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天山云海综合信息港 >> 资讯 >> 百姓资讯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重庆发现乾隆年间殿试卷 卷上要写祖孙三代(图)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重庆晚报   发布者:转载
热度152票  浏览14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6年11月01日 16:24
乾隆殿试卷曲折到重图

  “这可是宝贝,弄坏了不得了。”昨日,重庆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顾乐进手带白手套,小心翼翼从柜中取出清代乾隆年间进士李调元的殿试卷。存世200多年并“来”到重庆,这中间有段传奇故事。

  卷子上要写祖孙三代

  “这是我们馆藏里面考取功名最高的一个:第二甲第十一名。”顾乐进介绍,卷子宽约10厘米,长约45厘米,是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四川绵州罗江县人李调元殿试时所写。

  据悉,清初出题字数一般在二三百字,涉及二三件事。康熙开始题目五六百字,分列四项。到李调元时,乾隆已将殿试内容于考前一天,令读卷大臣秘拟八条,再从中选定四条,由内阁两位读卷官亲自书写,入夜传匠刊刻。
图书馆工作人员展示保存至今的乾隆时期殿试的文章

  进士及第后,李调元担任了吏部文选司主事,后调任广东,历任乡试副考官、考功员外郎、广东学政、直隶通永兵备道等职。由于酷爱文学、著述颇丰,他也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藏书家。

  “那时考进士,要查祖孙三代。”记者在顾的指引下,在殿试卷上发现,应试者除介绍自己所读书籍外,还要特别介绍曾祖父以来三代人是否入仕、曾读过《四书五经》哪些内容。

  差点被虫鼠吃掉

  “这份试卷差点被虫、鼠吃掉。”顾说,清初殿试地址在天安门外,后礼部请试于太和殿外的台阶下,遇到风雨天改在太和殿东西的庑廊下。雍正元年殿试时天气寒冷,皇帝特恩准今后在大殿内两旁考试。李调元试后,殿试原卷和其他殿试卷一起存入内阁大库。

  然而经年累月,随着改朝换制,加上看管不善,不少殿试卷要么被吏役偷走,要么被虫鼠吃掉。

  殿试卷辗转来渝

  宣统年间,储存殿试卷的房屋漏雨,朝廷决定修缮,于是派人清理。当时任史官的傅增湘(后任民国教育总长)本想查找些康熙、乾隆年间名人的殿试卷加以保管,结果都没有了。只在剩余的卷子里找到包括李调元试卷在内的部分殿试卷,于是对其收藏。

  建国初始,傅增湘本想把这些试卷捐给四川大学。但在西南文教部协调下,最终决定捐给重庆图书馆。

  小名词

  殿试又称廷试,是封建帝王选拔国家高级人才的一种规制。它源于汉唐,定制于宋。汉时各地推举贤良,皇帝亲自加以策诏。汉以来考试取士,以政事、经义等设问并写在简策上,让应考者对答,谓之对策。唐代武则天时曾在洛城殿策试贡士,是殿试的开始。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被明令废止。
TAG: 重庆
搜索
顶:12 踩:1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47 (47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9 (39次打分)
【已经有40人表态】
6票
感动
5票
震惊
3票
3票
路过
6票
高兴
5票
同情
4票
难过
1票
无聊
3票
愤怒
4票
搞笑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络资源

声明:本站所有新闻信息均为网络转载,但不表示本站同意其观点及说法!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被转载方并通知本站屏蔽该新闻,谢谢!