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老人一天被“爱”5次:爱如潮水?爱如洪水?
《新闻1+1》2010年5月5日完成台本
——一天被“爱”五次的尴尬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有志愿者能够到福利院里面去看望老人,去献爱心,这当然是好事,但是俗话说过犹不及,如果在同一个福利院里面,在一天的时间居然来了好几拨志愿者,服务于同一拨老人的话,那么不管是奉献爱心的人,还是接受爱心的人,事情就有点尴尬了。这种事全国都不少见,最近在广州佛山就发生了一例。
(播放短片)
解说:
5月1日劳动节,对于佛山市97岁的黄慧珍老人来说,这一天的节日氛围真是格外浓厚。因为她所在的佛山市社会福利院先后迎来了五批志愿者,也因此这位身体孱弱的老人也在五一这一天到院子里晒了三次太阳,上上下下坐了三次电梯,听了很多首流行歌曲,跟一个又一个志愿者聊天。
字幕提示:
5月1日上午8时30分,佛山市丝绸中专和佛山市科学技术学院60多名志愿者来佛山市社会福利院服务。
5月1日上午9时30分,佛山一家电子科技公司的团员志愿者服务队也来到了福利院。
5月1日下午3时,佛山市石门中学高二的学生和佛山另外一所中专的志愿者服务队也来到了福利院。
解说:
对于佛山市社会福利院230个平均年龄85岁的老人来说,5月1日到来的五批,近200个志愿者,提供的几乎是一对一的服务。然而有些老人笑逐颜开,也有些老人似乎并不领情。
佛山市社会福利院老人:
第一批来的志愿者搞完卫生,第二批,第三批又来了,重复搞,会影响中午休息。
解说:
第一批志愿者来了,竞相将老人从房间用轮椅推到楼下的院子里晒太阳,在楼下的凉亭里聊天。第二拨、第三拨志愿者来了,发现很难找到合适的事情做,而第四批志愿者不得不做跟前三拨志愿者雷同的服务。
79岁的林阿姨也不好意思拒绝志愿者们给她唱流行歌曲,她其实想听听粤剧,但学生们没有一个会唱。佛山市共有社会福利机构数十家,而佛山市社会福利院由于地处佛山市区,又是市级机构,每逢周末志愿者就会爆棚,最多的时候每天有十几批。
肖欢欢(《广州日报》记者:
可能有些学生为了图方便,他们就选择来做志愿者服务,然后时间又安排很紧,所以为了证明他到这里做过服务,到这里来和老人们一起拍张照,然后让福利院帮忙盖个章之类的。
解说:
佛山市志愿者协会的工作人员对媒体分析说,长期为福利院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团队有十多个。但由于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也的确存在着部分志愿者到福利院来是走过场。
齐广忠(佛山市社会福利院院长):
他们有满腔热情,想为老人,想为孩子,想为社会做一些事情,他们的愿望是好的,我们没有必要阻止他们,不是阻止他们,而应该是疏导,更好辅导,更好利用,怎么更好把他们培训好,但是有些事情适量,掌握一个度的问题。
解说:
当志愿者的爱心被福利院的老人用宽容的方式接纳的时候,人们不难感受到其中的尴尬。
就在昨天,针对福利院老人一天被服务五次的报道,佛山市团委公开表态,今后佛山市志愿者管理将推行阵地化、社区化,让志愿者以自己所在的社区、小区为基础,就近安营扎宅,佛山正在打造15分钟志愿者服务圈。
主持人:
对同一件事情如果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效果不一样。首先咱们从社会角度来看,你怎么看这件事?
