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天山云海综合信息港 >> 资讯 >> 生活世态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踩踏致死:“田里躺着花一样”的春运少女李红霞(图)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方新闻网   发布者:社会编辑
热度81票  浏览6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1月16日 16:56
  2008年春运,李红霞被踩踏致死,“田里躺着花一样的李红霞”,但春运年年依旧……

  在她走后的2008年里:父亲李少华不再去湖南岳阳的麻纺厂卖体力,和母亲粟碧凤重新下地种田,结果亏了1000多元钱;大哥李应龙为治疗先天性兔唇,放弃了在广州番禺一钟表厂的工作,但因贫血一直无法做手术;二哥李双的智障没有好转,时常找不到回家的路;家中最后的希望落在小弟、“三好学生”李先发身上,家里的墙壁上贴满他获的奖状。

  国家为了保护棉农种植积极性,先后进行了数轮棉花收储,价格高出市场价不少。“但是价格,还是没有上来!” “这一年,该怎么办呢?”李少华找不到答案。

  去年春运,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阻断了广东数以千万计外来工回家的路途,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今年春运,勤勤恳恳又一年的外来工,带着全球经济寒冬的阴影返乡,这注定又是一个不寻常的旅途。

  离春节还有十天,李少华站在女儿李红霞的坟前,望着湖北监利薛桥村南下打工归来的年轻男女们,不禁想起去年2月1日晚7时女儿的一个电话:“等我挤上火车,再给你们电话……”两个小时后,李红霞倒在返乡者的脚下,是当年春运唯一被践踏致死的人。

  这部特意为孩子外出打工报平安而装的电话,去年已很少响起,“这一年,家里已没人再出去打工了!”李少华说。

  “明年的事,过完春节,再看吧!”李少华没有奢望来年……
1月14日,湖北监利薛桥村,李少华在女儿李红霞坟前上香。
李红霞父母、奶奶、二哥和弟弟的合影。

  

  红霞坟地油菜花开

  少了李红霞,李家不再有人出远门打工,少了些许出门在外的挂念。在2009年春节来临前回头望去,2008年这家人的春、夏、秋、冬过得清晰而萧条。

  去年清明,江汉平原南端———湖北监利薛桥村的农田里,成片的油菜花儿,开得黄灿灿。田埂的角落,埋着17岁的李红霞,由水泥筑成的坟墓旁,插着清明标子。李少华祭奠完女儿,望着满眼的油菜花发呆。事后问他,他说,当时就想“该插清明秧了”!

  李少华家共有20亩耕地,17亩种水稻、3亩种棉花。“之前的收成不错,棉花好卖!”2007年秋收时,各种收购商上门抢购棉花,一市斤的价格炒到三块多。

  “种地比外出打工强,家里也多个人照应。”当时,李少华的妻子粟碧凤劝丈夫放弃外出打工。当时,李少华在湖南岳阳的麻纺厂,干打包的活,工作辛苦,收入稳定。

  “我们以前几乎不种田,都是租给别人种。”李少华说,掂量许久,他回到薛桥村重新成为一名农民。

  “放弃打工”是否与女儿李红霞有关?李少华不愿提及。“我放心不下来他!”李少华指着站在一旁的二儿子李双———李双因患病毒性脑膜炎成了智障患者。李双有时还会忘记回家的路,要父母连夜去找。

  去年春节后,李少华留在家中学习各种农技知识,“种田,是需要技术的,并不是盲目的”,李少华举例说,油菜种植期需要200天,而有的需245天。

  “专心种田,好好干一年!”李少华收割完雪灾中幸存的油菜,插上水稻苗和棉花苗,对2008年的收成怀抱期望。

  大儿子李应龙也留在了家中。

  李应龙原本与妹妹李红霞同在广州番禺打工,当年,李红霞回家前一天,他加班到很晚,早晨还在补觉,妹妹独自走掉了。李应龙回忆说,当时觉得自己没赚到钱,不好意思回家。

  妹妹出事后,京珠高速上的冰雪也已融化,李应龙回到家乡,再没出来打工。

  开春后,村里仍有人外出打工,李红霞的父母兄弟守着一间平房里,再没分开。

  

