船用发动机(图215 的装甲车没有装上,只留了一个缺口),就是我们通常看到在家用小游艇和小钓船上面那种带著小螺旋桨的发动机,实在是有点粗糙。
YST 认为中国大陆那时候对攻台有点心焦,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凑合一下也要上。
图215:中共海军陆战队和他们的63C两栖装甲运兵车
63A 在火力上比国军的主战坦克M60A3具有优势,虽然它们主砲的口径相同,但是63A的砲弹的贯穿力高于M60A3的砲弹,在2000米距离发射新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穿甲能力为560毫米均质钢板或2100毫米钢筋混凝土的防御工事;加上63A还可以发射射程5.2公里的反坦克导弹可以先行攻击。下面这张照片是63A发射105毫米炮弹。
图216:63A发射105毫米炮弹。105毫米的炮也能发出这么大的火球,颇为震憾。
但是63A的夜视装备在探测距离上不如M60A3。M60A3到底是主战坦克,它的夜视发现距离为四千米,识别距离为两千五百米,远优于63A。夜晚作战国军的M60A3可以先敌发现和先敌开火。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优势,在海湾战争中被证明。
63A最大的弱点是防护力不足。由于浮渡的要求,两栖坦克必须减轻重量,所以63A的设计者必须减少装甲厚度。在63的基础上,63A防护能力的加强非常有限,因此无论63 还是63A都很难承受反坦克武器的打击。
丙. 63A-1式水陆两用坦克
2002年,中共对63A作了进一步的改良,改良后的63A代号是63A-1。
63A- 1在夜视系统、砲塔稳定系统、火炮控制系统、卫星导航系统都做了重大改良,并且在炮塔部分加装了反应装甲。但是在中共最近的演习63A-1都不用反应装甲,显然中共认为不到迫不得已不会加挂反应装甲。中共的军事家认为登陆作战中坦克的速度远比陆地作战重要,63A已经22吨了,加挂反应装甲会减慢速度对作战效果并不见得有利。
中共对63A-1的航渡速度仍不满意,正在进行下一步的改良。但是诸多分析显示63A-1在登陆战中至少和国军的主战坦克M60A3是平手,国军如果要打赢登陆战必须购买新一代的主战坦克,譬如美国的M1A1或法国的“勒克莱尔”(Leclerc)。
丁. ZBD2000水陆两栖坦克(非常可能就是阅兵典礼的ZBD-05)
2006年中共公开了一个新型的水陆两栖坦克,代号是ZBD2000。但是这次阅兵大典公布的型号是ZBD-05,应该指的是同一种坦克,见下图。
图217: 中共解放军陆战队最新型的水陆两栖坦克ZBD2000。
YST 弄不清楚ZBD是什么意思,解放军为什么不延续用ZTS的代号,为什么伞兵坦克也用ZBD,这型车是在2000年还是2005年定型,ZBD2000是否是63A-1的后继型或是重新命名....等等。ZBD2000非常有可能就是在今年阅兵典礼将出现的ZBD-05。解放军的武器代号繁多,YST无法厘清这些细节。这些问题也许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ZBD2000是一种全新的水陆两栖坦克,性能远优于63A。
从研发和公开的时间来看,ZBD2000是为台海战争量身订做的。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令中共不能大意,于是就为解放军的海军陆战队专门设计了这个最新型的水陆两栖坦克。
ZBD2000的车身造型是特殊设计的,尤其它的车头是油压控制、可以放下和收起的一块钢板,在高速航行的时候放下来就像是一块冲浪板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水的阻力,这是它能够获得水上高速的主要原因。
图218: ZBD2000液压系统将“冲浪板”展开準备下海
图219: 高速航行时,ZBD2000将“冲浪板”放下。
图219: 高速航行时,ZBD2000将“冲浪板”放下。
ZBD2000 与过去的两栖坦克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速度快,它由两个特殊设计的喷水装置来推动,行驶在海上的最高速度至少为25节(45公里/小时),这个速度相当于海军护卫舰的速度,是中国第一个能在海上高速航行的两栖坦克,而且能航行相当远的距离,最远可达500公里。