白岩松(评论员):
我就先把它反过来,首先我看到的是优点是好处。三个好:第一个,你看到志愿服务是如此开始蔚然成风,尤其是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我觉得在广东地区,尤其是以深圳为标志很多地区,几乎是中国志愿行为最好的,志愿服务最好的地区,我都可以不加之一,我们不妨这样想,这块儿是因为人家志愿者活动开的好,所以一天去了五拨,有很多地方五天还不去一拨呢,因此这是第一个好,志愿的热情高。
第二,已经不满足于去给北京奥运会当志愿者,给世博会当志愿者,给亚运会当志愿者,我一直认为这种大型活动志愿者不会缺的,大家都抢破头,但是身边尤其老年人,我觉得是未来中国志愿服务不断增长一个需求群体,因此他们已经意识到,是去身边福利院陪老年人,我觉得这是第二个好。
第三,在佛山被报道出来的这件事情,开始让我们思考爱也需要有分寸,爱如潮水当然很好,可是爱如洪水呢?所以这件事情就让我们怎么去掌握爱如潮水和爱如洪水之间的界限,因为不能旱的地方那么旱,涝的地方涝了。
主持人:
如果我们站在福利院被接受爱心这些老年人来看,本身八九十岁了,骨头架子一天被折腾那么多次,都散了,是你来服务我,还是我向你献爱心,到底咱们谁是志愿者,站在老人的角度来说,是不是他们有点太功利了?
白岩松:
如果要回到这个层面来说,我们接下来说,这件事情开始提醒我们,爱需要分寸,这种分寸可不能把棍子打在志愿者的身上,首先我们在跟前方报道记者了解的时候,记者告诉我们,九点半去的那一拨并不知道八点半来过一拨了,因此他以为他是第一拨到的,第一拨到了,当然就要给人擦桌子,可能还心里想,好几天没来,这块桌子挺干净等等。因此不能把棍子打在志愿者的身上,但是我们也不是打棍子,反而是一种建议。
比如说我去美国,给老年福利院做过半天志愿者,去台湾给孩子做过志愿者,在日本采访过老年福利院的行为,我所谈到这些地方是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为什么?第一,老年福利院里老年个人房间是不让志愿者进去的,他们是在公共的空间里头提供志愿服务的。比如在美国,推着轮椅是在一楼进去一个非常大的客厅,在日本是在一个开放的餐厅里,每当我们路过老人的房间的时候,日本护工马上就把门关上,不让我们看,不让我们拍,不让我们看到老人,他要保护老人隐私,隐私第一,还有安全,有很多不专业的,如果你进去给老太太擦,或者给老头擦,万一哪一下,或者出什么问题,这都很…
所以在这一块儿的时候是我们志愿者之外,比如说从福利院也要思考这个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能把棍子打在志愿者身上,老人应该有权选择我接不接受志愿服务。
主持人:
今天看到了一些评论,比如说说这些志愿者,你来就来为什么还要穿整齐划一的衣服,甚至有的还要打着横幅,还要跟老人合影,怎么看待这些评论?
白岩松:
跟老人合影这个事我当然要,起码个人坚决持反对意见,因为志愿最重点的一点是志愿的心,我觉得应该是一种悄无声息,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而不是为了我要做给谁看,或者说我要完成个任务,现在是,有些地方已经是中学、大学开始有,你一年要提供多少服务,你就要求去盖章,或者照张相片让别人看到,整齐划一的服装我觉得是一个过渡阶段,因为我们的志愿者,别忘了,最早志愿者的成长是挂在各团中央,包括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团委,然后他开始是叫青年志愿者,是有组织的,包括我们现在有一些大型的活动也是有组织的。
尤其从汶川地震开始,有组织的开始减少,可是毕竟还在过渡阶段,有相当多的志愿服务是组织的。比如说刚才我们看到片子里有很多是高校的、中专的、中学的,因此他都是在团委领导下,我希望他快速地成长,将来慢慢变成可以由志愿者自己主导志愿者的行为,但是过渡阶段,以及过渡阶段所特有的一种模式,谁也不能说立即就抛掉。所以这个时候穿衣服整齐问题不太大,非去照张相片问题就比较大了,另外一天去了五拨,打在这五拨身上,没有,我觉得福利院是有权来把你的需求准确地告诉给社会,有一些该拒绝的当然可以拒绝,应该按需分爱。
