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报告曝光解放军核武器库 称我共有330枚核弹
美渲染中国核武威胁
本报专稿 石江月
近段时间以来,“中国核武器威胁”再次成为美国媒体的舆论热点。事情的起因是美国两大智囊机构分别发布了一份针对中国当前核力量及战略导弹力量的研究报告,但报告的观点截然相反,这在美国防务圈内是十分罕见的。
这两份报告都出自美国著名智囊机构,那么究竟谁在刻意夸大渲染中国的核武器威胁?谁又对中国核力量保持着较为客观的态度呢?让我们通过以下的分析,来看看中国所保持的“最低核威慑”政策是怎样被美国部分人刻意夸大的。
美智囊机构新报告再谈中国“威胁”
美国国会下属的“中美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的年度报告,该报告对中国的军事能力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分为军费开支、国内军事工业、空军力量、陆军部队、海军部队、导弹力量、信息战与网络战等独立部分。
其中在“导弹力量”部分,报告宣称,“在导弹部队的现代化和规模扩大化上,解放军继续大步向前发展。当前,至少有10种型号弹道导弹系统正处于部署状态,同时也正在进行着技术改进。中国的远程导弹有能力攻击太平洋区域以外的目标;CSS—4型导弹可以将美国本土的一部分目标作为打击对象”。
此外报告还认为,北京还寻求部署更加机动化、更加准确的、战场生命力更强、更值得信赖的洲际弹道导弹。在这些导弹系统中包括部分意义重大的、更先进的导弹系统,例如“东风—31”型洲际导弹、“东风—31A”型洲际导弹以及由“晋”级(094型)战略核潜艇携带的海基发射型“巨浪—2”导弹,而且这几种新型导弹有可能在未来4年内部署到解放军导弹部队。按照美国国防部长助理罗德曼的观点,中国新一代“远程导弹系统的打击范围将可以扩大到世界很多地方……包括美国本土全境”。预计在经过2007年的发展之后,“东风—31A”型导弹将成为中国制造的第一种有能力攻击华盛顿特区的战略导弹。
报告还提到,中国已经对部署在台湾海峡沿线附近的短程弹道导弹部队进行了性能提升,主要提高了导弹在攻击时的精确性和致命性。这些导弹会对美国军队在该地区的军事计划和军事行动制造很大的麻烦。有消息称,大约有800枚解放军短程弹道导弹正部署在台湾海峡附近,而且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这一导弹总数量以每年100枚的速度增加。新一代的导弹拥有更远的射程和更精确的打击能力。
从报告的观点看,战略导弹部队已俨然成为中国最有力的“杀手锏”,而“中美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报告并不是“一家之言”,此前美国国防部在2006年5月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中对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描述也与这种论调“异曲同工”。
在美国国防部2006年度《中国军力报告》第五章第二节中,专门谈及了解放军“加强核威慑”。报告称,中国正在质量上和数量上提高其远距离核导弹部队。中国正在推行战略部队现代化,以提供靠得住的、生存能力强的核威慑力量。并能在不断复杂的核安全环境下提供反打击能力。
报告宣称,解放军目前部署了大约20枚固定发射、液体燃料推动的CSS—4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导弹形成了解放军初步核手段——将美国大陆某个地方作为目标,掌握核威慑。此外,解放军还拥有大约20枚液体燃料推动的CSS—3型有限范围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导弹可以攻击亚洲范围的目标。中国的“外科手术”式核部队由CSS—2远程弹道导弹和固体燃料推动、公路机动的CSS—5型中程弹道导弹组成。到2010年,中国的战略核力量将可能由改进后的固体燃料推动的CSS—4型洲际弹道导弹,CSS—5型中程弹道导弹,固体燃料、公路机动的可移动式东风—31型(估计2006年部署)和东风—31A型(估计2007年部署)洲际弹道导弹,以及海基巨浪—1型和巨浪—2型(估计2007年10月部署)潜射弹道导弹等有威胁力的导弹部队联合组成。其中,中国发展机动性更强的新型东风—31型和东风—31A型洲际弹道导弹将使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部队更具有核反击能力。同时,部署在“晋”级(094型)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上的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将为中国提供另外一种核反击选择。
美国科学家联盟驳斥“中国核威胁论”
