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背盐水供养男人 阳光下的纳西族女人(图)
清晨,阳光还没来得及跃出横断山脉的雪峰,盐井的女人们就像被什么怪物追逐着一样,脚不着地地往澜沧江河谷里面奔。澜沧江河床上的盐井经过一夜的积攒,盐水已经溢得深深的。
每个女人都想乘着太阳还未升起,暑气还未蒸腾,多往自家的盐池里背几桶盐水。等井里的盐水很快落下去,她们就可以将盐池里的盐水往各家的盐田上背,然后,就等着暴烈的阳光和峡谷里干热的风将水分蒸发掉,剩下的就是盐巴了。
位于西藏和云南交界处澜沧江河谷里的老人们一致认定,他们的祖先发现和经营的这一片盐井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没有任何记载或传说表明人们是如何找到这片盐井的。也许是一个或几个猎人在追寻猎物时发现了动物常在这里流连,也许是牛羊凭着本能嗅到了盐巴的味道而把它们的主人领到了这里。
不管怎么说,在那食盐匮乏如金的年月,盐井的发现为那里的人们铺出了一条生存之路。直到现在,盐井的大多数纳西族居民仍以最原始的方式进行着传统的晒盐生计。
在盐井纳西民族乡,现在还有61户产盐专业户,他们没有土地,只以晒盐巴为生,自产自销,用卖盐换来的钱买粮食吃。另外,乡里的大多数人家,约213户都有盐田,同时还有土地,过着半盐半农的日子。盐井一年大约能够产盐24万千克。在过去交通不便、食盐紧缺的年月里,盐井盐的年产量有时超过40万千克。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什么原因,盐井的制盐工作几乎完全由女人来完成。各家的男人们只是在妇女们晒出小山一样的盐堆时,才赶着骡马来,将盐巴装袋上驮,运到盐井小镇的盐市上出售,再由盐贩子把盐巴卖到邻近的藏区。据盐井乡副书记斯囊次仁介绍,盐井出产的盐巴销往邻近四川昌都地区的十几个县和云南的迪庆州,远处销达西藏林芝地区的察隅,四川甘孜州的巴塘、理塘和木里。
分布在江边的几口盐井,有的三四米深,有的深达五六米,要从木梯上爬下去汲水。井里随时都热气腾腾的,汩汩冒着温热的盐水。女人们分两组交换着背两眼最好的盐井水。背干了盐水,她们会坐在井边休息一下,等盐水再冒出来,她们又接着背。
她们在井下先用木桶舀进大半桶盐水,再用树皮瓢加满,在别人的帮助下提起沉重的水桶,用肚子将水桶顶到梯子上,再转身背到背上。从井下的陡梯往地面攀爬时,她们嘴里有节奏地发出“噻、噻、噻”的声音,以减轻背上的负重感。
沿陡峭的江岸而上,就是一片片层层叠叠用木架子支撑起的盐田,一片片盐田之间用简易的栈道连通,即使是空手上下都很艰难吃力。那些木架子盐田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有的刚倒入盐水,风吹水面,波光粼粼;有的水分已经蒸发,洁白的盐晶映着雪山夕阳,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有的还没来得及倒盐水,裸露着棕红色的台面,朴实无华。这些五彩斑斓的盐田又与奔腾的江水,与江岸台地上的农田,与一株株葱郁的核桃树,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令人难忘。
每年3月到6月,澜沧江两岸桃花陆续开放的时候,盐井的女人们就开始了紧张忙碌的晒盐工作,这段时间因为阳光充足,风又大,澜沧江的水位处于枯水季节,所以盐水的品质最好,出盐率也高,当地盐民就把这段时间产的盐称为“桃花盐”。过了这段时间,雨季的雨水一下来,加之江水上涨,就很难晒出盐巴,即使搞出一些,质量也不是太好。
等盐田里的水分慢慢干掉,一粒粒方形或菱形的盐结晶渐渐显现出来,就像影像在显影盆中出现那般神奇。女人们用木板仔细地将盐粒刮拢在一起,再撮到竹背箩里沥去剩下的水分,剩下的就是她们的辛劳所得——盐巴。
这些盐井女人一天最多可背一百多桶盐水,少的也能背个七八十桶。她们从十五六岁就开始背盐水,一直要干到四十五六岁,整个繁重的劳动伴随着她们的青春期和全部的生育时期。除了下雨,她们每天都得重复那沉重的劳动,一天在陡峭的山壁上上下下奔波一百多趟。每天从家里到盐田,来回还得爬一个多小时的山路。