主持人:
说到一个统筹的问题,你看这一次发生在佛山市福利院,志愿者从他的角度来说,我要去献爱心,我没有目标,我不知道谁需要什么,这个时候谁应该去分配,应该是社会福利院。但问题是,今天我们看到这个事情,就好像他们并没有把这个爱分配得很好。
白岩松:
首先我特别理解他一点,来的都是爱,就跟来的都是客是一样的道理,你说人来了,人要帮你忙或者怎么着,你给人推出去。但是有一些好像是觉得,我被迫接受,被迫接受也可能就带来一种伤害,爱就变得没有分寸,爱如潮水就会变成爱如洪水,洪水谁也受不了。所以我说有了这件事以后,佛山以及广东,可能率先地在全国就开始要订立爱的规矩。
我也注意到了,这件事情新闻媒体一报道之后,佛山的有关部门立即就约见记者,包括出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也许广东地区就率先地会在分寸方面给大家一个借鉴。
在此我不妨提出建议,我觉得福利院完全不能因为说来的都是爱就不拒绝,不拒绝就是这种伤害,比如说一个孩子饿的不行,你马上就说,大家都爱他,八个馒头塞进去再灌水,非把孩子弄死不可。不行,那必须要有分寸,我觉得应该建立公益的网站,现在为什么不能,既然我们有组织,把组织放在哪儿,不一定放在组织人去照相去,把组织放在需求完全透明化,比如说佛山市可以在团市委去建立这样一个公益性网站,把所有被需求的市级、区级以及社区的全部列出来,然后由所有被需求这方来提供,我每周需要多少,我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士,我到这儿来需要守哪些规矩等等,大家按需在网上进行登记,这样的话,不就很好嘛。不至于出现一天挤五拨,有的地方五十天不去一拨,我觉得这个东西不难,所以恰恰这件事可能告诉我们,广东也许会率先的走出这一步。
主持人:
今天我们说的是佛山的事情,在佛山有20多万志愿者,这些年我们也可以看到,志愿者无论是人数,还是志愿者的组织数都有了一个显著的增长,但是怎么才能够在数量增长的同时,能保证质量呢?我们节目稍后继续。
(播放短片)
解说:
昨天五四青年节,就像佛山一样,很多地方的青年志愿者们都行动了起来,植树、走进社区、关爱农民工子女、宣传无偿献血。
志愿者1:
我们年轻人有力气,有这样的精力,我们利用业余时间,替社区做一点事情,也是我们尽的一项义务吧。
解说:
这名扬州的志愿者参加的是关爱空巢老人的志愿行动,正如他所言,年轻人有力气,愿意利用业余时间做点好事,而这恰恰也是当前很多志愿活动一个尴尬。志愿者都是年轻人,平时忙于学习、工作,业余时间有限,于是节假日志愿活动扎堆的现象也就频频上演。
志愿者2:
我们是青年志愿者,为你们服务,这是一点水果。
志愿者3:
就是帮他们读读报纸,剪剪指甲,他们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过来帮助他们。
解说:
由于可支配的时间少,志愿者们的活动内容也大同小异。在全国政协新进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就指出,服务规模小,服务意识不强,仍是我国志愿服务的软肋。
志愿者4:
我们希望把一年365天,天天变成五四青年日这样的日子。
解说:
事实上,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西南抗旱、玉树地震、上海世博会,如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正以闪亮的形象走进我们的视野。
志愿服务的精神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接受,如何将这些爱心有效的汇聚起来,还有赖于良好的组织性。
齐广忠:
志愿者这个队伍,应该是怎么更好地培训一下,更好地怎么引导一下,其他它是一个社会资源,怎么把它更好地利用好、发挥好。
解说:
就在一个月前,广东当地媒体还曾报道过另外一则新闻。佛山有五万空巢老人,谁来关注?这些空巢老人住在各自家中,不过他们和佛山福利院的老人们一样,都需要关注。那么志愿者们的爱心能否被引导到那些空巢老人身上呢?