进行登陆作战时,大型登陆舰通常在距离海岸10公里处放出两栖坦克,ZBD2000只需要14分鐘就可以上岸,比63A的登陆时间缩短了9分鐘,因此生存能力大为提高。在陆地上ZBD2000的最高速度为65公里/小时,对履带车而言相当快速。
ZBD2000的重量不清楚,但是我们知道它有下面三个型式:
A. ZBD2000两栖步兵战车(Amphibious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
ZBD2000两栖步兵战车有组员三人,载员6~10名全副武装的陆战队士兵,主要武器为一门30毫米机关炮。这门30毫米机关炮是一个全新的设计。除此之外,ZBD2000两栖步兵战车还可以发射反坦克导弹。
图220: ZBD2000两栖步兵战车
图221: ZBD2000两栖步兵战车发射反坦克导弹
图222: 登陆后,陆战队士兵从ZBD2000后舱门跃出,寻找有利的射击位置。
图223: 陆战队士兵从ZBD2000后舱门跃出进入射击位置。
图221: ZBD2000两栖步兵战车发射反坦克导弹
图222: 登陆后,陆战队士兵从ZBD2000后舱门跃出,寻找有利的射击位置。
图223: 陆战队士兵从ZBD2000后舱门跃出进入射击位置。
上面这张照片有意思的是,ZBD2000採取低姿态(low profile)降低受攻击的面积,只有油压的悬挂系统有这个能力。另外ZBD2000车头的姿势仍是高速航行时的(冲浪板放下)姿势。
B. ZBD2000水陆两栖坦克
ZBD2000水陆两栖坦克有先进的复合装甲,它的主要武器是一门105毫米炮。
ZBD2000採用先进的火控系统,所以无论在陆地或是海上它都可以进行精确射击。
图224: 集结待命的ZBD2000水陆两栖坦克。
C. ZBD2000水陆两栖作战指挥车
ZBD2000指挥车的内容YST不清楚。指挥车没有公开的资料,显然内容属于保密范围。
2. 伞兵坦克
中国大陆早在1975年就提出「超轻型坦克」(小于10吨)的构想,目标是可以空投作为伞兵战车。中共在1976年成立设计队伍,1977年研製出来首辆原型车,代号为WZ-141,基本设计有两个型号,分别安装反坦克导弹和无后座力炮。1980年研发单位将两辆原型车交给空降兵试用,预计在1985年列装。但是由于1980年代国际情势转好,在邓小平削减军费来发展经济的大方针下,中央停止了WZ-141的研发工作。
1995年,李登辉发表「两国论」,台海情势转趋严峻,中国空降兵装备现代化的议题再度被放上时间表。1996年,中国向俄国购买了BMD-3伞兵战车作为参考,展开了国产伞兵战车的研发。
YST 不清楚大陆伞兵战车的发展时间表,连型号都弄不清楚。有的消息来源它的代号是ZBD2000,表示2000年定型;有的消息来源代号是ZBD-03,表示2003年定型。YST 採取了后者,因为来源是【解放军报】。
ZBD-03伞兵战车虽说是参照俄国BMD-3设计的,但是佈局完全不同,尤其是载员室。ZBD03车体是铝和钢的复合装甲,重8吨,乘员三人(车长、炮长、驾驶员),载员为四名全副武装的伞兵,见下图。
图225: ZBD-03伞兵战车,将出现在2009年的阅兵大典。
上面这张照片读者可以看到三个打开的座舱盖,它们指示了三名乘员的位置:最前面是驾驶员、后面是车长、再后面炮塔上的是炮长。所以ZBD-03是单人炮塔。
ZBD-03的主要武器是一门25毫米机关炮,这门炮是美国M242「丛林之王」(Bushmaster)25毫米机关炮的仿製品,射速与M242相同,砲弹有穿甲弹125发和榴弹225发。
次要武器一挺7.62毫米的同轴机枪(在炮的左侧),备弹1000发。
另外,ZBD-03还可以发射红箭-73B反坦克导弹,备弹四枚,垂直破甲厚度850毫米,射程三千公尺,可以有效对付第二代主战坦克。
ZBD-03必须具备的性能是能够空投,所以重量要轻,因此装甲很薄,只能防御小口径子弹、手榴弹和小块的弹片。
下面我们来看一系列的空投照片,这样就对空降兵的运作有点概念了。
图226: 空降兵和他们崭新的ZBD-03伞兵战车整装待发
图227: ZBD-03伞兵战车在运输机的机舱。一架伊尔76运输机可以运载一个营的空降兵或三辆ZBD-03伞兵战车。
图227: ZBD-03伞兵战车在运输机的机舱。一架伊尔76运输机可以运载一个营的空降兵或三辆ZBD-03伞兵战车。
图228: ZBD-03伞兵战车滑出运输机
图229: ZBD-03伞兵战车空降中
图230: ZBD-03伞兵战车著陆
图231: ZBD-03著陆后,空降兵迅速将伞与车分离。
图229: ZBD-03伞兵战车空降中
图230: ZBD-03伞兵战车著陆
图231: ZBD-03著陆后,空降兵迅速将伞与车分离。
问题:空降兵是在车内随车空降吗?
