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54名大学生回炉读技校 引发“大学白读论”(图)
54名大学毕业生“回炉”读技校,有人抛出“大学白读论”,但技校方认为大学积累让学生发展更有潜力。昨日,该报道引发众多读者热议。
昨日,共有近30位读者打进热线,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中有教师、在校学生、公务员,也有的士司机、私企老板和待业青年。此事在网上也引发热议,包括人民网、新华网等在内的200多家网站纷纷转载本报报道,仅新浪网的跟帖数量,就有1000多条。
九成以上的读者,对54名大学生的“回炉”行为表示支持。其中,在美国工作的工程师杨先生打来越洋电话说,他从网站上浏览到这则新闻,很有感触。他从中国移民美国已10余年了,在美国,大学生接受职业技能训练,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他的女儿在美国读大学期间,每年假期都会被安排到企业进行实训。而在中国,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专业理论与实际运用脱节。国外大学教育比较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他赞同大学生回技校学点技术,称这在国外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同时,约九成读者反对“回炉”大学生连峰的“大学白读论”。四川一名匿名网友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大学不是培训技能的地方,而是教导你怎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地方。另外,要想学习实用的技能,大学里又不是不可以学,关键在于个人是否用功学习,不要说读大学没用。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导别敦荣教授认为,我国大学本有本科、专科层次之分,但教育方式和要求趋同,不少高校的本科生、专科生培养没有多大区别,导致一些学生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在社会上很难生存。高等教育应不断完善改进,分层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
扬子晚报:大学生技校“回炉”是谁之耻?
大学本应是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然而,应届本科毕业生连峰(化名)“回炉”读技校,开学才两周,他竟然语出惊人:“我的大学真是白读了!”
应当说,在这个“觅食艰难”的时代,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算不上什么奇事。但无论就投资还是学历层次而言,大学生在职场上都应比技校生胜出一筹。然而,如今大学生找工作竟还得“回炉”读技校,就不能不让人感到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羞耻。
曾经,我们将大学生就业难归罪于“眼高手低”。如今大学生当保姆、当搓澡工已不再新鲜,甚至连 “零工资就业”、“负工资就业”都有了,为何大学生就业依然尴尬?仔细思之,大学生的“短板”还是动手能力差。一些技校的学生之所以比大学生“吃香”,也正是得益于有动手能力之长。
事实上,由于扩招导致学生数量剧增,高校各方面的压力也随之剧增。过去做实验四五个学生共用一套设备,如今十几个人也未必有一套设备;过去老师带学生到企业实践,企业还给学生提供补贴,如今高校把实习推给学生,交纳实习费学生也未必找得到实习机会。大学教育原本就残缺不全,走进职场能不四处碰壁?
放眼全球,国外高校几乎都制定了系统的大学生实习计划。英国规定,大学的培养计划为三年制本科学位课程和一年的实习期。法国高校与政府机关、企业单位建有密切稳定关系,专门安排大四学生实习。在加拿大,高校普遍开设了“合作教育课程”,只有经企业和学校双方考核合格,才可取得学分。
总之,大学生“回炉”读技校是高等教育的羞耻,也是对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警示。高校必须把实习作为大学生必修课,政府也应对接收大学生实习的企业给予财税等方面的支持,全方位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只有如此,才不会出现大学生“回炉”读技校的怪事。
本科硕士就业难高级技师受宠 大学生回炉读技校
昨日,共有近30位读者打进热线,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中有教师、在校学生、公务员,也有的士司机、私企老板和待业青年。此事在网上也引发热议,包括人民网、新华网等在内的200多家网站纷纷转载本报报道,仅新浪网的跟帖数量,就有1000多条。
九成以上的读者,对54名大学生的“回炉”行为表示支持。其中,在美国工作的工程师杨先生打来越洋电话说,他从网站上浏览到这则新闻,很有感触。他从中国移民美国已10余年了,在美国,大学生接受职业技能训练,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他的女儿在美国读大学期间,每年假期都会被安排到企业进行实训。而在中国,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专业理论与实际运用脱节。国外大学教育比较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他赞同大学生回技校学点技术,称这在国外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同时,约九成读者反对“回炉”大学生连峰的“大学白读论”。四川一名匿名网友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大学不是培训技能的地方,而是教导你怎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地方。另外,要想学习实用的技能,大学里又不是不可以学,关键在于个人是否用功学习,不要说读大学没用。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导别敦荣教授认为,我国大学本有本科、专科层次之分,但教育方式和要求趋同,不少高校的本科生、专科生培养没有多大区别,导致一些学生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在社会上很难生存。高等教育应不断完善改进,分层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
扬子晚报:大学生技校“回炉”是谁之耻?
大学本应是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然而,应届本科毕业生连峰(化名)“回炉”读技校,开学才两周,他竟然语出惊人:“我的大学真是白读了!”
应当说,在这个“觅食艰难”的时代,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算不上什么奇事。但无论就投资还是学历层次而言,大学生在职场上都应比技校生胜出一筹。然而,如今大学生找工作竟还得“回炉”读技校,就不能不让人感到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羞耻。
曾经,我们将大学生就业难归罪于“眼高手低”。如今大学生当保姆、当搓澡工已不再新鲜,甚至连 “零工资就业”、“负工资就业”都有了,为何大学生就业依然尴尬?仔细思之,大学生的“短板”还是动手能力差。一些技校的学生之所以比大学生“吃香”,也正是得益于有动手能力之长。
事实上,由于扩招导致学生数量剧增,高校各方面的压力也随之剧增。过去做实验四五个学生共用一套设备,如今十几个人也未必有一套设备;过去老师带学生到企业实践,企业还给学生提供补贴,如今高校把实习推给学生,交纳实习费学生也未必找得到实习机会。大学教育原本就残缺不全,走进职场能不四处碰壁?
放眼全球,国外高校几乎都制定了系统的大学生实习计划。英国规定,大学的培养计划为三年制本科学位课程和一年的实习期。法国高校与政府机关、企业单位建有密切稳定关系,专门安排大四学生实习。在加拿大,高校普遍开设了“合作教育课程”,只有经企业和学校双方考核合格,才可取得学分。
总之,大学生“回炉”读技校是高等教育的羞耻,也是对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警示。高校必须把实习作为大学生必修课,政府也应对接收大学生实习的企业给予财税等方面的支持,全方位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只有如此,才不会出现大学生“回炉”读技校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