  大哥求医苦无进展

  去年农历七月,俗称“鬼月”,临近中元节,监利薛桥村田埂旁的坟墓前,烧起纸钱,升起袅袅青烟。李少华和妻子提着香火、纸钱,来祭奠女儿。

  “我们这里,清明插标子,七月才烧纸钱。”李少华说。在当地,祭祀逝者的中元节比清明节更重要。

  李红霞坟旁的油菜田,已经换种的水稻、棉花,稻穗饱满,微微垂下,棉花骨朵有的已裂开口,露出洁白的棉絮。

  李少华盘算着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收成。

  大儿子李应龙也想着早点实现自己的愿望———治愈兔唇。

  李应龙是先天性兔唇。李少华夫妻俩还没享受得子的喜悦,就直奔武汉的医院给儿子治疗。医生做完一期手术时说,等到孩子6岁时再来做第二期。

  “但他长到六岁时,家中实在没钱做手术。”李应龙说这话时,透着些许无奈。

  那时家中,已有老二李双。“他得了脑膜炎,医生却诊断成肺炎,”李少华说,李双吃了医生开的消炎药,炎症消了,脑子却坏了,成为智障患者,失去劳动能力,需人照顾。老三李红霞也曾患脑膜炎,在岳阳一间医院确诊后,打了一针即治愈。

  去年7月,李应龙曾去深圳的医院做血小板的化验,诊断仍是“贫血”。“就因为血不够,不能做修复兔唇的手术。”李少华拿出一叠化验单。

  去年,每隔两个月李应龙都去做一次化验,来往于岳阳、深圳几家医院,花费不菲。

  为帮李应龙补血,一家人煞费苦心,李少华看到电视广告中宣称郑州一家医院秘制的中药可快速补血,帮儿子买三个疗程的药,花费3000元。喝完三个疗程的“秘制中药”后,李应龙却全脸浮肿,长出红色疹子,去镇上检查,发现是药物中毒。

  中药停下了,李应龙接着服西药,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利可君片、安肽泰片等。

  “这些钱是他妈妈塞给他的。”李少华说。“多的五六百元、少则两三百元!”说起钱的事,粟碧凤略带歉意。

  几个同辈好友猜测李应龙可能在外出打工时受人嘲笑。“我还是希望他出去打工,长长见识。”李少华说,儿子在家闲着,爱去池塘边钓鱼,总说“治愈后才去打工”。

  “他是专门学过技术的。”母亲粟碧凤拿出李应龙的技工学院毕业证,上面登记照上,是个略显清瘦、皮肤白皙、年轻小伙的脸庞,几乎看不出任何缺陷。

  家里的经济支柱只剩李少华,他的希望在田里。

  

  七亩棉花亏损逾千

  去年秋天,一个深夜,李少华和妻子突然非常想念女儿,两人结伴沿着乡间小路走到李红霞坟前。漆黑的夜,田野里空旷得很,有些冷。

  “当时脑子里,只有思念,没有害怕!”李少华说,四周无人,他和妻子站在坟前,一个多小时里,没有说一句话。妻子粟碧凤回家后,放声大哭,李少华坐在床头,默默地抽着烟。

  这时,李少华清明时种下的水稻、棉花已成熟。“我很期待,希望自己的努力能有多些收获!”李少华之前将棉花的种植面积从3亩扩大到7亩,减小了水稻的种植面积。

  田地里,高耸的棉花秆上,白色的棉絮从骨朵里蓬勃而出,旁边的壳已逐渐枯败。李少华和妻子两个人急忙将棉花采下,用机器打掉棉花籽,把棉絮放空地上晒干,期待着收购者前来“抢购”。

  但李少华的希望落了空,他没等来“抢购者”,而棉价猛跌了一半多。

  “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纺织业出口下降,直接致使棉花需求减少,导致棉价低迷。”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发布的《2009/2010年度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报告》这样描述。

  李少华看到新闻里说,国家为了保护棉农种植积极性,先后进行了数轮棉花收储,价格高出市场价不少。“但是价格,还是没有上来!”