到中午时分,她们就三五成群聚在一家的简易小屋里,或干脆就坐在盐架下面,打一些酥油茶,吃一点各自带来的面饼、馒头、糌粑之类的干粮,有的还会炒一两个青菜或煎几片咸肉。到天黑收工时,她们会躲在江边的大石头后面,就着江水梳洗一番,然后换上干净的衣服,回家吃饭休息。
澜沧江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向南汹涌奔流,太阳天天升起又落下,落下又升起,盐水变成了盐巴又变成了其他物质,盐井的女人们生来死去,祖祖辈辈毫无怨言地从事着那繁重辛劳的生计,她们并没有满怀苦楚,笑容仍常常绽放在她们的脸上,清亮的歌声仍时时在盐池和盐架间回响。
她们就像台地上的核桃树一样健康,生机勃勃,像那些盐粒一样饱满、纯洁。她们都知道,自己这么辛苦是为了自己的家,为了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她们似乎注定了只有这样的生活,所以她们心甘情愿,她们知足感恩,她们因从大自然那里获得盐水而欢喜,尽管那盐水要以许多的汗水才能换得。
跟随着她们矫健的脚步,看着她们的笑容,我觉得,那结晶在盐巴里的阳光的味道、江水的味道、一丛丛野花野草的味道,还有那穿过山谷的风的味道,使她们陶醉其中,使她们在不知不觉中握住了生命的意义。
可是,越来越多的袋装加碘精盐出现在西藏东部的小店铺里和藏民的家里,它们在毫不留情地动摇着盐井女人们的生意;关于就要关闭盐井的传闻更使盐井人陷于不安和无奈之中。这是一些仅仅只要能生存就已经很知足的人们。如果盐井关闭,她们和她们的后代何以为生,她们一点眉目都没有。
或许,所有的人类文明都要衰落并最终消失,然而,盐井人的命运,他们祖祖辈辈所执着的将阳光和水制作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盐的故事,仍是一段令人牵肠挂肚的历程,我们实在不忍心看到那些美观的盐池和盐架就这么消失,然而,盐井女人那样活着,的确太苦太累了。也许,她们还能寻找到别样的活法,她们的身影和歌声还会在别样的劳作中穿梭和荡漾……
每个女人都想乘着太阳还未升起,暑气还未蒸腾,多往自家的盐池里背几桶盐水。等井里的盐水很快落下去,她们就可以将盐池里的盐水往各家的盐田上背,然后,就等着暴烈的阳光和峡谷里干热的风将水分蒸发掉,剩下的就是盐巴了。
位于西藏和云南交界处澜沧江河谷里的老人们一致认定,他们的祖先发现和经营的这一片盐井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没有任何记载或传说表明人们是如何找到这片盐井的。也许是一个或几个猎人在追寻猎物时发现了动物常在这里流连,也许是牛羊凭着本能嗅到了盐巴的味道而把它们的主人领到了这里。
不管怎么说,在那食盐匮乏如金的年月,盐井的发现为那里的人们铺出了一条生存之路。直到现在,盐井的大多数纳西族居民仍以最原始的方式进行着传统的晒盐生计。
在盐井纳西民族乡,现在还有61户产盐专业户,他们没有土地,只以晒盐巴为生,自产自销,用卖盐换来的钱买粮食吃。另外,乡里的大多数人家,约213户都有盐田,同时还有土地,过着半盐半农的日子。盐井一年大约能够产盐24万千克。在过去交通不便、食盐紧缺的年月里,盐井盐的年产量有时超过40万千克。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什么原因,盐井的制盐工作几乎完全由女人来完成。各家的男人们只是在妇女们晒出小山一样的盐堆时,才赶着骡马来,将盐巴装袋上驮,运到盐井小镇的盐市上出售,再由盐贩子把盐巴卖到邻近的藏区。据盐井乡副书记斯囊次仁介绍,盐井出产的盐巴销往邻近四川昌都地区的十几个县和云南的迪庆州,远处销达西藏林芝地区的察隅,四川甘孜州的巴塘、理塘和木里。
分布在江边的几口盐井,有的三四米深,有的深达五六米,要从木梯上爬下去汲水。井里随时都热气腾腾的,汩汩冒着温热的盐水。女人们分两组交换着背两眼最好的盐井水。背干了盐水,她们会坐在井边休息一下,等盐水再冒出来,她们又接着背。