直到2006年11月30日之前,美国防务圈内一直是“中国核威胁”论调占据主要地位,不过就在11月30日,美国科学家联盟(FAS)与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联合发布了一份关于中美核力量的报告,报告认为此前美国国防部和情报部门对中国核力量的估计和分析都有夸大的成分。正如 FAS与NRDC的报告开门见山地指出:“中美在核力量上的对比,是美国远远占据了上风,而且在近期内仍将保持这种态势。”
报告称,“一些关于中国核武器的最新消息近年来不断出现,这需要我们重新评估我们以前对北京核武库的评价。我们估计,中国目前部署了大约130 枚核弹头,可以由陆基导弹、海基导弹、轰炸机等平台携载。其他核弹头很有可能贮存在核武库中,数量大约在200枚核弹头。中国正在继续进行核力量的现代化,但其发展并没有一些分析家预料的那么大”。
报告还对中国导弹力量现代化进行了分析,“差不多在最近的15年时间里,美国的情报部门和五角大楼一直不断地声称,中国正在对其导弹部队进行 ‘现代化’。虽然如此,但中国执行这个计划的过程非常缓慢——而美国方面却很少强调这一点。中国导弹‘现代化’之说,开始于20年前。当时有消息称中国开始研发新型三级、固体燃料推进、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东风—31。据说,这种型号导弹的射程达到7200到8000公里,圆概率误差可能达到300到 600米。不过,此后五角大楼方面关于东风—31型导弹何时将进入现役的估计一再延后,而这种导弹至今还未部署到一线部队。中国也正在发展东风—31型导弹的新型号,被称之为东风—31A,这种导弹的射程将更远,达到12000公里,而且载荷也有所降低。美国五角大楼预计,这种导弹将在2010年年底开始部署到导弹部队,但至今这种导弹好像尚未进行全面的试飞、试射,所以五角大楼的预测可能有所夸大。”
而根据FAS和NRDC联合发布的报告,美国拥有超过830枚可打击中国领土的多弹头导弹。美国情报部门推测,到2015年,中国瞄准美国领土的导弹数量将增加到75枚,可是届时美国军力还将增加780枚由陆地或海面发射的导弹。
FAS与NRDC的联合报告发现,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虽然美国拟定了大量针对中国的核攻击计划,但是中国却从未以扩大核武器规模作为回应,而且将来也不可能这么做。所以相较于美国,中国的核武器在数量上无法望其项背。
报告认为,目前中国库存总共拥有大约200枚核弹头,而美国库存接近1万枚。到2015年中国部署新一代弹道导弹之后,美国也将完成原定的核武器削减方案。届时中国将拥有220枚核弹头,而美国核弹头仍在5000枚以上。
联合报告最后的结论是,五角大楼及其它部门刻意从大背景之下,抽离并突出某些事件,以制造“中国威胁论”的假象,例如它们对中国的潜艇及远程导弹武器的评估,都与事实不符。
美国为何夸大中国核力量
而在2006年12月20日,美国著名智囊机构卡托研究所也站出来,表示美国情报机关经常“误解”中国核能力。卡托研究所称,美情报机构的警告有点杞人忧天。而中国军事智囊们不止一次地指责美国军事和情报方面的专家、保守派军事专家、美国新闻媒体任意扩大中国的核武器能力,为自己发展新一代核武和常规武器寻找借口,中国方面认为,这是一种危险的“冷战”游戏。
华盛顿智库“英美安全信息委员会”的资深分析员大卫·艾森伯格则认为,正如冷战时期美国抛出“导弹鸿沟”一说,夸大前苏联军事实力,谎称美国导弹远远少于前苏联;如今美国军方、情报部门、保守派的智囊团及新闻机构,也一样在夸大中国的核武器能力,并以此作为研发新一代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的借口。而美国这个动机不良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可怕的结果——中国也可以将美国军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作为发展军事现代化的理由,因此中美两国可能会陷入一场与冷战颇为相似的、危险的军备竞赛之中。
大卫·艾森伯格还列举了中美核武力量差距:
一、与中国相比,美国拥有压倒性的核力量优势。例如,中国没有远程核武器处于随时待命状态,而美国多数的弹道导弹都在高度戒备状态,可以在接到指令后几分钟之内发射。
二、中国唯一载有核弹头的潜艇,从未执行过远洋巡逻任务。
三、中国在未来10年内也许能够建造2到3艘新型导弹潜艇,但它们将大受美国反潜部队的箝制。反观美国拥有14艘载有战略导弹的潜艇,而且已把当中大部分移至太平洋。
四、中国也许能够组建一小支载有有限核武器的战斗机群,但是它们将遭到美国及盟国的防空系统以及空战的考验。相比之下,美国目前拥有72架远程轰炸机,载有核重磅炸弹和巡航导弹。
五、中国尚未研发出装有核弹头的巡航导弹,虽然美国情报部门推测中国在将来可能会具备这种武器。但是,美国已经拥有超过1000枚核巡航导弹,并且可以通过飞机和潜艇发射。
大卫·艾森伯格称,中国核武器的规模与美国相去甚远,所以美国怎样寻找保留及升级核武器的借口,都并非易事。因为就连五角大楼在2005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中也承认,北京一再强调不会“首先动用”核武器的最低核威慑政策,即不会对非核武器国家或无核地带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本报专稿 石江月