字幕提示:
4月18日,黄福荣灵柩抵达香港。
解说:
不久前,香港义工黄福荣在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的事迹曾感动很多人。香港特区政府推荐为他追封金紫荆勋章,建议将他的遗体安葬在表扬英勇香港市民的景仰园,却被阿福的家人拒绝。阿福的胞姐说,请大家不要把黄福荣变成一个烈士或一个完美的人。
事实上,在义工发达的香港,差不多每八个市民中都有一名注册义工。在台湾,有些义工利用工余时间,上街帮助疏导交通,也许只有一两个小时,只是默默地做完就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精神本就在此。
主持人:
这些年我们看到,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服务的时候出现了这么几个问题,就是他们提供志愿服务的渠道有限,方式有限,接受服务的对象也有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就连线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总干事庄爱玲,庄女士曾经参与过500多个公益项目,而且曾经培训过志愿者。庄女士你好。
庄爱玲(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发起人、总干事):
你好。
主持人:
首先你怎么看刚才我说那几个有限的问题,你觉得什么原因导致的?
庄爱玲:
我觉得其实这也是一种供求的关系,供求关系的不平衡。首先我们一个部分,虽然我们志愿服务,其实需求是非常多元的,无处不在的。但是志愿者确实找不到志愿服务需求的信息。
另外一个部分,有许多的,我们说的老人也好,残疾人也好,他需要大量的志愿服务,可是他们又找不到提供合适志愿服务提供者和这样的机构。
主持人:
就是对接不上,两者需和求对接不上?
庄爱玲:
对,供求双方中间没有这样一个平台来对接的。
主持人:
还有一个问题要给您,因为您曾经做过志愿者培训工作,志愿者在参与这个工作以前,需要为自己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上来就做志愿者?
庄爱玲:
做志愿者,原则上人人都可以做志愿者,但是要想做一个有效的、作为良好的志愿者,其实是做很多的准备。首先第一个要了解什么是志愿者,其实志愿者不是去被组织的,其实首先是他有这份心愿,他要有一个理念,认为既然是志愿服务,它一定是一份责任,一种义务,是一种承诺,所以你要很严肃地去对待它,不是说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部分,它是需要有专业性的。比方说我们就拿佛山福利院老人来说,其实去服务老人,看上去很简单问题,你就陪他去聊聊天,陪他去散散步,事实上里面有很多专业的东西,比方说怎么去跟老人聊天,要去之前你得首先了解养老院基本情况。另外一个,如果你要去为某一个特殊老人去服务的时候,要了解这个老人基本的……
主持人:
我理解您的意思,要做一个有效的志愿者,还是要做相当的准备的。
庄爱玲:
对。
主持人:
谢谢您。说到培训自己的问题,岩松你曾经在台湾,还有美国,还有日本曾经采访过相应的志愿者,如果他们碰到佛山养老院这样的事情,他们应该怎么做?
白岩松:
我觉得有很多,在这条新闻里头,在我去过这些地方的时候,几乎都不会出现,因为我刚才说了,老人的房间一般是不让进的,会有公共场所。另外需求者是可以拒绝你的,比如说我们在台湾,我跟秀芳去做孩子医院里的志愿者,医院决定了,今天上午是让我们来做的时候,就会屏蔽其他志愿者的需求。他给我们提供了公共场所,我们要替患病的孩子去做游戏,但是医院要求我们是,不能我给你组织,你挨个门去敲门,人家让你进你就进去跟孩子商量,我们今天会有一个游戏,你去不去参加,孩子如果不开心,就说你们出去,我们就得出去,开心的就跟你去,我们最后有20多个孩子跟我们一起做了一上午的游戏。
主持人:
充分尊重。
白岩松:
需求者应该是主体,而不是做志愿者的人是主体。
