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大业》再邀张国立 群星阵容不逊《建国》(图)
筹拍《建党大业》,“星星”不逊《建国大业》
韩三平,中影集团董事长。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韩三平导演的一部主旋律大片《建国大业》票房超过4亿,创造了中国电影的奇迹。最近,这个从四川走出去的电影大腕,正在筹拍另一部主旋律大片《建党大业》。这是继《建国大业》之后,又一部市场化运作的主旋律大片。明日,韩三平将来蓉参加由本报发起,全国数十家知名媒体参与支持的大型公益活动——2009年“榜样中国”年度金榜评选。
以扮演周恩来闻名的特型演员刘劲,是韩三平的好朋友。昨天他对本报记者透露说:为筹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献礼片《建党大业》,韩三平这几天非常忙。正在长沙选外景、改剧本。刘劲披露,韩总已经正式邀请他和张国立,一起筹划《建党大业》的拍摄。“我们和韩三平都是四川老乡,当然要给老韩扎起!我们觉得这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电影。我们几个四川老乡,已经与韩三平刚完成了《建国大业》姊妹篇《建党大业》第二稿剧本的讨论工作。这部电影最快将于今年8月开机,12月杀青,2011 年5月制作拷贝,争取明年‘七一’上映。”当问:“《建党大业》是否与《建国大业》一样,拥有大批顶级的明星阵容?”刘劲表示:“据我所知,这次的演员肯定不会比《建国大业》少,阵容会很强大。”
据介绍,《建党大业》的剧本目前已经基本创作完成,该剧讲述的是 1917年十月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毛泽东、蒋介石、宋庆龄、宋美龄等《建国大业》中的历史人物都将在《建党大业》中出现。电影将在法国和俄罗斯等境外地区实地取景拍摄。观众将在电影中看到一个原汁原味的建党历程。为影片前期筹备,韩三平、导演黄建新以及该片重要投资方芒果影业老总李湘3月15日悄然抵达长沙进行场景选择,并一连走访了橘子洲头、岳麓书院、爱晚亭以及湖南第一师范等留下毛泽东成长足迹的地点进行资料收集。作为当日看景的最后一站,韩三平一行来到毛泽东的母校——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并分别参观了当年毛泽东就读时的教室、寝室、大礼堂等地方。在毛主席当年的座椅上,韩三平等人还特意坐上去留影。在看景过程中,韩三平对于毛泽东曾经写给陶斯咏的一封信很有兴趣。不过,在资料室中他只看到了这封信的部分内容,“省略了一部分,我们希望能看到完整的。”而走到能容纳千人的大礼堂时,韩三平的视线立刻被墙上的一份1922年的《大公报》的新闻吸引住了,这条新闻报道的内容是长沙纪念马克思诞辰104周年时毛泽东两次作演讲的事。韩三平突然来了灵感,一下语气激昂起来,“结尾就应该收在这里,这里挺大,到时安排2000人,气势就出来了,收在其他地方我觉得都不合适。”
韩三平,中影集团董事长。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韩三平导演的一部主旋律大片《建国大业》票房超过4亿,创造了中国电影的奇迹。最近,这个从四川走出去的电影大腕,正在筹拍另一部主旋律大片《建党大业》。这是继《建国大业》之后,又一部市场化运作的主旋律大片。明日,韩三平将来蓉参加由本报发起,全国数十家知名媒体参与支持的大型公益活动——2009年“榜样中国”年度金榜评选。
以扮演周恩来闻名的特型演员刘劲,是韩三平的好朋友。昨天他对本报记者透露说:为筹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献礼片《建党大业》,韩三平这几天非常忙。正在长沙选外景、改剧本。刘劲披露,韩总已经正式邀请他和张国立,一起筹划《建党大业》的拍摄。“我们和韩三平都是四川老乡,当然要给老韩扎起!我们觉得这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电影。我们几个四川老乡,已经与韩三平刚完成了《建国大业》姊妹篇《建党大业》第二稿剧本的讨论工作。这部电影最快将于今年8月开机,12月杀青,2011 年5月制作拷贝,争取明年‘七一’上映。”当问:“《建党大业》是否与《建国大业》一样,拥有大批顶级的明星阵容?”刘劲表示:“据我所知,这次的演员肯定不会比《建国大业》少,阵容会很强大。”
《建国大业》
据介绍,《建党大业》的剧本目前已经基本创作完成,该剧讲述的是 1917年十月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毛泽东、蒋介石、宋庆龄、宋美龄等《建国大业》中的历史人物都将在《建党大业》中出现。电影将在法国和俄罗斯等境外地区实地取景拍摄。观众将在电影中看到一个原汁原味的建党历程。为影片前期筹备,韩三平、导演黄建新以及该片重要投资方芒果影业老总李湘3月15日悄然抵达长沙进行场景选择,并一连走访了橘子洲头、岳麓书院、爱晚亭以及湖南第一师范等留下毛泽东成长足迹的地点进行资料收集。作为当日看景的最后一站,韩三平一行来到毛泽东的母校——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并分别参观了当年毛泽东就读时的教室、寝室、大礼堂等地方。在毛主席当年的座椅上,韩三平等人还特意坐上去留影。在看景过程中,韩三平对于毛泽东曾经写给陶斯咏的一封信很有兴趣。不过,在资料室中他只看到了这封信的部分内容,“省略了一部分,我们希望能看到完整的。”而走到能容纳千人的大礼堂时,韩三平的视线立刻被墙上的一份1922年的《大公报》的新闻吸引住了,这条新闻报道的内容是长沙纪念马克思诞辰104周年时毛泽东两次作演讲的事。韩三平突然来了灵感,一下语气激昂起来,“结尾就应该收在这里,这里挺大,到时安排2000人,气势就出来了,收在其他地方我觉得都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