如果不是,集结和找车子还挺麻烦的,也可能会出问题和更不安全。
图232: ZBD-03伞兵战车在战场驰骋
图233: ZBD-03伞兵战车发动攻击
图233: ZBD-03伞兵战车发动攻击
空降兵是高危险的兵种,他们深入敌后,装甲单薄、没有重武器、没有后援、没有后勤补给、但是任务重大。他们的任务是攻佔重要战略据点并且守住一至两天(通常顶多两天)直到友军的大部队到达。空降兵特别要求勇敢、机智、和牺牲的精神,一般而言,一场战役空降兵能生存下来的大约只有三分之一。
中共最早成立的空降兵就是由朝鲜战争打出震惊世界的「上甘岭」保卫战的15军组成的。上甘岭之战是现代战争史上炮火最激烈、过程最血腥、牺牲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志愿军在这场战役以寡敌众、击退了美国联军的人海战术加火海战术,守住了被削掉两米的上甘岭。中国志愿军意志坚强的战斗精神使美国瞭解这场战争美国联军赢不了,因此为朝鲜战争的停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实当时的15军并不是解放军的一级部队,但是在「上甘岭」之役15军表现的高昂士气、顽强斗志与牺牲精神是惊天动地的。
值得一提的是,上甘岭的战役后期有12军的增援,12军的主力是原国民党的部队。15军加12军共四万两千人击退美国联军六万五千人的疯狂进攻,并且歼灭了两万五千人,谁说美军不用人海战术?
在只有3.7平方公里的战场双方集结了超过十万的重兵打了40多天,上甘岭战斗之激烈在现代战争史上是空前的,火力的猛烈也是空前的,单是美军飞机就被击落与击伤两百多架,砲弹和炸弹就不用说了。美国联军投掷的火力是志愿军的四倍,但是中国志愿军顶住了联军的进攻,二战时的德军、日军和俄军都没有这个战斗力。
中国军队(共产党加国民党)是全世界最优秀的部队。
15军一战闻名,成为世界最知名的劲旅,军长秦基伟后来做了中共的国防部长。
1984年邓小平主持的阅兵大典秦基伟是阅兵总指挥。
今天的国际情势越来越复杂,要求快速反应的军事行动越来越多,中国的国际地位日渐提升,未来在军事上中国空降兵扮演的角色也会越来越重。
YST 贴一张空降兵照片向这些勇敢的士兵致敬。
图234: 中共解放军的空降兵整装待发。
3. 中国大陆的轮式战车
最后,我们要介绍一点中国大陆的轮式战车。YST 对大陆的轮式战车不是很瞭解,它们的型号也有点乱。但是在详细论述台湾的轮式战车后若是不介绍大陆的似乎有点说不过去,更何况今年的阅兵大典将首度出现8x8的轮式战车,因此只好冒险说说。
中国是大国,大陆的轮式战车4x4、6x6和8x8都有,各种变种车也很齐全。4x4的战车反正已经落伍我们就不提了,在这里YST就贴几张6x6和8x8的图片让大家欣赏一下顺便说明。
甲. 92式6x6轮式装甲车
解放军在1987年提出6x6轮式装甲车的要求,「北方工业公司」于是就设计了92式。经过三万公里的路试,这个装甲车在1994年得到合格认证,1995年进入解放军服役,代号是ZSL92。
在动力系统上,92式採用德国设计的气冷式320匹马力柴油发动机,有动力驾驶(power steering)转动前四个轮子,有自动变速器,最高速度为85公里/小时,水上浮渡的速度为8公里/小时,陆地最大航程600~800公里。
在舒适性上,92式有空调设备。
在防御力上,92式有超压式的核生化防御设备和自动灭火设备,整个车子四周都可以防御12.7毫米重机枪的攻击。
92式在前方有两个很大的玻璃窗,长得有点像法国的VAB,主要武器是一门25毫米机关炮,见下图。
图235: 92式6x6轮式装甲车
图236: ZSL92开火。注意载员舱在车尾的进出门,车尾的左右各有一个螺旋桨作为浮渡时的推进器。
图237: 92式6x6装甲救护车
图237: 92式6x6装甲救护车
这个装甲救护车有三张病床和急救设备。
车头有隻“怪手”不像是武器,不知作何用途?