第二个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专业化,在残奥会之前的时候,濮存昕、杨扬,我们一起去做残奥会志愿者相关培训的片子,我们去拍,才知道这里对专业有多高的需求,否则的话,你轮椅都不知道怎么推,我觉得这是一点。
还有一点必须要强调的是,现在的确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人说爱是不是过剩了,一天去五拨,我说恰恰相反,爱严重缺乏,中国为老年人准备的福利床位是几百万张,但是超过60岁中国老人现在已经接近一亿五,相当多的在空巢里,我觉得将来的重点不仅仅在福利院,更重要的是百分之九十几的重点要在各个社区,因此志愿者怎么润物细无声的进入到社区里头,甚至让人感觉不到他存在,就把工作都做了,我觉得这才是未来志愿者一个发展方向,不是志愿行动,而变成一颗又一颗志愿的心。
——一天被“爱”五次的尴尬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有志愿者能够到福利院里面去看望老人,去献爱心,这当然是好事,但是俗话说过犹不及,如果在同一个福利院里面,在一天的时间居然来了好几拨志愿者,服务于同一拨老人的话,那么不管是奉献爱心的人,还是接受爱心的人,事情就有点尴尬了。这种事全国都不少见,最近在广州佛山就发生了一例。
(播放短片)
解说:
5月1日劳动节,对于佛山市97岁的黄慧珍老人来说,这一天的节日氛围真是格外浓厚。因为她所在的佛山市社会福利院先后迎来了五批志愿者,也因此这位身体孱弱的老人也在五一这一天到院子里晒了三次太阳,上上下下坐了三次电梯,听了很多首流行歌曲,跟一个又一个志愿者聊天。
字幕提示:
5月1日上午8时30分,佛山市丝绸中专和佛山市科学技术学院60多名志愿者来佛山市社会福利院服务。
5月1日上午9时30分,佛山一家电子科技公司的团员志愿者服务队也来到了福利院。
5月1日下午3时,佛山市石门中学高二的学生和佛山另外一所中专的志愿者服务队也来到了福利院。
解说:
对于佛山市社会福利院230个平均年龄85岁的老人来说,5月1日到来的五批,近200个志愿者,提供的几乎是一对一的服务。然而有些老人笑逐颜开,也有些老人似乎并不领情。
佛山市社会福利院老人:
第一批来的志愿者搞完卫生,第二批,第三批又来了,重复搞,会影响中午休息。
解说:
第一批志愿者来了,竞相将老人从房间用轮椅推到楼下的院子里晒太阳,在楼下的凉亭里聊天。第二拨、第三拨志愿者来了,发现很难找到合适的事情做,而第四批志愿者不得不做跟前三拨志愿者雷同的服务。
79岁的林阿姨也不好意思拒绝志愿者们给她唱流行歌曲,她其实想听听粤剧,但学生们没有一个会唱。佛山市共有社会福利机构数十家,而佛山市社会福利院由于地处佛山市区,又是市级机构,每逢周末志愿者就会爆棚,最多的时候每天有十几批。
肖欢欢(《广州日报》记者:
可能有些学生为了图方便,他们就选择来做志愿者服务,然后时间又安排很紧,所以为了证明他到这里做过服务,到这里来和老人们一起拍张照,然后让福利院帮忙盖个章之类的。
解说:
佛山市志愿者协会的工作人员对媒体分析说,长期为福利院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团队有十多个。但由于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也的确存在着部分志愿者到福利院来是走过场。
齐广忠(佛山市社会福利院院长):
他们有满腔热情,想为老人,想为孩子,想为社会做一些事情,他们的愿望是好的,我们没有必要阻止他们,不是阻止他们,而应该是疏导,更好辅导,更好利用,怎么更好把他们培训好,但是有些事情适量,掌握一个度的问题。
解说:
当志愿者的爱心被福利院的老人用宽容的方式接纳的时候,人们不难感受到其中的尴尬。
就在昨天,针对福利院老人一天被服务五次的报道,佛山市团委公开表态,今后佛山市志愿者管理将推行阵地化、社区化,让志愿者以自己所在的社区、小区为基础,就近安营扎宅,佛山正在打造15分钟志愿者服务圈。
主持人:
对同一件事情如果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效果不一样。首先咱们从社会角度来看,你怎么看这件事?