她们在井下先用木桶舀进大半桶盐水,再用树皮瓢加满,在别人的帮助下提起沉重的水桶,用肚子将水桶顶到梯子上,再转身背到背上。从井下的陡梯往地面攀爬时,她们嘴里有节奏地发出“噻、噻、噻”的声音,以减轻背上的负重感。
沿陡峭的江岸而上,就是一片片层层叠叠用木架子支撑起的盐田,一片片盐田之间用简易的栈道连通,即使是空手上下都很艰难吃力。那些木架子盐田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有的刚倒入盐水,风吹水面,波光粼粼;有的水分已经蒸发,洁白的盐晶映着雪山夕阳,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有的还没来得及倒盐水,裸露着棕红色的台面,朴实无华。这些五彩斑斓的盐田又与奔腾的江水,与江岸台地上的农田,与一株株葱郁的核桃树,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令人难忘。
每年3月到6月,澜沧江两岸桃花陆续开放的时候,盐井的女人们就开始了紧张忙碌的晒盐工作,这段时间因为阳光充足,风又大,澜沧江的水位处于枯水季节,所以盐水的品质最好,出盐率也高,当地盐民就把这段时间产的盐称为“桃花盐”。过了这段时间,雨季的雨水一下来,加之江水上涨,就很难晒出盐巴,即使搞出一些,质量也不是太好。
等盐田里的水分慢慢干掉,一粒粒方形或菱形的盐结晶渐渐显现出来,就像影像在显影盆中出现那般神奇。女人们用木板仔细地将盐粒刮拢在一起,再撮到竹背箩里沥去剩下的水分,剩下的就是她们的辛劳所得——盐巴。
这些盐井女人一天最多可背一百多桶盐水,少的也能背个七八十桶。她们从十五六岁就开始背盐水,一直要干到四十五六岁,整个繁重的劳动伴随着她们的青春期和全部的生育时期。除了下雨,她们每天都得重复那沉重的劳动,一天在陡峭的山壁上上下下奔波一百多趟。每天从家里到盐田,来回还得爬一个多小时的山路。
到中午时分,她们就三五成群聚在一家的简易小屋里,或干脆就坐在盐架下面,打一些酥油茶,吃一点各自带来的面饼、馒头、糌粑之类的干粮,有的还会炒一两个青菜或煎几片咸肉。到天黑收工时,她们会躲在江边的大石头后面,就着江水梳洗一番,然后换上干净的衣服,回家吃饭休息。
澜沧江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向南汹涌奔流,太阳天天升起又落下,落下又升起,盐水变成了盐巴又变成了其他物质,盐井的女人们生来死去,祖祖辈辈毫无怨言地从事着那繁重辛劳的生计,她们并没有满怀苦楚,笑容仍常常绽放在她们的脸上,清亮的歌声仍时时在盐池和盐架间回响。
她们就像台地上的核桃树一样健康,生机勃勃,像那些盐粒一样饱满、纯洁。她们都知道,自己这么辛苦是为了自己的家,为了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她们似乎注定了只有这样的生活,所以她们心甘情愿,她们知足感恩,她们因从大自然那里获得盐水而欢喜,尽管那盐水要以许多的汗水才能换得。
跟随着她们矫健的脚步,看着她们的笑容,我觉得,那结晶在盐巴里的阳光的味道、江水的味道、一丛丛野花野草的味道,还有那穿过山谷的风的味道,使她们陶醉其中,使她们在不知不觉中握住了生命的意义。
可是,越来越多的袋装加碘精盐出现在西藏东部的小店铺里和藏民的家里,它们在毫不留情地动摇着盐井女人们的生意;关于就要关闭盐井的传闻更使盐井人陷于不安和无奈之中。这是一些仅仅只要能生存就已经很知足的人们。如果盐井关闭,她们和她们的后代何以为生,她们一点眉目都没有。
或许,所有的人类文明都要衰落并最终消失,然而,盐井人的命运,他们祖祖辈辈所执着的将阳光和水制作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盐的故事,仍是一段令人牵肠挂肚的历程,我们实在不忍心看到那些美观的盐池和盐架就这么消失,然而,盐井女人那样活着,的确太苦太累了。也许,她们还能寻找到别样的活法,她们的身影和歌声还会在别样的劳作中穿梭和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