图238: 解放军6x6轮式装甲运兵车的车队。
乙. ZBD-09 8x8轮式装甲车
当世界各国的陆军陆续进入8x8装甲车的时候,解放军也与时俱进在2006年测试8x8轮式装甲车并準备出口它的产品,解放军的代号还不知道,出口的代号是 VN1。根据「宋兵乙」网友提供的阅兵资料解放军8x8轮式步兵战车的代号是ZBD-09,YST就用这个代号想来不至于有错,因为中国大陆只发展了一种八个轮子的步兵装甲车。由于8x8以前没有代号,ZBD-09表示是2009才定型的,所以ZBD-09应该是解放军的正式代号,不可能出错。
图239: ZBD-09 8x8轮式装甲车
ZBD-09 战斗全重21吨,乘员三人,载员七人;公路最高速度100公里/小时,越野平均速度40公里/小时,水上航速8公里/小时;陆地最大行程800公里;爬坡30度,跨壕沟1.8米,越直墙0.55米。
ZBD-09的武器多样化,各种不同的变形车有不同的武器配置。
目前ZBD-09有五个车型:
a. 步兵战斗车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简称IFV)
步兵战斗车装备一门3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7.62毫米同轴机枪。
图240: ZBD-09步兵战斗车
b. 120毫米加农炮炮车
图241: ZBD-09 120毫米加农炮8x8炮车
c. 122毫米加榴炮炮车
图242: ZBD-09 122毫米加榴炮自行炮车开火
d. 装甲指挥车
YST 没有指挥车的图片。
e. 战场救援车
图243: ZBD-09的战场救援车,它负责在战场做修理和拖吊的工作。
4. 小结
a.两栖坦克ZTS-63A和ZBD2000是中国大陆针对台海问题所发展的武器。
b.伞兵战车ZBD-03原先是针对李登辉的「两国论」研发的,但是随著国际情势的复杂化,伞兵战车将在中国的快反战争中扮演重要角色。
c.中国大陆的轮式装甲车有6x6的ZSL-92与最新式8x8的ZBD-09,它们都有多种变形车并且提供外销。
d.说实话,大陆的8x8轮式装甲车虽然管用(能扛120毫米的大砲)但是没有台湾的“云豹”好看。
e.大陆的ZBD-09像粗旷的壮男;台湾的“云豹”像细緻的美女。
壮男嘛,当然要在外面干粗活;美女嘛,养在家里干点细活就可以了。
所以YST对两岸8x8装甲车的评价是:各有千秋!
5. 阅兵典礼前的话
坦克一向是阅兵典礼最被关注的武器之一,「漫谈坦克」这个系列文章是为2009年中国大陆开国60周年阅兵大典而写的。第一篇「坦克 — 陆战之王」发表在2009/06/08,YST 认为时间很充裕,没有想到等到主角,中国大陆的主战坦克,出现的时候已经是2009/09/20,距离阅兵大典只剩下10天了。
中国是陆权大国,也是坦克大国,需要说的和应该说的有很多,无法三言两语交代。至于能够说的就更多了,不可能全部交代。这10天,YST挑灯夜战终于在九月底以前完成对中国大陆装甲武器的基本论述,希望对读者有一点帮助。
坦克是陆军威力最大与最重要的攻击性武器,它的技术在陆军武器中含量最高,所牵涉的科技既广且深。本系列只是对坦克做最简单的与最扼要的叙述,为的是提升读者观看阅兵典礼的乐趣。如果读者在读完这个系列文章后观看阅兵时除了看热闹也能看一点点门道,YST 就觉得所花的时间和心力都值得了。
二十篇的系列文章是应该有一个总结的,但是YST非常累了,需要补足睡眠,在10月01日以前写出总结已不可能。YST跟各位读者一样,怀著非常兴奋的心情等待这个大阅兵。阅兵过后,定下心来再写结论完成这个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