白岩松(评论员):
我就先把它反过来,首先我看到的是优点是好处。三个好:第一个,你看到志愿服务是如此开始蔚然成风,尤其是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我觉得在广东地区,尤其是以深圳为标志很多地区,几乎是中国志愿行为最好的,志愿服务最好的地区,我都可以不加之一,我们不妨这样想,这块儿是因为人家志愿者活动开的好,所以一天去了五拨,有很多地方五天还不去一拨呢,因此这是第一个好,志愿的热情高。
第二,已经不满足于去给北京奥运会当志愿者,给世博会当志愿者,给亚运会当志愿者,我一直认为这种大型活动志愿者不会缺的,大家都抢破头,但是身边尤其老年人,我觉得是未来中国志愿服务不断增长一个需求群体,因此他们已经意识到,是去身边福利院陪老年人,我觉得这是第二个好。
第三,在佛山被报道出来的这件事情,开始让我们思考爱也需要有分寸,爱如潮水当然很好,可是爱如洪水呢?所以这件事情就让我们怎么去掌握爱如潮水和爱如洪水之间的界限,因为不能旱的地方那么旱,涝的地方涝了。
主持人:
如果我们站在福利院被接受爱心这些老年人来看,本身八九十岁了,骨头架子一天被折腾那么多次,都散了,是你来服务我,还是我向你献爱心,到底咱们谁是志愿者,站在老人的角度来说,是不是他们有点太功利了?
白岩松:
如果要回到这个层面来说,我们接下来说,这件事情开始提醒我们,爱需要分寸,这种分寸可不能把棍子打在志愿者的身上,首先我们在跟前方报道记者了解的时候,记者告诉我们,九点半去的那一拨并不知道八点半来过一拨了,因此他以为他是第一拨到的,第一拨到了,当然就要给人擦桌子,可能还心里想,好几天没来,这块桌子挺干净等等。因此不能把棍子打在志愿者的身上,但是我们也不是打棍子,反而是一种建议。
比如说我去美国,给老年福利院做过半天志愿者,去台湾给孩子做过志愿者,在日本采访过老年福利院的行为,我所谈到这些地方是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为什么?第一,老年福利院里老年个人房间是不让志愿者进去的,他们是在公共的空间里头提供志愿服务的。比如在美国,推着轮椅是在一楼进去一个非常大的客厅,在日本是在一个开放的餐厅里,每当我们路过老人的房间的时候,日本护工马上就把门关上,不让我们看,不让我们拍,不让我们看到老人,他要保护老人隐私,隐私第一,还有安全,有很多不专业的,如果你进去给老太太擦,或者给老头擦,万一哪一下,或者出什么问题,这都很…
所以在这一块儿的时候是我们志愿者之外,比如说从福利院也要思考这个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能把棍子打在志愿者身上,老人应该有权选择我接不接受志愿服务。
主持人:
今天看到了一些评论,比如说说这些志愿者,你来就来为什么还要穿整齐划一的衣服,甚至有的还要打着横幅,还要跟老人合影,怎么看待这些评论?
白岩松:
跟老人合影这个事我当然要,起码个人坚决持反对意见,因为志愿最重点的一点是志愿的心,我觉得应该是一种悄无声息,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而不是为了我要做给谁看,或者说我要完成个任务,现在是,有些地方已经是中学、大学开始有,你一年要提供多少服务,你就要求去盖章,或者照张相片让别人看到,整齐划一的服装我觉得是一个过渡阶段,因为我们的志愿者,别忘了,最早志愿者的成长是挂在各团中央,包括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团委,然后他开始是叫青年志愿者,是有组织的,包括我们现在有一些大型的活动也是有组织的。
尤其从汶川地震开始,有组织的开始减少,可是毕竟还在过渡阶段,有相当多的志愿服务是组织的。比如说刚才我们看到片子里有很多是高校的、中专的、中学的,因此他都是在团委领导下,我希望他快速地成长,将来慢慢变成可以由志愿者自己主导志愿者的行为,但是过渡阶段,以及过渡阶段所特有的一种模式,谁也不能说立即就抛掉。所以这个时候穿衣服整齐问题不太大,非去照张相片问题就比较大了,另外一天去了五拨,打在这五拨身上,没有,我觉得福利院是有权来把你的需求准确地告诉给社会,有一些该拒绝的当然可以拒绝,应该按需分爱。
