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后的老克勒们:恪守绅士言行精通吃喝玩乐
呈现一幅以上海为背景的别样历史画卷。“老克勒”,一个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名词,具有多种释义,但老克勒们更偏向于一种解释:class的谐音,表示上流阶层,象征着品位与格调。正宗的老克勒经历过殖民地时期的上海,即西方文化充斥上海滩的摩登年代。
一场持续两年的房产纠纷案的尘埃落定,在上海引起了绵延数月而不绝的反应:业内人士哗然,媒体相继报道──上海高院作出终审判决,上海地产集团合法购得拥有80多年历史、上海最大的私人花园洋房──宝庆路3号。由于成交价7300万元近乎市场价的50%,价格之低令人匪夷所思,于是质疑交易内幕成了舆论的第一焦点。
在无法触及真相只能不了了之后,人们开始从故纸堆里翻找宝庆路3号的前世:上海“染料大王”周宗良的私人宅邸。如此众人才明白,为何在上海的钻石地段盘踞着如此嚣张的花园别墅,占地面积竟然接近5000平方米。这一切,只因其主人的财富,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几乎无人能望其项背。
抽丝拨茧地寻回历史后,自然好奇周氏后人的现状。叩开宝庆路3号那扇宽厚的黑漆木门,萧条的院落里只有周宗良的外孙徐元章主持大局,另外两个主人:徐的姨夫和表兄则始终避于见人。徐元章的母亲周韵琴(又名淑芬)是周家四小姐,1957年周宗良病逝于香港,周韵琴赴港奔丧,从此一去不回。徐父徐兴业所着长篇历史小说《金瓯缺》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无奈得奖前一年已然病逝。
若非房产纠纷引来注目,外人绝无可能知晓,这座看似寂寥的陈旧宅邸里,竟然隐藏着一个秘密:每逢周末,一群老克勒从四面八方涌来,在宝庆路3号的巨型客厅里举行舞会,用老克勒的话说:“这叫home patry,四十多年前,我们每周都举办。”
“老克勒”,一个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名词,具有多种释义,但老克勒们更偏向于一种解释:class的谐音,表示上流阶层,象征着品位与格调。正宗的老克勒经历过殖民地时期的上海,即西方文化充斥上海滩的摩登年代,谁能想象那时巴黎最新款的服装不是送去纽约,而是运来上海?
而彼时正值青少年乃至孩童的老克勒,因家世显赫或至少殷实,成了西方流行文化的拥趸。在那时培养出的生活习惯和喜好保留至今:刻意修饰装扮,恪守绅士淑女言行,精通吃喝玩乐。这些明显异于同龄人的洋派言行,致使他们成了一个只存在于上海的特殊群体。
在宝庆路3号看着这群老克勒翩翩起舞,昏黄的老房子里流淌着六七十年前的西方流行乐,以至于光影开始错乱,时间竟能倒流:这里每个人,都有一段特殊的身世背景和人生经历,汇聚他们的故事,竟然呈现出一幅以上海为背景的别样历史画卷,像是一堆活化石集体朗诵着历史。
摩登年代的上海,豪门世家里有“土财主”,也有“洋务派”,“染料大王”周宗良属于典型的后者。这个出生于牧师家庭的宁波人,从小就读宁波耶稣教会创办的斐迪中学,学得一口流利英语。1905年,30岁的周宗良来到上海,担任经营染料的德商谦信洋行“跑街”,5年后升任洋行买办。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华经商的德国人纷纷回国,当时谦信洋行已是在华最大的德国洋行,不仅在沪置有大量房产,而且栈存的染料也数量巨大。因为德国公司的财产当时被视为“敌产”,该行老板深恐大战中受损失,就将谦信在沪的不动产的户名全部改为周宗良,托其隐匿保管。而谦信所有染料也全部折价卖给周宗良。
一场持续两年的房产纠纷案的尘埃落定,在上海引起了绵延数月而不绝的反应:业内人士哗然,媒体相继报道──上海高院作出终审判决,上海地产集团合法购得拥有80多年历史、上海最大的私人花园洋房──宝庆路3号。由于成交价7300万元近乎市场价的50%,价格之低令人匪夷所思,于是质疑交易内幕成了舆论的第一焦点。
在无法触及真相只能不了了之后,人们开始从故纸堆里翻找宝庆路3号的前世:上海“染料大王”周宗良的私人宅邸。如此众人才明白,为何在上海的钻石地段盘踞着如此嚣张的花园别墅,占地面积竟然接近5000平方米。这一切,只因其主人的财富,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几乎无人能望其项背。
抽丝拨茧地寻回历史后,自然好奇周氏后人的现状。叩开宝庆路3号那扇宽厚的黑漆木门,萧条的院落里只有周宗良的外孙徐元章主持大局,另外两个主人:徐的姨夫和表兄则始终避于见人。徐元章的母亲周韵琴(又名淑芬)是周家四小姐,1957年周宗良病逝于香港,周韵琴赴港奔丧,从此一去不回。徐父徐兴业所着长篇历史小说《金瓯缺》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无奈得奖前一年已然病逝。
若非房产纠纷引来注目,外人绝无可能知晓,这座看似寂寥的陈旧宅邸里,竟然隐藏着一个秘密:每逢周末,一群老克勒从四面八方涌来,在宝庆路3号的巨型客厅里举行舞会,用老克勒的话说:“这叫home patry,四十多年前,我们每周都举办。”
“老克勒”,一个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名词,具有多种释义,但老克勒们更偏向于一种解释:class的谐音,表示上流阶层,象征着品位与格调。正宗的老克勒经历过殖民地时期的上海,即西方文化充斥上海滩的摩登年代,谁能想象那时巴黎最新款的服装不是送去纽约,而是运来上海?
而彼时正值青少年乃至孩童的老克勒,因家世显赫或至少殷实,成了西方流行文化的拥趸。在那时培养出的生活习惯和喜好保留至今:刻意修饰装扮,恪守绅士淑女言行,精通吃喝玩乐。这些明显异于同龄人的洋派言行,致使他们成了一个只存在于上海的特殊群体。
在宝庆路3号看着这群老克勒翩翩起舞,昏黄的老房子里流淌着六七十年前的西方流行乐,以至于光影开始错乱,时间竟能倒流:这里每个人,都有一段特殊的身世背景和人生经历,汇聚他们的故事,竟然呈现出一幅以上海为背景的别样历史画卷,像是一堆活化石集体朗诵着历史。
摩登年代的上海,豪门世家里有“土财主”,也有“洋务派”,“染料大王”周宗良属于典型的后者。这个出生于牧师家庭的宁波人,从小就读宁波耶稣教会创办的斐迪中学,学得一口流利英语。1905年,30岁的周宗良来到上海,担任经营染料的德商谦信洋行“跑街”,5年后升任洋行买办。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华经商的德国人纷纷回国,当时谦信洋行已是在华最大的德国洋行,不仅在沪置有大量房产,而且栈存的染料也数量巨大。因为德国公司的财产当时被视为“敌产”,该行老板深恐大战中受损失,就将谦信在沪的不动产的户名全部改为周宗良,托其隐匿保管。而谦信所有染料也全部折价卖给周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