  “我的棉花,最后以1.8元钱一斤的价格卖出。”精打细算的李少华一统计,每亩棉花,不算人工付出,净损失约100多元钱。7亩棉花损失逾千元。

  “不过,我还不算最差的!”李少华自我安慰,他说自己用了很多技术,比那些不认真种田的,损失要少些。

  已过秋收。“这一年,该怎么办呢?”李少华找不到答案。

  

  小弟奖状贴满墙壁

  腊月十九日,公历2009年1月14日,监利薛桥村的田野上,已是一片衰败,光秃的稻秆竖在田里,干枯的棉花秆上偶有零星白絮。

  时而,成群的打工归家的年轻人从田旁边走过,脸上露出笑容。在李红霞的坟前,李少华弓着腰,烧着纸钱,一阵风吹起青烟,他的眼角滚出浑浊的泪珠。

  “又是一年了,哎……”李少华仰天长叹一口气。这叹息,李红霞若听到,一定觉得辛酸。

  人生总是充满巧合。去年的冰灾,把李红霞从这个家带走;却也正是冰灾,让李少华在2008年最后两个月,看到了希望———找到修复因冰灾倒塌的电塔的工作。

  “这份工,是村里人帮助介绍的。”李少华说。

  去年11月底,秋收结束,岳阳修复电塔的工地缺人挑土,这些塔是去年冰灾时倒下的。李少华所在的薛桥村与岳阳仅隔一条江,得知消息后,他立即收拾行李赶去岳阳,在工地上干了1个月,工程结束了,他得到报酬3500元。

  “这顶我种田干好几年的了!”李少华对这份工作很满意,甚至觉得时间太短。

  2008年最后一个月,李少华也没闲下来,在村里到处给人打短工。这家需要泥水匠,那家需要搬砖工,他都会去。“反正是卖力气!”

  李少华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在他眼中,能寄托希望的是最小的儿子李先发,“李先发”这个名字也寄予着李家的未来。

  上初中二年级的李先发长得瘦高,脸上有着与农村孩子不同的白皙,寡言腼腆,看到陌生人不说话,双手不住相互搓着。

  “我喜欢数学,今年没有考好!”说这话时,李先发透出不服输的眼神。去年他被学校授予“三好学生”称号。

  “就是那张刚刚贴上的奖状!”李先发指着,一面灰色的墙上贴满了10张鲜艳的奖状,其中5张是2008年颁发的,分别为:年级统考前三名,数学、英语、生物的第一名和一张“三好学生”奖状。

  别人问起“你考不考大学”时,李先发不吭声,抿嘴唇点头。

  “只要他想读书,我拼死拼活,供他读到底!”李少华说。

  李红霞与她的一家

  父亲 李少华 48岁

  2007年在湖南一麻纺厂打工,2008年在家种田亏本,目前在家打短工

  母亲 粟碧凤 47岁

  长期务农

  大哥 李应龙 22岁

  2007年在番禺一工厂打工,目前养病在家

  二哥 李双 21岁

  因脑膜炎导致智障,长期养病在家

  弟弟 李先发 12岁

  监利白螺镇中学读初二

  李红霞

  1991年出生,2007年在番禺一工厂打工,2008年2月1日,在广州火车站被踩踏致死

  尾声

  离春节还有十天,李少华的家中,没有添置更多东西,只挂起三四块腊肉,这成了他家的年货。

  “过完春节,我是要去打工,田留给她种吧!”李少华望了一眼旁边的妻子粟碧凤,这位朴实的妇女点了一下头示意。

  李应龙联系好武汉一家医院,准备开春后做修复手术。他有一份“湖南理工学院成教院”的学生证,学期是2008年3月开始的,第一学期盖着“已注册”的章,下学期一栏空着。开年后,他准备去读书。

  年底,李先发从李红霞曾就读的官薛中学转到条件更好的白螺镇中学,他要走与姐姐不同的路。
TAG: 春运
搜索
顶:7 踩:3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74 (23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1.24 (21次打分)
【已经有27人表态】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络资源

声明:本站所有新闻信息均为网络转载,但不表示本站同意其观点及说法!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被转载方并通知本站屏蔽该新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