主持人:
说到一个统筹的问题,你看这一次发生在佛山市福利院,志愿者从他的角度来说,我要去献爱心,我没有目标,我不知道谁需要什么,这个时候谁应该去分配,应该是社会福利院。但问题是,今天我们看到这个事情,就好像他们并没有把这个爱分配得很好。
白岩松:
首先我特别理解他一点,来的都是爱,就跟来的都是客是一样的道理,你说人来了,人要帮你忙或者怎么着,你给人推出去。但是有一些好像是觉得,我被迫接受,被迫接受也可能就带来一种伤害,爱就变得没有分寸,爱如潮水就会变成爱如洪水,洪水谁也受不了。所以我说有了这件事以后,佛山以及广东,可能率先地在全国就开始要订立爱的规矩。
我也注意到了,这件事情新闻媒体一报道之后,佛山的有关部门立即就约见记者,包括出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也许广东地区就率先地会在分寸方面给大家一个借鉴。
在此我不妨提出建议,我觉得福利院完全不能因为说来的都是爱就不拒绝,不拒绝就是这种伤害,比如说一个孩子饿的不行,你马上就说,大家都爱他,八个馒头塞进去再灌水,非把孩子弄死不可。不行,那必须要有分寸,我觉得应该建立公益的网站,现在为什么不能,既然我们有组织,把组织放在哪儿,不一定放在组织人去照相去,把组织放在需求完全透明化,比如说佛山市可以在团市委去建立这样一个公益性网站,把所有被需求的市级、区级以及社区的全部列出来,然后由所有被需求这方来提供,我每周需要多少,我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士,我到这儿来需要守哪些规矩等等,大家按需在网上进行登记,这样的话,不就很好嘛。不至于出现一天挤五拨,有的地方五十天不去一拨,我觉得这个东西不难,所以恰恰这件事可能告诉我们,广东也许会率先的走出这一步。
主持人:
今天我们说的是佛山的事情,在佛山有20多万志愿者,这些年我们也可以看到,志愿者无论是人数,还是志愿者的组织数都有了一个显著的增长,但是怎么才能够在数量增长的同时,能保证质量呢?我们节目稍后继续。
(播放短片)
解说:
昨天五四青年节,就像佛山一样,很多地方的青年志愿者们都行动了起来,植树、走进社区、关爱农民工子女、宣传无偿献血。
志愿者1:
我们年轻人有力气,有这样的精力,我们利用业余时间,替社区做一点事情,也是我们尽的一项义务吧。
解说:
这名扬州的志愿者参加的是关爱空巢老人的志愿行动,正如他所言,年轻人有力气,愿意利用业余时间做点好事,而这恰恰也是当前很多志愿活动一个尴尬。志愿者都是年轻人,平时忙于学习、工作,业余时间有限,于是节假日志愿活动扎堆的现象也就频频上演。
志愿者2:
我们是青年志愿者,为你们服务,这是一点水果。
志愿者3:
就是帮他们读读报纸,剪剪指甲,他们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过来帮助他们。
解说:
由于可支配的时间少,志愿者们的活动内容也大同小异。在全国政协新进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就指出,服务规模小,服务意识不强,仍是我国志愿服务的软肋。
志愿者4:
我们希望把一年365天,天天变成五四青年日这样的日子。
解说:
事实上,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西南抗旱、玉树地震、上海世博会,如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正以闪亮的形象走进我们的视野。
志愿服务的精神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接受,如何将这些爱心有效的汇聚起来,还有赖于良好的组织性。
齐广忠:
志愿者这个队伍,应该是怎么更好地培训一下,更好地怎么引导一下,其他它是一个社会资源,怎么把它更好地利用好、发挥好。
解说:
就在一个月前,广东当地媒体还曾报道过另外一则新闻。佛山有五万空巢老人,谁来关注?这些空巢老人住在各自家中,不过他们和佛山福利院的老人们一样,都需要关注。那么志愿者们的爱心能否被引导到那些空巢老人身上呢?
