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夫妻生活于深山岩洞中 被称作神仙伴侣(组图)
多情岩下“老先生”和“小幺妹”的家
一场侠士救美,促成一段姐弟恋情。当时,他正值壮年,未婚,四海为家。大他6岁的她带着一双儿女,寡居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岩洞中……
美妙时光转瞬即逝,鬓染银色的恋人仍固执地守着岩洞形影不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尽情享受二人世界。
如今,76岁的她依然是他眼中的“小幺妹”,70岁的他则是她心里永远的“老先生”。
“多情岩”,位于江津区柏林镇双凤村小月3社,隐于海拔1500余米的密林深处。“多情岩”中的男女主人——70岁的胡仁发和76岁的王永芳,在此生活已近半个世纪,被当地人羡慕地称作“神仙伴侣”。
夫唱妇随让人艳羡
10月22日,雨过天晴,记者从主城驱车出发,赶到双凤村时,已是中午。村干部称,胡老先生很早就到场上迎接过,因无联系方式,担心独自在家的老伴,老人只好回去了。
蜿蜒的土公路一直伸向丛林深处,泥泞的山路颠簸得车上的同行者左倒右歪。“现在,车子可以一直开到他们家山脚,但进去的车很少,他们仍是步行,进出至少要1个小时。”该镇文化站站长王侦友称,提起“多情岩”,当地人就会给你讲胡仁发对老妻如宝般的疼爱。
在山腰的石板路上转了两个弯,眼前隐约看到一壁悬崖,开着木门的土墙壁,似被镶在岩洞口。未见人影,先听见狗吠。“不要叫,肯定是客人到了。”声落人出,一老妇手握铁铲站在院坝上。
蓝衫黑裤,花白头发扎成两条齐肩马尾,头上缠着白色头帕,利索的动作、清脆的嗓音,很难相信,眼前这位顶多年过半百的大妈,竟是76岁高龄的王永芳婆婆。
“是老先生说的记者吧?”王永芳掏出手机,熟练地摁出一串数字:“老先生,你等的客人到家了,赶紧回来吧。”
15分钟后,山谷中回荡起高亢的歌声:“太阳出来漫山红,哥哥情意妹妹懂,我走西岭你走东,我俩情话满山冲……”胡仁发的出场很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鹤发银须,双眼炯炯有神,身背农药箱的他腰板挺直,脚蹬雨靴,步伐矫健。“就怕你们到了没人,我只好叫小幺妹在家等到。”
“老先生”刚坐下,“小幺妹”王永芳弯腰放了双布鞋在他跟前:“赶紧把鞋换了,免得湿了脚。”当着外人,老两口毫不避讳地大秀恩爱:老婆婆时不时帮老汉整衣衫、理胡须,老汉则把从山间采回的野花插在老婆婆头上,把刚摘下的鸭梨喂进她嘴里。所有的幸福,在这一刻凝聚成了一个甜蜜的糖梨。
“老先生”在住家一公里范围内种了粮食和各种时蔬,没有特殊原因,老两口吃过早饭就上坡,干完活路才回家。“今天她在家等你们,没得帮手,我做事总觉得不对劲。”“你们进出都是手牵手、形影不离,突然分别大半天,怪不习惯吧?”小辈的玩笑让“小幺妹”羞红了脸、低下了头,“老先生”则一阵哈哈大笑。
赶场、走亲戚、干农活、洗衣做饭、喂猪、拾柴火……“老先生”和“小幺妹”总是不离左右,夫妻俩的热络劲,令旁人又羡慕又嫉妒。有人向他们请教让爱情保鲜的秘诀,“老先生”和“小幺妹”的答案很简单:“不想在分别中体验想念和牵挂。”
江湖郎中侠义救美
胡仁发和王永芳是怎样牵手人生的?