近段时间以来,“中国核武器威胁”再次成为美国媒体的舆论热点。事情的起因是美国两大智囊机构分别发布了一份针对中国当前核力量及战略导弹力量的研究报告,但报告的观点截然相反,这在美国防务圈内是十分罕见的。
这两份报告都出自美国著名智囊机构,那么究竟谁在刻意夸大渲染中国的核武器威胁?谁又对中国核力量保持着较为客观的态度呢?让我们通过以下的分析,来看看中国所保持的“最低核威慑”政策是怎样被美国部分人刻意夸大的。
美智囊机构新报告再谈中国“威胁”
美国国会下属的“中美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的年度报告,该报告对中国的军事能力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分为军费开支、国内军事工业、空军力量、陆军部队、海军部队、导弹力量、信息战与网络战等独立部分。
其中在“导弹力量”部分,报告宣称,“在导弹部队的现代化和规模扩大化上,解放军继续大步向前发展。当前,至少有10种型号弹道导弹系统正处于部署状态,同时也正在进行着技术改进。中国的远程导弹有能力攻击太平洋区域以外的目标;CSS—4型导弹可以将美国本土的一部分目标作为打击对象”。
此外报告还认为,北京还寻求部署更加机动化、更加准确的、战场生命力更强、更值得信赖的洲际弹道导弹。在这些导弹系统中包括部分意义重大的、更先进的导弹系统,例如“东风—31”型洲际导弹、“东风—31A”型洲际导弹以及由“晋”级(094型)战略核潜艇携带的海基发射型“巨浪—2”导弹,而且这几种新型导弹有可能在未来4年内部署到解放军导弹部队。按照美国国防部长助理罗德曼的观点,中国新一代“远程导弹系统的打击范围将可以扩大到世界很多地方……包括美国本土全境”。预计在经过2007年的发展之后,“东风—31A”型导弹将成为中国制造的第一种有能力攻击华盛顿特区的战略导弹。
报告还提到,中国已经对部署在台湾海峡沿线附近的短程弹道导弹部队进行了性能提升,主要提高了导弹在攻击时的精确性和致命性。这些导弹会对美国军队在该地区的军事计划和军事行动制造很大的麻烦。有消息称,大约有800枚解放军短程弹道导弹正部署在台湾海峡附近,而且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这一导弹总数量以每年100枚的速度增加。新一代的导弹拥有更远的射程和更精确的打击能力。
从报告的观点看,战略导弹部队已俨然成为中国最有力的“杀手锏”,而“中美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报告并不是“一家之言”,此前美国国防部在2006年5月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中对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描述也与这种论调“异曲同工”。
在美国国防部2006年度《中国军力报告》第五章第二节中,专门谈及了解放军“加强核威慑”。报告称,中国正在质量上和数量上提高其远距离核导弹部队。中国正在推行战略部队现代化,以提供靠得住的、生存能力强的核威慑力量。并能在不断复杂的核安全环境下提供反打击能力。
报告宣称,解放军目前部署了大约20枚固定发射、液体燃料推动的CSS—4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导弹形成了解放军初步核手段——将美国大陆某个地方作为目标,掌握核威慑。此外,解放军还拥有大约20枚液体燃料推动的CSS—3型有限范围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导弹可以攻击亚洲范围的目标。中国的“外科手术”式核部队由CSS—2远程弹道导弹和固体燃料推动、公路机动的CSS—5型中程弹道导弹组成。到2010年,中国的战略核力量将可能由改进后的固体燃料推动的CSS—4型洲际弹道导弹,CSS—5型中程弹道导弹,固体燃料、公路机动的可移动式东风—31型(估计2006年部署)和东风—31A型(估计2007年部署)洲际弹道导弹,以及海基巨浪—1型和巨浪—2型(估计2007年10月部署)潜射弹道导弹等有威胁力的导弹部队联合组成。其中,中国发展机动性更强的新型东风—31型和东风—31A型洲际弹道导弹将使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部队更具有核反击能力。同时,部署在“晋”级(094型)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上的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将为中国提供另外一种核反击选择。
美国科学家联盟驳斥“中国核威胁论”
直到2006年11月30日之前,美国防务圈内一直是“中国核威胁”论调占据主要地位,不过就在11月30日,美国科学家联盟(FAS)与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联合发布了一份关于中美核力量的报告,报告认为此前美国国防部和情报部门对中国核力量的估计和分析都有夸大的成分。正如 FAS与NRDC的报告开门见山地指出:“中美在核力量上的对比,是美国远远占据了上风,而且在近期内仍将保持这种态势。”