字幕提示:
4月18日,黄福荣灵柩抵达香港。
解说:
不久前,香港义工黄福荣在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的事迹曾感动很多人。香港特区政府推荐为他追封金紫荆勋章,建议将他的遗体安葬在表扬英勇香港市民的景仰园,却被阿福的家人拒绝。阿福的胞姐说,请大家不要把黄福荣变成一个烈士或一个完美的人。
事实上,在义工发达的香港,差不多每八个市民中都有一名注册义工。在台湾,有些义工利用工余时间,上街帮助疏导交通,也许只有一两个小时,只是默默地做完就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精神本就在此。
主持人:
这些年我们看到,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服务的时候出现了这么几个问题,就是他们提供志愿服务的渠道有限,方式有限,接受服务的对象也有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就连线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总干事庄爱玲,庄女士曾经参与过500多个公益项目,而且曾经培训过志愿者。庄女士你好。
庄爱玲(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发起人、总干事):
你好。
主持人:
首先你怎么看刚才我说那几个有限的问题,你觉得什么原因导致的?
庄爱玲:
我觉得其实这也是一种供求的关系,供求关系的不平衡。首先我们一个部分,虽然我们志愿服务,其实需求是非常多元的,无处不在的。但是志愿者确实找不到志愿服务需求的信息。
另外一个部分,有许多的,我们说的老人也好,残疾人也好,他需要大量的志愿服务,可是他们又找不到提供合适志愿服务提供者和这样的机构。
主持人:
就是对接不上,两者需和求对接不上?
庄爱玲:
对,供求双方中间没有这样一个平台来对接的。
主持人:
还有一个问题要给您,因为您曾经做过志愿者培训工作,志愿者在参与这个工作以前,需要为自己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上来就做志愿者?
庄爱玲:
做志愿者,原则上人人都可以做志愿者,但是要想做一个有效的、作为良好的志愿者,其实是做很多的准备。首先第一个要了解什么是志愿者,其实志愿者不是去被组织的,其实首先是他有这份心愿,他要有一个理念,认为既然是志愿服务,它一定是一份责任,一种义务,是一种承诺,所以你要很严肃地去对待它,不是说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部分,它是需要有专业性的。比方说我们就拿佛山福利院老人来说,其实去服务老人,看上去很简单问题,你就陪他去聊聊天,陪他去散散步,事实上里面有很多专业的东西,比方说怎么去跟老人聊天,要去之前你得首先了解养老院基本情况。另外一个,如果你要去为某一个特殊老人去服务的时候,要了解这个老人基本的……
主持人:
我理解您的意思,要做一个有效的志愿者,还是要做相当的准备的。
庄爱玲:
对。
主持人:
谢谢您。说到培训自己的问题,岩松你曾经在台湾,还有美国,还有日本曾经采访过相应的志愿者,如果他们碰到佛山养老院这样的事情,他们应该怎么做?
白岩松:
我觉得有很多,在这条新闻里头,在我去过这些地方的时候,几乎都不会出现,因为我刚才说了,老人的房间一般是不让进的,会有公共场所。另外需求者是可以拒绝你的,比如说我们在台湾,我跟秀芳去做孩子医院里的志愿者,医院决定了,今天上午是让我们来做的时候,就会屏蔽其他志愿者的需求。他给我们提供了公共场所,我们要替患病的孩子去做游戏,但是医院要求我们是,不能我给你组织,你挨个门去敲门,人家让你进你就进去跟孩子商量,我们今天会有一个游戏,你去不去参加,孩子如果不开心,就说你们出去,我们就得出去,开心的就跟你去,我们最后有20多个孩子跟我们一起做了一上午的游戏。
主持人:
充分尊重。
白岩松:
需求者应该是主体,而不是做志愿者的人是主体。
第二个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专业化,在残奥会之前的时候,濮存昕、杨扬,我们一起去做残奥会志愿者相关培训的片子,我们去拍,才知道这里对专业有多高的需求,否则的话,你轮椅都不知道怎么推,我觉得这是一点。
还有一点必须要强调的是,现在的确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人说爱是不是过剩了,一天去五拨,我说恰恰相反,爱严重缺乏,中国为老年人准备的福利床位是几百万张,但是超过60岁中国老人现在已经接近一亿五,相当多的在空巢里,我觉得将来的重点不仅仅在福利院,更重要的是百分之九十几的重点要在各个社区,因此志愿者怎么润物细无声的进入到社区里头,甚至让人感觉不到他存在,就把工作都做了,我觉得这才是未来志愿者一个发展方向,不是志愿行动,而变成一颗又一颗志愿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