王永芳是当地人,家有7兄妹,她排行老五。18岁那年,长相俊俏、善长女红的她经人说媒,嫁到离娘家约两公里远的地方,丈夫长她11岁,是个裁缝。“他很疼人,我所有衣服都是他亲手缝制。”
不久,一双儿女相继出世。日子虽清苦,夫妻俩同甘共苦,相亲相爱。没想到大儿子游盛超10岁那年,丈夫却因病撒手人寰。次年,婆母也逝世。
一个年轻的寡妇拖着年幼的儿女,日子的艰难不言而喻。王永芳给生产队喂过猪、牛,在生产队食堂打过杂,在靠工分生活的年月,一家3口的温饱成了大问题。穷和苦,王永芳咬牙硬挺着,但寡妇门前的是非却让她无奈又无助……
所有的幸福,在这一刻凝聚成了甜蜜的糖梨。
胡仁发与王永芳的丈夫是同一个生产队的老乡,早年曾凭草药手艺和一身武术走南闯北。王永芳结婚时,他正好在家,目睹了新娘的美貌,并在心底记下了她举手投足间的笑颜。
“那时,除了她的漂亮,让人羡慕的还有她的针线活、锅灶活和醪糟手艺。”谈起爱人的美,胡仁发的自豪和爱怜在眉宇间展露无遗。就像面对一幅美丽的画,每次相遇,胡仁发对王永芳都只是远观,大气也不敢出。“怕惊扰了她。”
丈夫和婆母离世后,王永芳搬到了半山腰的岩洞居住,其间,胡仁发在村卫生院上班。卫生院就在岩洞斜对的山脚,王永芳的自留地在卫生院正前方。一天,王永芳外出途中,被同村的无赖拦住欲耍流氓,恰好遭胡仁发撞个正着,挨了一顿痛打后,无赖落荒而逃。“不能再让她被欺负了。”此后,每天上班,胡仁发总会不时观察王永芳的家和自留地。“看到她有肩挑背磨的活路,我就跑去帮她。”
一年中青黄不接的五六月,王永芳一家3口总是缺吃少穿。“不用我开口,他总是及时送来钱粮。”没有人敢来找麻烦了,但有关两人的闲言碎语却在乡间流传开来。怕影响尚未婚娶的胡仁发,王永芳委婉地向胡仁发表示:两人还是保持一定距离。胡仁发却理直气壮称:身正不怕影子歪。而且,他来岩洞的次数更勤了。
从此,醪糟、布鞋成了王永芳款待和报答胡仁发的特定方式,无法言喻的相思和牵挂,也在这对患难见真情的男女间滋长,“老先生”和“小幺妹”成了彼此的昵称。
大火难阻有情人
时光如梭,王永芳的儿女先后走出大山成家立业。一次,趁大儿媳回家的机会,胡仁发在灶间以“江湖郎中救美”的故事,告诉了大儿媳他和“小幺妹”的奇缘,并试探着问:“一双儿女各自成家后,你觉得两位老人该有怎样的结局?”当时,胡仁发40岁,在王家以“老先生”身份进出已近10年,王永芳则年近半百。
在学校当老师、24岁的大儿媳袁连芬当即表态:“他们应该生活在一起,相携走完以后的人生。”随后,她补充道:“胡老师,我晓得故事主人公就是你和我妈。”袁连芬说,她暗下决心,丈夫和妹妹面前的那层纸,由她来捅破。
袁连芬回家后,对大她两岁的丈夫重复了胡仁发的故事。“木讷的他竟说不关自己的事,难得猜结局。”袁连芬气得大叫:“啷个不关你的事?故事中的女主角就是你妈!”丈夫愣了半天不说话,再问就答:“啷个称呼嘛?”“你们不好喊爸爸?他在家排行老九,就叫他九爷嘛。”
儿女的为难,让“老先生”和“小幺妹”在爱人和亲人间执著地徘徊……一场意外大火,让老先生和一双儿女真正心连了心。
“那年春节,我刚放寒假,想到二老平日很辛苦,我劝他们到城里小姑子家耍几天,我回去帮他们做腊肉。”袁连芬回忆,刚巧岩洞沟对面的朋友过生日,邀请她去参加。“正在吃饭时,我看到岩洞飘出了滚滚浓烟,熏腊肉的火冒得通红,转瞬间,岩洞里一切化为灰烬。”“老先生”藏在岩洞里的2000多元现金也在火海中灰飞烟灭。
怕二老伤心,袁连芬提出到自家居住,胡仁发却忧心忡忡——他担心后辈把他当外人。“九爷放心,没有你,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你就是我们的亲爹。”游盛超和妹妹游盛仙也纷纷表态,于是,“九爷”成了儿女替换“老师”的代称。
“幺妹”是树哥是鸟
“九爷对妈妈的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游盛超称,无论用怎样的方式,今生,自己一家都无法还清九爷的恩情。
在大儿子家呆了一年后,“小幺妹”提出回岩洞居住。“老先生”二话没说,找来帮手将岩洞重新整修,还扩建了4间客房,置齐了11间床铺的所有用品,电视、洗衣机、豆浆机……家里一应齐备后,老两口重回二人世界。
“小幺妹”不识字,不愿离开岩洞,出门就晕车、晕船,酷爱零食。“老先生”很有办法:给她讲述外面的世界,陪她看电视、当解说。闲时还给她表演嘴叼1.5公斤重的烟杆。为她一句“方便面好吃”,老先生跑到相距数十公里的县城买回一整箱各种口味的方便面。黄灿灿的金耳环和金戒指是“小幺妹”不离身的宝物。“随身戴了十多年了。”“小幺妹”说:“我看到别人戴,说了声‘好漂亮’。第二天,他就说去看女儿,结果是专门带我去买这两样东西。”
2003年9月的一天,“老先生”去给“小幺妹”买酥饼。“小幺妹”独自上山收菜,突然脚下一滑,顺着山坡摔倒在一棵树下。醒来时,“小幺妹”已躺在床上,“老先生”正泪流满面地轻声呼唤她。原来,当天下午,老先生买酥饼回来不见她,疯一般到处寻找,终于在山腰见到昏睡的“小幺妹”,他急得放声大哭。回家后,“老先生”一遍遍熬草药为她擦洗伤口,用嘴嚼了草药敷在伤处。3个月后,“小幺妹”痊愈了,没留下一点疤痕。
采访结束,二老相拥着送记者出山谷,按捺不住心中的深情,“老先生”唱起了古老的情歌:“幺妹穿着一身青,就像山里柳树精;你是柳树万年青,我是斑鸠躲树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