报告称,“一些关于中国核武器的最新消息近年来不断出现,这需要我们重新评估我们以前对北京核武库的评价。我们估计,中国目前部署了大约130 枚核弹头,可以由陆基导弹、海基导弹、轰炸机等平台携载。其他核弹头很有可能贮存在核武库中,数量大约在200枚核弹头。中国正在继续进行核力量的现代化,但其发展并没有一些分析家预料的那么大”。
报告还对中国导弹力量现代化进行了分析,“差不多在最近的15年时间里,美国的情报部门和五角大楼一直不断地声称,中国正在对其导弹部队进行 ‘现代化’。虽然如此,但中国执行这个计划的过程非常缓慢——而美国方面却很少强调这一点。中国导弹‘现代化’之说,开始于20年前。当时有消息称中国开始研发新型三级、固体燃料推进、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东风—31。据说,这种型号导弹的射程达到7200到8000公里,圆概率误差可能达到300到 600米。不过,此后五角大楼方面关于东风—31型导弹何时将进入现役的估计一再延后,而这种导弹至今还未部署到一线部队。中国也正在发展东风—31型导弹的新型号,被称之为东风—31A,这种导弹的射程将更远,达到12000公里,而且载荷也有所降低。美国五角大楼预计,这种导弹将在2010年年底开始部署到导弹部队,但至今这种导弹好像尚未进行全面的试飞、试射,所以五角大楼的预测可能有所夸大。”
而根据FAS和NRDC联合发布的报告,美国拥有超过830枚可打击中国领土的多弹头导弹。美国情报部门推测,到2015年,中国瞄准美国领土的导弹数量将增加到75枚,可是届时美国军力还将增加780枚由陆地或海面发射的导弹。
FAS与NRDC的联合报告发现,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虽然美国拟定了大量针对中国的核攻击计划,但是中国却从未以扩大核武器规模作为回应,而且将来也不可能这么做。所以相较于美国,中国的核武器在数量上无法望其项背。
报告认为,目前中国库存总共拥有大约200枚核弹头,而美国库存接近1万枚。到2015年中国部署新一代弹道导弹之后,美国也将完成原定的核武器削减方案。届时中国将拥有220枚核弹头,而美国核弹头仍在5000枚以上。
联合报告最后的结论是,五角大楼及其它部门刻意从大背景之下,抽离并突出某些事件,以制造“中国威胁论”的假象,例如它们对中国的潜艇及远程导弹武器的评估,都与事实不符。
美国为何夸大中国核力量
而在2006年12月20日,美国著名智囊机构卡托研究所也站出来,表示美国情报机关经常“误解”中国核能力。卡托研究所称,美情报机构的警告有点杞人忧天。而中国军事智囊们不止一次地指责美国军事和情报方面的专家、保守派军事专家、美国新闻媒体任意扩大中国的核武器能力,为自己发展新一代核武和常规武器寻找借口,中国方面认为,这是一种危险的“冷战”游戏。
华盛顿智库“英美安全信息委员会”的资深分析员大卫·艾森伯格则认为,正如冷战时期美国抛出“导弹鸿沟”一说,夸大前苏联军事实力,谎称美国导弹远远少于前苏联;如今美国军方、情报部门、保守派的智囊团及新闻机构,也一样在夸大中国的核武器能力,并以此作为研发新一代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的借口。而美国这个动机不良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可怕的结果——中国也可以将美国军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作为发展军事现代化的理由,因此中美两国可能会陷入一场与冷战颇为相似的、危险的军备竞赛之中。
大卫·艾森伯格还列举了中美核武力量差距:
一、与中国相比,美国拥有压倒性的核力量优势。例如,中国没有远程核武器处于随时待命状态,而美国多数的弹道导弹都在高度戒备状态,可以在接到指令后几分钟之内发射。
二、中国唯一载有核弹头的潜艇,从未执行过远洋巡逻任务。
三、中国在未来10年内也许能够建造2到3艘新型导弹潜艇,但它们将大受美国反潜部队的箝制。反观美国拥有14艘载有战略导弹的潜艇,而且已把当中大部分移至太平洋。
四、中国也许能够组建一小支载有有限核武器的战斗机群,但是它们将遭到美国及盟国的防空系统以及空战的考验。相比之下,美国目前拥有72架远程轰炸机,载有核重磅炸弹和巡航导弹。
五、中国尚未研发出装有核弹头的巡航导弹,虽然美国情报部门推测中国在将来可能会具备这种武器。但是,美国已经拥有超过1000枚核巡航导弹,并且可以通过飞机和潜艇发射。
大卫·艾森伯格称,中国核武器的规模与美国相去甚远,所以美国怎样寻找保留及升级核武器的借口,都并非易事。因为就连五角大楼在2005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中也承认,北京一再强调不会“首先动用”核武器的最低核威慑政策,即不会对非核武器国家或无核地带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