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天山云海综合信息港 >> 资讯 >> 生活世态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中山大学美丽女教授杨静 抑郁成疾跳楼自杀(组图)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法制周报   发布者:网络转载
热度208票  浏览60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7年3月13日 10:17
一位正处于创作旺盛期的学术精英,竟以跳楼的方式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休止符。

  今年春节前夕,44岁的中山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杨静(化名)自杀身亡,带给亲人、朋友及学生永远的伤痛和怀念。

  在旁人和父母眼中,杨静的人生履历写满“优秀”二字。她曾先后在国内外发表重要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达12本之多,曾获部委级一等奖,自杀前更担任着广东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大决策论证专家的要职。

从一知情者口中,记者获知一个重要线索:杨静曾在长沙某军事院校工作。经多方联系,记者找到了杨静从前的同事和朋友,从多名知情者口中还原这位高知女性的悲情人生,探寻其自杀的真正原因。

惊人之举

  美女教授香消玉殒

  2007年1月20日凌晨4时左右,寒风阴冷,细雨无声。家住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新村B栋5楼的中山大学女教授、硕士生导师杨静,选择在这样一个凄冷的冬夜从家中纵身一跃,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杨静从这里跳楼自杀
杨静在旁人眼中是个典型的女强人
警察在杨静自杀现场调查

  一位住在楼内的阿婆被“嘭”的一声闷响惊醒了,出来看时才知道有人跳楼了。上午9时多,警察在现场调查取证完毕后,杨静的尸体很快被拉走,其坠楼落地后留下的血污也被清洁工用水清洗干净。

  听说是住在5楼的杨静跳楼身亡,同楼的住户都表现出极大的惊讶。有邻居说,杨静平日比较开朗,“有时走路嘴里还哼着歌”。“她很有钱,有房有车”,一名邻居说,杨静个子较高,容貌姣好,是个很会打扮的人。在邻居们眼中,她是个女强人、成功人士。

  杨静的同事刘教授得知消息后,连叹“不可思议”。刘教授说,杨静学术研究成果颇丰,是企业管理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带的研究生比较多。此外,她还在多个企业兼职。“她这么优秀,有什么理由选择自杀呢?”

  “她自杀的原因1/3是她的个性所致,1/3源于工作压力,另外1/3则是婚姻不顺影响。”杨静的自杀,让她生前的同事和学生都颇感意外,人们纷纷猜测她走上绝路的原因。而绝大多数人认为,“抑郁”是杀死杨静的元凶。

  专家提醒,事业成功的中年女白领容易发生心理危机,产生抑郁。而来自亲人的理解和关心,是拯救抑郁症患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泪别围城 离开伤心之地

  杨静出生于1962年11月,湖南长沙人。1983年,她从湘潭大学毕业后,考上北京经济学院的研究生。三年后,24岁的李静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被分配到长沙的一所著名军事院校。

  “杨静在学习方面非常要强,恋爱却开窍得晚。”李女士告诉记者,“她24岁工作后才谈恋爱。”原来,相貌和专业都出类拔萃的杨静刚到单位,就引起了同校青年教师林奇(化名)的追求。1989年,杨静与林奇结婚了。

  “婚后不久,杨静评上了讲师。过了两年,她生了个大胖小子,不久搬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在李女士的眼中,杨静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两人都是大学教师,丈夫又有知识有涵养。可是,杨静有一次却向我透露,她有离婚的念头,她说生活很味(长沙话:意为乏味)。”

  李女士说,当时的杨静希望生活能浪漫点,可林奇却一门心思地做学问。杨静经常向林奇撒娇,希望丈夫在结婚纪念日、生日时,送自己小礼物或一束花,可丈夫总浇冷水,“花那个冤枉钱,还不如买几本书、几把菜。”这让注重精神生活的杨静心里很不高兴,日渐压抑。

  1994年,杨静在外面授课时认识了在政府某部门工作的徐风(化名),两人关系迅速升温。不久后,徐风开车送杨静全家去韶山游玩,他充当导游和司机。然而,细心的林奇感觉出这个“司机”与妻子之间的暧昧。1995年10月,林奇与杨静离婚,并带走了儿子。而就在此时,徐风竟也断绝了与杨静的联系,因为他已与前妻复婚。

  “杨静当时伤心了好久,人也很快瘦了下来。”李女士很心疼杨静,她认为,“离婚也不能全怪杨静。她和丈夫的工作压力都很大,两人交流却很少,一个星期都难得说几句话,这也是重要原因。”

  1996年7月,伤心的杨静决定离开长沙,她很快接到广东工业大学的商调函。

  抑郁成疾 透支生命工作

  来到广州工作后,广东工业大学的老师知道杨静还是单身后,争着给她介绍对象。然而,杨静却一直在逃避,她曾告诉在广东某单位当领导的追求者刘名(化名),自己对婚姻有恐惧感。“她说我很喜欢和你在一起,可自从你说要和我结婚,我就开始害怕。我受的伤太深,没有东西可以缝合,宁愿一个人过。”刘名告诉记者。从此以后,杨静总是躲避刘名,这段爱情无疾而终。

  对爱情失去信心的杨静,一心扑在了工作和事业上。1999年,37岁的她评上了教授,是当时广东工业大学最年轻的教授。2002年,杨静作为突出人才调到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为了更好地完成课题,她在办公室熬夜加通宵班是家常便饭。超负荷的工作强度严重透支了杨静的身体和精力。

  2007年元旦,学院组织老师去惠州游玩。一路上,杨静紧靠在车上的座椅上,双目紧闭,一言不发。同事感觉不对劲,赶紧推她。

  “她睁开眼睛,样子很吓人,嘴里还说‘我不活了,死了算了’之类的话。领导赶紧送她去广州市精神病医院住院,但她的课题任务很重,不到一周又回来工作了。”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一位女教师告诉记者。

  1月19日,也就是出事前的那天下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召开一个教学研讨会,杨静到会并发言,未见异常。晚上与会教师聚餐时,杨静没有留下,匆匆回家。

  1月20日凌晨4时,杨静从5楼的家中纵身一跃,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留给亲人的是永远的伤痛和怀念。

  师生悼念

  天堂里没有抑郁症

  杨静死后,她生前教过的学生纷纷来到她住在长沙的父母家中看望和慰问。在他们的眼中,杨老师是一个很会照顾学生的好老师。一位学生眼圈红红地说:“那时的她就像相片里那么美丽纯洁。

没想到她后来会活得那么痛苦!”他还告诉记者,自己家庭比较贫困,杨静曾经经常请他吃饭,“但愿她在天堂里得到安眠,但愿天堂里没有抑郁症。”

  许多老师和学生纷纷上网发帖祭奠杨静。一位学生表示:“杨老师给MBA讲的课很精彩,我们很喜欢听她讲课,因为她上课时会有很多案例,随手拈来。有一次她请假去看病,我们才知道她心理方面有问题,当时我们都希望她可以康复,生活得开开心心的。可是万万没想到,她会走上这一条路。”

  “如果能给她一点宽容和同情,她可能不会走这一步,”杨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亲戚一直对记者重复着这句话,“杨静的妈妈哭着说,如果还有下辈子,还有这么一个优秀懂事的女儿,她要好好保护和照顾她,不会让她这么累。”

  “杨静可以说是死于抑郁症。长期以来,她都透支生命,把工作视为慢性自杀。”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男教师王某经常碰到杨静熬夜加班工作,他分析说,“她自杀的原因1/3是她的个性所致,1/3源于工作压力,另外1/3则是婚姻不顺影响。”

  王某告诉记者,“杨静在2004年考上本校的管理学博士。此后两三年时间内,她不仅要给本科生上课,给MBA学生和研究生上课,自己还要做博士论文,并在争取上博导,非常辛苦。”

  他还透露,调来中山大学后不久,杨静曾一度受精神抑郁症困扰,甚至多次进入芳村精神病院治疗,不过后来好像状况好转了很多。尽管如此,杨静仍一直坚持教书、研究等工作,并没有休息。据他说,“那次学院组织老师去惠州游玩时,杨静就是因为没带抗抑郁症的药,所以就发病了”。

  专家点评

  警惕抑郁“杀手”

  “抑郁障碍患者一半以上有自杀的想法,15%~20%最终以自杀结束生命。”2007年3月5日,湖南省爱心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咨询师张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张琪认为,杨静自杀事件最大的遗憾在于,“她到了要自杀的程度,应是长期心理压力的积累。但包括她身边的高校教师、博士生导师,都没有发现她的这种病态,这说明大家对心理健康缺乏重视和常识。”

  “心理学家发现,中年女白领的心理危机问题绝非少见。一些有成就的人,对自己往往有着比一般人更高更完善的标准,同时他们又处于一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之中。当她们一旦遇到某种挫折,就意味着对自己那种‘高标准、严要求‘目标的否定,而此时所处的高位,又使她们往往难以找到可以倾诉和求援的知心朋友,使负面情绪难以排解,因而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中年女白领,更容易发生心理危机。”张琪告诉记者,“防患于未然最重要,千万不要认为压一压就过去了。压力积累多了,就会产生抑郁,因此必须要倾诉,要善于释放,善于转移压力。”

  张琪说,研究表明,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至少会患上一次抑郁症,但患上抑郁症的人大多数“身在病中不知病”,只有25%的患者知道。“有抑郁倾向的人需要理解和倾听,当人没有倾诉渠道的时候,压力会将自己压垮。”因此,张琪再三强调,倾听是关心亲人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
TAG: 大学 美女 教授 跳楼 自杀
搜索
顶:8 踩:1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1 (63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84 (67次打分)
【已经有53人表态】
12票
感动
4票
震惊
4票
6票
路过
5票
高兴
5票
同情
4票
难过
6票
无聊
5票
愤怒
2票
搞笑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络资源

声明:本站所有新闻信息均为网络转载,但不表示本站同意其观点及说法!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被转载方并通知本站屏蔽该新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